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被朱可夫舍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知耻而后勇,被朱可夫舍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伊凡·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1897年12月28日—1973年5月21日),苏联元帅(1944),军事统帅、军事家,二战中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的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他在军事上所具有的敏锐而正确的直觉是罕见的。他擅长步炮协同作战,能把强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进攻完美无缺地结合起来。他在1943年后打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攻击战。而且作为政治委员出身的他,在激励士气、思想工作等方面有着朱可夫不可比拟的优势。

知耻而后勇,被朱可夫舍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科涅夫元帅是二战时期的苏联名将,他先后指挥过库尔斯克战役、哈尔科夫战役、第聂伯河战役、柏林战役,战功显赫。英国陆军元帅迈克尔·卡弗将科涅夫元帅列为二战苏联第二名将,认为他是苏军将帅中,唯一一位可以与朱可夫匹敌的名将。但其实科涅夫元帅一生中也打过许多败仗,甚至全军覆没,差点被枪毙。

1941年9月30日,德国元帅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开始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进攻方法仍像战争初期那样,同时从三个方向给苏军以决定性打击。,向苏军发起进攻。德国的计划是这样的,从南部的奥廖尔地域向布良斯克进攻,消灭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从西面向维亚济马进攻,消灭苏联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从而为占领莫斯科扫清道路。战争打响后,德军进展神速,科涅夫完全被打蒙了,因他指挥失措,苏军遭到惨败。10月7日,苏联三个方面完全被德军分割包围,仅仅几天的时间,苏联的三个方面军几乎全军覆灭,史称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包围战。据德国官方的统计,苏军被俘66.3万人,其中有3位集团军司令,此外还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事后,斯大林让伏罗希洛夫去前线调查,科涅夫与当年的恩人发生争执。伏罗希洛夫当时非常生气,准备提交材料,将科涅夫逮捕,送上军事法庭。要知道科涅夫前任的前任巴甫洛夫大将,就是因为在苏德战争初期,屡战屡败,而被逮捕,送上军事法庭审判,处以枪决的,如今科涅夫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处境。幸亏朱可夫出面了,他亲自向斯大林求情,建议留科涅夫给自己当副手。

知耻而后勇,被朱可夫舍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1945年4月16日~5月9日的柏林会战科涅夫和他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打出了军威,先是从南部强渡尼斯河后,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尔后强渡了斯普雷河,前进了30公里。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至1945年4月20日夜间,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1945年4月18日发起进攻,至19日强渡了东奥德河,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知耻而后勇,被朱可夫舍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朱可夫保住了科涅夫的性命,之后科涅夫在二战中再度扬名,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并最终成为苏联的一代名将。不过后来朱可夫与科涅夫的私人关系却非常差,一度闹得不可开交,直到晚年时才一笑泯恩仇。

知耻而后勇,被朱可夫舍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战争结束后,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为红军指挥员们庆功的盛大招待会。在卫国战争中立下战功的红军将领们荟萃一堂,大厅中将星耀眼,勋章闪烁。莫洛托夫代表党和政府发表讲话,他向全场提议为红军光荣的统帅们干杯。他最先提到朱可夫元帅,称赞他的名字是与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解放华沙和攻克柏林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场报以熟烈掌声后,莫洛托夫第二个提到的就是科涅夫元帅,他提议向乌克兰战役的英雄、布拉格的解放者祝贺,“科涅夫的军队与朱可夫元帅的军队一起冲入柏林!”与会者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战争期间苏军最高统帅部发布的命令中,朱可夫与科涅夫两人的名字是最经常并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