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新天易》第四期:湘江之滨崛起天易产业新城

《湘潭日报·新天易》第四期:湘江之滨崛起天易产业新城

改革开放40年

湘江之滨崛起天易产业新城

从乡村原野到活力新区,从农业大户到产业新城,从江畔集镇到魅力明珠……天易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书写了壮阔的创新发展文章。从一片荒郊野地上起步,重现千年洛口的底蕴,再现江南重镇的繁华,天易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一座天易产业新城、一颗光芒璀璨的江畔明珠。

从乡村原野到活力新区

1992年,湘潭县县治移址至易俗河镇,成立县城建设指挥部暨湘潭县易俗河经济开发区,园区地处湘江生态经济带核心、长株潭一体化城市群腹地,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与湘潭县县城一并建设发展。

1995年,经省体改委批准,湘潭县易俗河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依托于湘潭易俗河经济开发区,湘潭天易示范区于2009年6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之一,与湘潭县易俗河经开区合署办公。

2012年,省人民政府湘政函〔2012〕88号文件明确,湘潭易俗河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湘潭天易经济开发区。

由此开始,天易经开区从乡村原野向活力新区的转变进入了快车道。

天易经开区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含13个社区16个村,常住人口约20万人,包括湘潭县县城,属产城融合的经济园区,功能定位为“创新服务基地、生态工业新区”。近年来,园区大力实施“北接、南拓、东进、西扩”的空间发展战略,全方位拓宽基础设施网络,天易大道、芙蓉大道、湘莲大道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区内拥有日供水16万吨的自来水厂、3座大型变电站、“川气入湘”工程、日处理7.5万吨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等设施,可充分满足园区企业和县城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上海农商行、长沙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10余家银行机构入驻,区内金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房地产、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全面共享县城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工作生活十分便利。

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让天易经开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天易经开区位于湘潭县县城,是长株潭特大城市群中心“南大门”,北接湘潭市区,东连株洲,是湖南最优先发展的黄金地带和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洼地。这里交通十分便利,107国道、京珠、上瑞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在这里立体交织。湘江黄金水道在此经过,区内有5个千吨级码头泊位。距京广高铁株洲西站仅10公里,距沪昆高铁湘潭北站20公里,距长沙黄花机场60公里,立体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

从农业大户到产业新城

天易经开区所在的湘潭县,素有“天下壮县”“中国湘莲之乡”之称,生猪、粮食及湘莲享誉国内。如何让产业均衡发展,尤其是在提升农业的同时,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天易经开区当仁不让地挑起了探索的重担,并成功走出了一条从农业大户到产业新城的转型之路。

2001年起,湘潭县委、县政府提出“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思路,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易俗河经济开发区和新县城以及县域经济发生全新变化,一个崭新的湘潭县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湘潭天易经开区作为新设立的工业园区,彼时已成为带动湘潭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近年来,湘潭天易经开区的发展进一步提质,发展速度持续保持在快车道,城市和产业面貌日新月异。天易经开区的决策者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选择,高标准编制了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脚步铿锵。

截至目前,园区工商企业总数达到2400余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28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获授权专利400余项,建成院士工作站、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余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著名商标24件。拥有国内最大的槟榔生产基地和湘莲精深加工基地,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X”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如今,天易经开区是湘潭市唯一拥有食品医药产业定位的园区。本土企业五洲通药业成为龙头之一,弘茂湘莲“宏兴隆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商标;以胖哥、伍子醉、小龙王、皇爷等为龙头的传统槟榔产业链总产值突破300亿。更有世界500强ADM、珠江啤酒、广州酒家、傲农生物在此聚集。

乘着中国智造2025的东风,以国家矿山产业装备集群(电机车厂、韶力电气)、工程机械(江麓机械、力威液压)、汽车零部件(北汽大世、靖通车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敏锐科技、高耐合金)为主导方向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

以瑞泰科技、特种线缆、海泡石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以凯依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后来居上。

从老工业基地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传统工业到新型产业……在天易,一个产品能做成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能延伸无数事业,柏屹自主创新园、佳海食品医药创新产业园、宏信创新产业园、海泡石产业园正孕育出新的投资惊喜。

从江畔集镇到魅力明珠

“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光璀璨。”这是湘潭天易经开区居民对城市发展感性而又朴素的认识。日益强劲的产业实力、越来越快的经济脉动、越来越美的城市面貌,让整个天易生机勃勃、欣欣向荣,重新绽放出作为千年洛口和江南重镇的自信和自豪。

近年来,天易经开区围绕“进军千亿园区和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目标,全力实施“招商一号工程”“产业发展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连续五年在全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中位居省级以上园区第一方阵。园区先后获评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湖南省“两型”园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食品)、中国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在全省140多个国家级、省级园区中,综合实力稳居第一方阵。

2017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800亿元、工业总产值527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45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财税总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投资、财税收入增速稳居全市园区第1位。签约引进项目51个,引进资金249.1亿元,到位资金55.25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引进资金均创历史新高。

2018年,园区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定保持在20%左右,技工贸总收入可望突破千亿元,实现“千亿园区”目标。预计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并实现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的目标。

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为天易注入了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中部崛起的时代契机,独特鲜明的区位优势,以及高速公路、铁路、高铁、江海联运、航空立体化交通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天易经开区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向心力。

新型城市与工业园区相互融合,生态宜居与工业新城交相辉映。作为湖南最优先发展的黄金地带和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洼地,天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方莱茵河畔。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