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輝:用幹部辛苦指數換取百姓幸福指數

——訪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鹹輝

咸辉: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百姓幸福指数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鹹輝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記者 左鳴遠 攝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進深化之年,發展如何聚力?民生所望,如何轉化為施政所向?全新的經濟刻度下,寧夏未來有著怎樣的走向?

面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時強調的“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寧夏又將如何作答?

最是一年春好處。3月7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主席鹹輝在兩會駐地接受了寧夏日報記者的專訪。

經過長時間的積蓄,在“穩中求進”和“轉型追趕”的號角下,寧夏迎來了改革攻堅的深層次調整,這個化蛹成蝶的過程,既充滿希望又伴隨陣痛。準確把脈經濟走勢,充分釋放發展潛力,奮力打破掣肘瓶頸……這些全新的時代考題,成為寧夏奔跑路上最迫切的任務。

聆聽發展強音,觸摸發展脈動,在思想和智慧的激情碰撞中,鹹輝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嶄新的2017,一個朝氣蓬勃的新寧夏。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要“實”字當頭、以“幹”為先,敢於擔當作為、敢於排除萬難、敢於爭取勝利

記者:鹹主席您好,感謝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專訪,請您談一談對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的認識。

鹹輝:總理的報告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的權威,通篇貫穿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關鍵舉措,體現了親民、為民、愛民的博大情懷,是一個求真務實、振奮人心、鼓舞幹勁的好報告。報告有以下特點:有大智慧,“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彰顯出世界經濟最強勁發動機的膽識和智慧;有大勇氣,敢於啃“硬骨頭”,主動破解“老大難”,改革力度大、措施實;有大情懷,民生情懷濃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擁護;有大責任,體現了政府擔當務實精神和執行力。報告中提出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需要保持定力、拼搏奮鬥才能實現,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幹,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報告精神,梳理發展短板、明確目標任務、增強政治擔當、培植後發優勢,結合寧夏實際抓好落實,奮力書寫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時代答卷。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期間,發出了“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偉大號召。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總書記發出了“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時代強音。您到寧夏工作後召開第一次政府常務會議就提出“實幹、團結、創新、高效、清廉”的工作理念,將“實幹”放在第一位,請您談一談對實幹的理解。

鹹輝:唯有實幹,才能有所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提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又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擼起袖子加油幹”的號召,反覆強調要埋頭苦幹、真抓實幹,這是對我們每一個領導幹部、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要求。

要“實”字當頭,“幹”字為先,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敢於擔當作為、敢於排除萬難、敢於爭取勝利,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民生、扶貧、安全、環保、穩定等重點工作上,一以貫之強責任,不折不扣抓落實,抓明確、抓具體、抓到位、抓到底、辦實事、促發展。

要“實”幹為民,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深入困難問題多、群眾意見大、工作瓶頸窄的地方,滿腔熱忱地為群眾解難,真心實意為基層辦事。

要腳踏“實”地,發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紮紮實實、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奮勇前進,腳踏實地地幹、團結一致地幹、科學創新地幹、高效務實地幹、清廉勤勉地幹,把幹事創業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幹出經得住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遇到困難不鬆勁,一定能實現目標、開創新局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將經濟發展增速確定為8%左右,這個指標放在全國來看是一個較高的數值,完成這個目標您有信心嗎?您的信心來自於哪裡?

鹹輝:經濟越發展、基數越大,每增長1%,它所代表的內涵遠遠超過了過去。今年的8%是一個“跳起來才能夠得到”的目標,需要全區上下發揚釘釘子的精神,鼓足幹勁、開足馬力、全力以赴。

8%的增長率是在對寧夏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好”基本態勢科學研判基礎上提出來的,既符合“穩”的要求,又體現了“進”的需要,是全面小康“倒排工期”的必然,也是轉型追趕的時代選擇。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深情關切,有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有全區幹部群眾的勠力同心,這個目標一定可以完成。

“穩中求進”首先要保“穩”,包括增速要穩、物價要穩、就業要穩、社會要穩。寧夏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較單薄,經濟運行的波動性較大,要努力把握經濟發展的規律性,不要像“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確保經濟列車的行穩致遠。其次要“進”,質量和效益有“進”,改革創新奮“進”,結構調整求“進”,民生改善增“進”。

寧夏實現後發趕超、跨越發展,有中央“給力”,寧夏也正在自身“加力”。從2016年7月開始,我們每月分析研判一次經濟形勢,準確把握寧夏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在全國的排位情況,直面問題、尋找差距,打破“自滿”思想、克服“畏難”情緒,敢與強的比、敢跟快的賽、敢向高處攀。2017年,我們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遇到困難不鬆勁,就一定能實現目標、開創新局。

今天的投資總量就是明天的經濟總量,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

記者:寧夏將今年確立為“項目推進年”,有哪些重大項目值得百姓期待?2018年是自治區成立60週年大慶,屆時會安排哪些重點項目、重大工程?

鹹輝:今天的投資總量就是明天的經濟總量,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抓經濟建設,不抓項目不得要領。抓項目、增投資是穩增長的主要動力,有項目,產業調整才有支撐,結構優化才有方向,動能轉換才有實質。

寧夏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要更好地謀劃項目、爭取項目、招引項目、推進項目,讓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為未來發展夯實良好的基礎。我們將2017年確定為“項目推進年”,安排了80個重點建設項目,達產達效一批,加快推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謀劃儲備一批。在項目推進方面,今年的亮點很多,比如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達產、寧浙輸電及配套工程、如意服裝項目、銀西高鐵,還將力促中衛至蘭州、包頭至銀川高鐵開工以及中部乾旱帶西線供水等項目。

要搶抓全國工商聯常委會在寧夏召開的機遇,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著力招大引強,引進一批投資額度大、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已下達招商任務的落實。我反覆強調,不能為了招商而招商,一定要抓簽約項目的落地,讓更多項目從紙上走到地上,成為實實在在支撐寧夏發展的力量。

明年是自治區成立60週年,我們正抓緊在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教育衛生、產業建設等領域佈局一批惠民生、補短板、管長遠的項目,建成一批上檔次、上臺階的工程,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迎接自治區60週年大慶。

願寧夏百姓的生活像這片土地上生長的紅梅杏一樣,紅火、美滿、幸福

記者:到寧夏工作後,您把調研的第一站選擇在脫貧攻堅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固原市。在原州區頭營鎮圓德村村民白風其家的院子裡,面對掛滿枝頭的紅梅杏,您說希望老百姓的日子像紅梅杏一樣紅火、美滿、幸福!在山區調研時,您提出要以“只能贏不能輸,只能進不能退”的勇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寧夏脫貧攻堅還有哪些硬任務需要完成?

鹹輝:黨中央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必須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全國人口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寧夏是國家扶貧的重點地區,西海固自古就是“苦瘠甲天下”的地方,我到寧夏工作,必須首先把老百姓脫貧的擔子扛起來。我已走遍了所有縣、市(區),最貧困的固原地區我已去過6次,每到一地,困難群眾都是我最為關心的群體。我到過很多困難群眾家裡,就是想看真貧、瞭解扶貧的真實情況。我不僅瞭解了農民白風其家的脫貧情況,還看到了很多像他一樣努力、一樣有著強烈脫貧願望的貧困群眾,我們沒有理由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向全區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更是我們鄭重立下的脫貧攻堅“軍令狀”。

脫貧攻堅,是事關“十三五”期間寧夏全局的頭等發展大事和頭號民生工程,更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役。只能贏不能輸、只能進不能退,首戰必勝。2016年全區19.3萬人擺脫貧困,249個貧困村脫貧銷號,可以說首戰告捷。今年,我們脫貧任務依然很重,鹽池、彭陽、隆德、涇源4個縣要脫貧摘帽,19.3萬貧困人口脫貧,銷號300個貧困村,必須穩紮穩打決戰決勝。要拿出最強戰術,精準施策,做到“四個明白”。一是明白貧困底數,直擊貧困的最根源,聚焦精準識別扶真貧,把扶貧的基礎打牢,做到應扶盡扶、不漏一戶;二是明白脫貧路徑,一村一策,一戶一策,抓富民產業、抓教育扶貧、抓社保兜底,改進幫扶措施和方式,激發內生動力,減少“等靠要”;三是明白退出標準,做好精準退出,嚴格退出程序;四是明白返貧幫扶,對已經脫貧的群眾繼續給予適當支持,做到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項目,不穩定脫貧就不徹底脫鉤,把幫扶工作做到群眾需要的點子上,群眾期盼的心坎上。希望所有寧夏百姓的生活,都能像這片土地上漫山遍野杏樹上的紅梅杏一樣,紅火、美滿、幸福。

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兩道和諧共生的必答題。在做大做強數量和規模的同時,應更多關注實際困難的解決和群眾滿意度的提升

記者:您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問題高度關注,在多次調研中提到“兩個收入”的重要性,在眾多發展指標中,您為什麼對這項指標格外關注?今年寧夏在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方面有哪些發力點?

鹹輝:發展就是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兩道和諧共生的必答題。在做大做強數量和規模的同時,應更多關注實際困難的解決和群眾滿意度的提升。

促進城鄉居民增收,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民生工程,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老百姓的收入不增加、“錢袋子”不鼓起來,人民群眾不會滿意,也背離了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收入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標,如果老百姓“錢袋子”不鼓起來,我們也就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今年我們提出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8.5%左右,關鍵是實現“兩個高於”:一個是確保貧困群眾收入高於全區農民收入增幅,一個是農民收入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要全力破解居民增收速度放緩、渠道收窄、困難增多等現實困難,把穩定就業放在首位,有針對性地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進一步增加工資性收入。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和富民多元產業,加快農村改革步伐,增加農民產業收入和財產性收入;要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增加城鎮居民收入;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吸納就業,讓更多的人有活幹、有錢賺,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記者:前不久,自治區政府黨組會議審議通過了三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文件,為政府工作立規矩。我們也注意到,今年寧夏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建設人民滿意政府”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予以闡述和部署,這樣做有何深意?

鹹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明確指出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治區政府黨組要自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要求,進一步明確組織紀律。我認為,要心有敬畏,才能行有所止。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始終存有敬畏之心,時刻把握權力行使的正確方向,時刻警惕權力的濫用,始終做到遵紀守法,時刻恪守權力的邊界。加強自身建設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披荊斬棘向前推進。

最近,我們研究出臺了自治區政府黨組工作規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和2017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從制度層面對政府行為進行約束,築牢思想防線,防止“權力任性”,讓加強自身建設成為政府工作的“慣性思維”。文件裡強調的規則、程序、制度都是劃出紅線的,寫進去了,做出承諾了,就要說到做到,落實到行動上,持之以恆地帶頭嚴格遵守,做出示範、做出表率,讓政府各項工作規範、有序。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具體要怎麼做?我認為關鍵是做到責任、法治、服務、效能、廉潔。責任政府,要講擔當。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目標,對人民負責、對發展負責。法治政府,要講規則。按照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界定好權與責的邊界,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服務政府,要講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當好人民公僕,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效能政府,要講效率,說幹就幹,馬上就幹,幹就幹成,幹就幹好,用幹部辛苦指數換取百姓幸福指數。廉潔政府,要講陽光。堅持清正廉潔,乾乾淨淨,使政府的各項工作在陽光下運行,公開透明。(記者 沙 新 連小芳 李東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