港台地区能称得上“音乐教父”的有谁?

惘舟


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华语乐坛都还没有具体标准去评判何为“音乐教父”。

但大概能描摹出一个轮廓:创作力强,一定是要金字塔尖上的那几位;德高望重,这里要卡一下年龄,周杰伦、王力宏写歌再牛,现在也没人称他们是教父;最后是条硬杠,一定要开辟出自己的时代,或者奠定时代基调。

拿着这个标准去卡一下,港台不外乎那么几个人。台湾七零年代看刘家昌、八零年代看罗大佑、九零年代看李宗盛,再加上编曲的陈志远。香港就是“辉黄二圣”顾嘉辉和黄霑。

内地则是崔健。当然,他并不在题主问题的讨论范围之内。但说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崔健和刘欢,刘欢也有着极强的流行性,但并没有人称他为教父。

有人喜欢说,台湾滚石唱片有“大中小”三位教父,分别是罗大佑、李宗盛和小虫,但放在大时代、大环境里头讲,小虫还够不上教父的称谓。与他旗鼓相当、或者说不逊色于他的音乐人,两个巴掌肯定数不过来。

另外,题主所列李子恒大致跟小虫一个水准,林夕则是专攻填词,陈升则是个异类,教父这样的帽子没法往他身上套。


好歌献给你


那些智商不够的,说罗大佑够不上称为音乐教父的,看过来!!

音乐创作这东西,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人家称不称的上教父,不是咱们在这儿敲敲键盘就肯定或者否定的。

如果我觉得这几个例子你都觉得他们的评价不够权威的话,那我只能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先说个大家都公认的香港乐坛公认的“词圣”林夕,圈内人都称他“夕爷”,看看罗大佑在他心中的地位如何,

在纵贯线还没成立之前,第一十九届金曲奖 有个单元 叫 “华语流行” 先请了周华健上台演唱,然后 周华健对台下起立的明星讲 别喊我周华健大哥,我上面还有大哥。然后引出李宗盛, 李宗盛抱着吉他上台后说:我算什么大哥,我上面还有真正的大哥大。接着罗大佑闲庭信步的走上台,笑了:前几天,我听有人喊 写词的那个 林夕做夕爷,我立马打电话给他:林夕,林夕,居然有人喊你爷了。 林夕回答道: 这已经好久啦,罗公!



再来看看大陆摇滚的一面大旗,崔健对罗公的评价:

他是把歌曲从文学、旋律的组合上升到一个特别严肃和庄重的层面,他让流行音乐可以讨论历史、政治,甚至身世。他更是将罗大佑与鲍比.迪伦相提并论。


还有周董也曾在采访中说:我的目标就是要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教父”

以及知名的音乐制作人高晓松,他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罗大佑的敬仰,

他在节目《晓说》中曾说讲流行音乐写作,只拿罗大佑一个人,基本上就可以讲出流行乐写作各种各样的技巧。罗大佑在整个华语流行音乐上创造的高度,从内容到形式,就是从艺到术,都是无与伦比的


还有太多太多圈内大佬对他的评价了,小学生好好去看看吧。


印第安的小铁匠


劉家昌,華語樂壇殿堂級的一代宗師,想想鳯飛飛鄧麗君黄鶯鶯劉文正高凌風費玉清這些天皇巨星都是劉大師的學生,更不用提那些名氣略遜一籌的眾多歌手了,就憑這一點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哪位華語音樂人比劉家昌偉大?!

另外我想對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說:這個地球最優秀的華語音樂人現在江西龍虎山下的華泉小村,那些在電視電台裡頻頻出現的所謂“導師”“專家”“巨星”“評委”和劉大師相比差太遠了……

《淡淡幽情》是鄧麗君的招牌專輯,所有作曲人都是當時最頂尖的,劉大師一曲《獨上西樓》能力拔頭籌便是最好的證明!至于在大陸被熱捧的羅大佑李宗盛,個人認為確實不錯,但相比劉家昌還是有距離,要知道同時期台灣優秀的音樂人太多了,譚健常馬兆駿劉清池曹俊鸿陳復明黄仁清梁弘志蒋榮伊翁孝良陳彼得鈕大可張勇强……,更勿論老資格的翁清溪(汤尼)大師、左宏元(古月)大師了!……

借用海外唱片業一位資深人士的話作為結語:說某某人是華語音樂教父,那你把劉家昌放在哪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