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风烛残年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仰天长叹?

赤裸裸的浪费


李鸿章到德国,受德皇邀请参加了德国阅兵,又想起自己亲手建立的北洋水师,因一场甲午海战而全军覆没,不禁感慨自嘲,要是自己有德国这样强大的军队,也就不会败得那么惨,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到了德国,自然要去见识一下这名一直被拿来和自己比较的德国人。

俾斯麦大谈自己这些年的成就,李鸿章自然不甘落后,向俾斯麦谈自己是如何如何镇压太平起义、剿灭捻军的,谁知俾斯麦说了一句“自己向来不杀本国人民”,让李鸿章下不来台。


之后李鸿章问俾斯麦: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朝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

俾斯麦回应说:“首在其君。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

李鸿章本来想向俾斯麦寻求治国之道,奈何俾斯麦以德国为例,跟中国实际完全不符,这是李鸿章回国长叹的原因之二。

其三,估计德国一行,让李鸿章回忆起自己自年少开始为国贡献,结果到晚年却是一事无成,还惹来一身骂名,欲救国却无力,这也是李鸿章仰天长叹的一个原因。


金兔历史


李文忠公这一叹,叹的是大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叹的是德意志民族之强盛,工业之发达,市民之文明,武装之威武,舰船之敏锐。

1896年6月,李鸿章率团出访德国,德皇威廉二世率卫戍司令官亲自到车站迎接,而且德国铁血宰相脾斯麦一见如故,如同老友一般侃侃而谈。李鸿章大人的待遇至高,令一同到达的日本特使羡慕不已。而李鸿章也十分有风度,立即受到德国人的热捧和喜爱。

在德国期间,李鸿章参观了德国兵工厂,面对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工业以及雄厚的国力,李鸿章惊叹不已,连连叹息自己的国度为何如此羸弱不堪,一个华夏大国竟然不如一个西方小国,这不得不令人叹息。

而在造铁厂,李鸿章更是为之震撼,德国钢产量竟然在当时达到了400万吨之多,而大清国的钢产量还不如人家一个零头,李鸿章对随行人员说,我国虽大,但只知自吹自擂,况二十年不能赶上德国之水平。期间李鸿章还看到了X光射线,并且拍摄了胶片,他不能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科技。

随后,李鸿章同脾斯麦和威廉二世检阅了德国部队,李鸿章深深感知,大清的失败是必然的,德军士兵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军容良好,装备精良。反观大清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破衣烂衫,万国造的枪械又老又旧,这与德国军人相比,岂止是差的一星半点。

李鸿章回国后,积极改革,大量购买德国科技和武器,但是大清朝的腐败已经烂到根基,他这个有“东方脾斯麦”之称的一品大员,处处受到排挤,连要个军费都要看翁同龢的脸色,自己拖着大清国这辆破车吃力前行,却得不到任何帮助和称赞,你说他能不叹息吗?


大狮


死而后已万民敬仰...的好宰相。李鸿章访德时是否真的一声长叹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在国外丢尽了丑。在当时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将军家里,将军特意拿了珍藏四百年的名贵葡萄酒,来招待李鸿章。 可李鸿章觉得将军太小气,杯子太小,就自己拿了个大杯子,满满的斟了一杯,一下就喝了下去,感到味道不错,就又是一杯,很快四百年的名酒,就让李大人像喝开水一样喝完了。英国海军上将戈登将军的家属为了对这位中国的大臣祭奠戈登将军纪念碑的谢意,忍痛割爱把一条珍贵的名犬,送给了李鸿章。几天后,这只名犬成了李大人腹中之物,搞笑的是,将军的家人还收到了李的谢柬,称狗肉很美味。出访俄国时,沙皇为了表示尊敬,特意让人在会客室铺上了名贵的波斯地毯。不料这位李中堂李大人和俄方谈兴浓烈时一口浓痰,吐向地毯。 访美时他穿着皇上赏赐的黄马褂到处炫耀,以至于美国人以为他穿的是龙袍,他就是皇帝,当时当时的《纽约时报》曾报道说,“中国总统李鸿章到访”,甚至有报纸的新闻,登出了李鸿章和慈禧太后结了婚的消息,国内议论哗然。我还知道李鸿章当宰相时富甲一方,家财亿贯,房产土地无数,而甲午海战时满清政府连买炮弹的钱都没有!


披着狼皮的羊202


叹息?如果有的话,那意味着德国的命运不可更改了,注定亡国。

也确实,到从李鸿章访问德国到现在,德国已经2次大亡国,第三次亡国马上就要开始。

亡一亡二,第三次亡国,就不是简单的亡国问题了。

1896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一年,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霸权的争夺,李鸿章这次欧洲行,就是世界争霸的过程中,在关键点上,中国想不对德国进行灭国行动,可惜的是,德国缺乏对世界的认识,更缺乏对中国恐怖实力的理解,轻易的错过了千载难得的战略机遇。

从此,中国与德国越行越远,德国走上了不断灭亡的道路,直到今天。

如果有这声长叹,那就是李鸿章对德国执意选择灭亡的道路的无奈和可怜。不是中国要如此,而是你德国自己选择的灭亡,不能怨他人,


枫林沙洲


李鸿章可不是一般之人,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是一位可歌可颂的爱国之人,为国家民族操碎了心。怎耐生不缝时,上有无能的皇帝与垂帘听政的西太后,还有一邦吃着皇粮不做人事的奸臣,愁啊!愁坏了李中堂。

李中堂访德,德国的用意明摆着呐!李中堂军机大臣,看到当时的德国工业如此发达,尤其是军工业那才叫先进,西方如此发达我大清说什么不败呢?看看西洋人,看看东洋人,在看看大清?李中堂无耐何只能仰天长叹,心中暗想,国运至此大清完啦!这一叹为国而叹,这一叹为民族而叹,这一叹为李中堂自己而叹,自叹无能不能救国救民,思前想后李中堂伤心落泪。国运至此非李中堂能为之,并非这位李中堂无能,是李中堂生不缝时,没有落到功名确落到骂名,衰败的清朝谁之过?难到是这位忧国忧民的李大人吗?


中华大地风光无限好


甲午战争失败,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1896年,李鸿章出访俄英美法德荷兰比利时,随身带着一口棺材。心力交瘁的李鸿章那次跨越欧美的长途出访,是做好了客死异乡的准备的。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北洋水师的缔造者,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咱们不去讨论,但是他那次出访的见闻与经历,他别是与德国首相俾斯麦的一席谈话,至今仍发人深省。

1896年6月,李鸿章到了德国。

当时世界上给李鸿章一个绰号,叫“东方俾斯麦”,意思是两人都是“铁血宰相”。

但是明清两朝没有宰相,在慈禧的高压下,估计李鸿章也不敢有几分铁血。但是德国人还是为李鸿章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茶几上摆着雪茄烟,走廊里挂着画眉鸟。

德国人这样做,当然不是对只剩下一个空壳子的腐朽大清有什么敬畏,而是希望能够在战争赔款上挥金如土、动辄花费数亿两白银的清政府能够多购买一些德国武器。

这在德国人眼里再正常不过了:你们大清有的是黄金白银,我们都是帝制,也不存在意识形态问题,只要你出钱,我们的新式武器你要多少有多少,你们买回去正好洗雪甲午战争之耻。

可是德国人不知道,那个叫慈禧的掌权者,对修园子和看京剧更感兴趣,满清王爷忙着提笼架鸟斗鸡走狗,甲午战争的胜负,对他们的奢侈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什么耻辱不耻辱,早都忘了。

李鸿章看着德国的先进枪炮,眼红心热,恨不得全买回去,可是他说得不算,手里也没钱,只好咽着口水发表了一则声明:我得回去向皇帝(其实应该是太后)报告,然后有机会再来买……

虽然德国人知道了自己眼中大款实际上只有“空空的行囊”,这次真是的“黄金雨不下,白玉雪不飞”了,但是德皇还是为李鸿章举办了阅兵式。

李鸿章看着装备着先进武器的德军,一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而且军阵变化缓急有序整齐划一,不仅悲从中来:“我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十个营,甲午一战就不会败给日本!”

李鸿章终于见到了久仰的俾斯麦,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实录,为了保证真实,而且大家也能看懂,就不转换成现在的语言了。

李鸿章问:“何以图治?”

俾斯麦答:“以练兵为立国之基,舍此别无良策。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五万足矣。”

李鸿章感叹:“挑选五万精兵绝非难事,然我国缺乏教授军事之人,三十年鸿章处心积虑建设国防,哪知甲午一战全军覆没,真好生惭愧!”

李鸿章两手空空地离开德国来到了比利时,参观兵工厂的时候,看着人家的新式大炮,李鸿章如百爪挠心:这么好的大炮,咋就不是我们的呢?!

李鸿章围着大炮转悠,谁叫都不走——只有经历过战争惨败的人才能理解新式武器的重要。

比利时军火商看出了这位老人对新式大炮的狂热喜爱,就顺口说了一句:“您要是喜欢,就送给您一尊。”李鸿章大喜过望:“那就劳烦您给我送到京城去!”

李鸿章得到了新式大炮,但却只有一尊,而且运费也花不起,抬着棺材去,弄回了一尊免费的新式大炮,我们不知道是该为李鸿章悲哀,还是该为那个时代悲哀……


半壶老酒半支烟


说什么风烛残年李鸿章为救国救民于水火,在1894年甲午战争大清败给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马关条约》,让大清在国际上的地位跌落深渊,而且一落千丈,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还说什么李鸿章对甲午海战失败很苦恼,当时己经很年老的李鸿章出洋访问,李鸿章一共游历了许多国家,说什么没有找到他心中满意答案,1896年6月李鸿章来到德国,受到热情接待,把他视为座上宾,德国卫戌部队司令到火车站亲自迎接,德国威廉二世也亲自接见了他,李鸿章先是参观德国兵工厂,当时德国工业能力强大,钢产量达四百万吨,占世界钢产量四分之一,看到德国的军队装备精良,据说李鸿章看傻眼了,对自己德国之行非常震撼,感叹德国实力强大,还有自己的遭遇,为了大清操劳一生,对于大清那些权贵,他这样忠臣只是一个外人,他认识到了大清腐败彻底失望,所以仰天长叹,那么这里就要说明李鸿章是不是大清救国救民,忠君爱国的大清重臣,李鸿章在大清可谓位高权重,很多人看过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认为他有功于大清,是救国救民的大清忠臣,签卖国条约那也是不得己的事情,但是李鸿章贪污腐败完全超过大贪官和坤,李鸿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他这一生可以说是聚敛财富的一生,是自私自利的一生,是自私专权的一生,完全不是什么救国救民,为国为民操劳的一生,满口的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还有写手把他吹虚成东方俾斯麦,伊藤博文的偶像,李鸿章是晚清第一贪官,其女儿李菊耦嫁给张佩纶,也就是小说家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耦的嫁妆子孙三代都花不完,甲午海战后在南京买下一座豪宅,厅堂不算,被人们称为绣花楼的楼房就有三幢,还有一个花园,李鸿章还将上海,青岛,天律部分房产分给李菊耦,他一儿子张志沂,一女张茂渊,到1935年张志沂在上海虹口有八幢洋房,清代中兴名臣最富有,李鸿章可以排名第一,据容闳《西学东浙记》估计,约合白银四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大清全年财政收入近二分之一,"宰相合肥天下瘦″殆非虚言,李鸿章还是房地产巨头,是一个大地主大官僚大资本家,李氏六兄弟,仅在合肥,每人平均有十万亩,合计共有六十万亩,李鸿章把一千五百万两白银交由日商经营,盛宣怀代为经理,所以李鸿章误国不想和日本失和。你说大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封疆大吏大小官员人人贪污腐败,置人民国家生命安危于不顾,人民衣衫破烂,面黄肌瘦,挣扎在死亡线上,谁管人民死活,还责怪老百姓不爱国。


125878215蜂獾


李鸿章去了德国后,看见人家工业革命的成功,看见人家枪炮先进,舰船更威猛,突然间感到德国的强大,也看见大清科技的落后,差距之大,痛心疾首,慈禧太后也循规守旧,不思进取!自己也是年老体弱,将不久于人世,发出悲哀的轰鸣!想想这些,李鸿章就恨铁不成钢,李鸿章就对慈禧有意见,但是他能怎么样呢?他也不能造反,也没有胆量造反,只能随着自己的死去,任大清自生自灭!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回答!


翠楼看天下


据说,当时李会见了德国总理俾斯麦,李自吹炫耀杀太平军战绩而自豪,俾斯麦说我以杀同族为耻杀外族为荣,李听后口吐白沫半天说不出话来


手机用户517947095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