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窯講堂」閻崇年:大故宮2(五)交泰乾坤之交泰報時

交泰報時

現在看到交泰殿內寶座兩側,東次間安銅壺滴漏,西次間安大自鳴鐘——這裡曾經是宮廷、北京和國家的報時中心。

先說銅壺滴漏。銅壺滴漏是古代計時器,用銅壺滴漏盛水來計時刻。西周就有,歷史久遠。銅壺滴漏的動力,有用水的,有用水銀的,有用沙子的,還有用半機械的。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張思訓以水銀代水,製作出“水銀滴漏”。北宋天聖九年(1031年),發明了蓮花漏法,在漏壺的上部開孔,使多餘的水由孔中溢出,以保持漏壺有恆定水位,提高了漏壺計量時間的準確度。元代詹希元以沙代水,製作出“五輪沙漏”。北宋蘇頌(1020-1101年)的“水運儀象臺”,是半機械時鐘,以水力作動力。這些都是漏壺計時發展史上的重大革新。

北京皇宮的漏刻,元順帝妥懽帖睦爾曾設計製造過計時宮漏。據《元史•順帝紀》記載,這套宮漏“高六七尺,廣半之。造木為匱,陰藏諸壺其中,運水上下”,也就是完全用水作動力,驅動複雜的報時系統:第一套是整點報時——“匱腰立玉女,捧時刻籌,時至,輒浮水而上”;第二套是夜間打更——“左右列二金甲神人,一懸鐘,一懸鉦。夜則神人能按更而擊,無分毫差。當鍾、鉦之鳴,獅鳳在側皆翔舞”;第三套是子午報時——“匱上設西方三聖殿……匱之西東有日月宮,飛仙六人立宮前。遇子、午時,飛仙自能耦進,渡仙橋,過三聖殿,已而復退位如前”。這架宮漏,其精巧構思、精絕技術,令人讚歎不已。這是當時最先進的計時宮漏。但是,元順帝這位“魯班天子”雖會做木匠,卻不會做皇帝,玩物喪志,腐敗已極,終被趕下寶座,逃往蒙古大漠。明朱元璋奪取皇位,司天監將元順帝的這臺宮漏計時鐘進獻,朱元璋命左右碎之。

現在參觀故宮交泰殿看到的漏壺,是乾隆十年(1745年)製造的,為銅製,高五米餘,分三節,置於臺上,外建方亭,亭為重簷,上飾寶頂。這是中國保存至今的珍貴歷史文物。

再說大自鳴鐘。據史書記載,唐代就出現自動報時的機械漏刻。明代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帶來自鳴鐘。清朝沿襲,到清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交泰殿,自鳴鐘被毀。今存交泰殿這座自鳴鐘,是嘉慶三年(1798年)宮廷造辦處仿原鐘造的,高近6米(相當於兩層高),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座鐘。

自鳴鐘高557釐米,寬221釐米,厚178釐米。外形仿中國式樓閣,分下、中、上三層。下層為櫃型,背面有兩扇門。中層正面是直徑三尺的錶盤,盤上有時針、分針、秒針,上面有羅馬數字,盤上有玻璃罩。錶盤背面也有兩扇小門,裡面有旋鈕。鍾砣重一百多斤。櫃內有左、中、右三組銅輪,中輪聯著鐘的針,左輪擊鐘報時,右輪擊鐘報刻。一時一鳴,一刻一響,如時針、刻針都指向十二點,先打四響,表示四刻,再打十二響,表示十二點。打刻和打時,聲音不同。報時鐘聲響亮,直達乾清門外。每天上弦,分秒無差。上層主要為裝飾。鍾後有八級階梯,專人登梯而上,給鐘上弦。這座自鳴鐘已經二百多年,仍能正常走動。據《西清筆記》說:“交泰殿大鐘,宮中皆以為準。”這架大鐘,很準確,“數十年,無少差”。(參見劉月芳《交泰殿的自鳴鐘》)

交泰殿裡的這座大鐘,是給宮內,是給北京,也是給國家定時間的。如上朝大臣的懷錶以大鐘報時來校準時間。

這裡順便介紹故宮的鐘表。故宮珍存鐘錶數以千計。清帝因性格不同,對自鳴鐘偏好也不同。康熙帝注重鐘錶的科技性,雍正帝注重鐘錶的實用性,乾隆帝則注重鐘錶的觀賞性。皇宮、圓明園等許多宮殿都擺設鐘錶,皇帝出行也帶鐘錶。如雍正帝諭:“養心殿造辦處要好的表一件,隨侍用。欽此。”(清宮《活計檔》)他還賞賜近臣,如賜年羹堯自鳴表一隻,年感激謝恩,御批道:“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令天下後世欽慕流涎就是矣。”(《年羹堯滿漢奏摺譯編》)伴君如伴虎,後雍正帝賜年羹堯自盡。乾隆帝愛玩,玩鐘錶,既命自造,又令進口。官員也買進口鐘表送禮,中國一度成為世界最大鐘表進口國。但嘉慶帝重節儉,他說:“宮禁之中所儲珍寶玩品,極為充仞,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可見此等珍奇袛屬無用之物。”(《上諭檔》嘉慶四年八月初十日)但是,清宮奢靡之風有增無減。光緒初,宮廷鐘錶達3400餘座。故宮博物院利用奉先殿舉辦“鐘錶館”,向觀眾展示近200件宮廷珍藏的鐘表。

交泰殿歸內務府管。設首領太監兩員(八品),太監六員,主要負責殿內珍藏的御寶、自鳴鐘,以及值班、衛生等事務。(《國朝宮史續編》)

交泰殿內除銅壺滴漏和大自鳴鐘外,還珍藏有二十五方寶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