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進入拐點了嗎?美股、歐股、新興市場正在面臨怎樣的困境?

viki丶


全球市場進入拐點是真的,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現在全球經濟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所以經濟週期的影響在全球範圍內都非常明顯。

1989年石油危機,傳導到石油進口國和出口國經濟發生危機;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帶來全球經濟危機,中國當時出臺了很多刺激政策,比如四萬億,那次政策給現在遺留下來的副作用就是貨幣超發,槓桿太高,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而今年是2018年,經濟週期十年一輪迴,這是誰都無法逃避的。


現在全球經濟可能就美國好一點,但是看特朗普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每股最近大跌的情形,說明經濟的火車頭美國也不像我們想想的那麼樂觀。


至於我國,為了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已經開始去槓桿,之前一段時間100多個p2p公司暴雷就是明證,接下來的兩年,各個領域都會比較缺錢。道理很簡單,銀行不輕易放貸,政府和母基金就沒錢,他們沒錢GP就沒錢,GP沒錢創業者就沒錢。 不是絕對的沒錢,而是不會像之前那樣容易融資,有個概念,說個故事可能就拿到投資了。接下來,資本向優勢項目集中的趨勢會越發明顯。


至於股票市場,那是一個比實體經濟更復雜的問題。實體經濟不好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一般會比較低迷。尤其金融板塊、地產板塊未來一段時間估計會比較差。相比每股、歐股,新興市場可能受到全球經濟週期影響沒有那麼明顯,就好比在上幾次經濟危機中,我們國家受到的影響沒有那麼強烈一樣。


青峰雜談


全球金融市場受美聯儲縮表影響,不程度陷入財政緊縮困境;特別是一些高債務國家,更是內憂外患集於一身。而財政緊縮的第一個市場反應便是資金成本上漲,資產價值下降,股市、大宗商品、房地產市場首當其中;所有風險源於貨幣政策,而問題的根源又在於負債高企引發的償還能力不足產生的信任危機!當然危機尚處在發酵醞釀階段,還沒有達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隨著各國政府為保護自身權益而不斷背棄盟約,打破傳統的經濟金融格局平衡,信任危機便在世界範圍內蔓延, 越缺資金越找不到資金,債務無法償還卻面臨被摧收的囧境,資產竟相貶值全面資不抵債導致大面積破產就只是時間問題了!所以在金融系統崩潰之前,應全面防範惡性循環的苗頭髮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化解風險源排除隱患問題。對系統風險進行排查摸底,組建應急預案處置工作組,隨時準備處置各種突發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