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不将库尔兰集团军群撤回协防首都柏林?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从1944年9月开始,苏军就发起了多场皆在夺回波罗的海沿岸控制权的反攻战役。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苏军解放了除库尔兰半岛以外的所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此时,德军约有二十六个师共计二十余万人的部队被困在了库尔兰半岛。进入1945年后,形势急转直下的德国被迫做出兵力改编:将损失惨重的中央集团军群合编进北方集团军群、把原本从南方集团军群中分编出来的A集团军群变更为中央集团军群。

而被困于库尔兰半岛的二十万人则独立编为库尔兰集团军群。并且急于反转战局的希特勒多次下令库尔兰集团军群,务必坚守住德国在波罗的海的这最后一块战略跳板。

尽管库尔兰半岛的自然环境属于多林地、湖泊和沼泽,整体上并不利于苏军展开大规模的兵团式作战!但为了给盘踞在此地的敌人以致命的最后一击,苏军还是在毅然发动了进攻……

在很多人看来,被围困的库尔兰集团军群原本在心理上就不占优势,苏军的大规模进攻应该很快就能收到效果。但苏联人明显低估了德国人负隅顽抗的决心:苏军精锐部队针对库尔兰集团军群一共发动了三次进攻,但后者依然坚守住了阵地。

这其中除了坚定的意志做支撑外,来自海上的后方补给也为拖延时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无论怎样,库尔兰集团军群始终是被动挨打的一方,他们的抵抗在1945年5月终于画上了句号:接替希特勒(此时已自杀)上台的邓尼茨同意库尔兰集团军群向苏军投降!

不过,当绝大部分库尔兰集团军群士兵选择投降时,其中约有四千余党卫军士兵拒绝投降并逃至密林中继续进行游击战,且有人一直抵抗到了1959年。

综上并不难看出:柏林会战始于1945年4月,于当年5月9号结束。这一时期的库尔兰集团军群正忙于抵抗苏军的频繁进攻,自身难保的他们如何抽身去支援柏林?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库尔兰集团军群就是之前的北方集团军群,在1944年9月到10月苏军对波罗的海地区发起的强大攻势下,切断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陆地联系,北方集团军群被迫向库尔兰半岛退却,成为一支孤立的部队,它的补给只能依靠海上运输来维持。到1945年1月份该集团军群被该称为库尔兰集团军群。



从战略上来看库尔兰集团军群已经孤悬海外,脱离了德军东线的主防线,介于东线德军兵力始终处于不足的状态,将这支拥有众多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军师的战略集团撤回国内加强本土防御力量显然是正确的选择。不过希特勒并不愿意这样做,他将库尔兰半岛看做是一个巨大的的“登陆场”,它威胁到已经突入德国本土的苏军主力部队的侧后方,这是德军发起战略反攻极好的“跳板”。希特勒的看法并不是毫无根据,但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德军该有能力发起反攻吗?考虑到这一基本问题后变会发现希特勒看似有道理的看法其实毫无现实的依据,是典型的幻想型战略。



另一个说法是在苏联陆军的不断进攻和海空军的打击下,德军无法从海路将这支庞大的军队安全的撤离出来,大规模的撤离行动只会加速该集团军群的覆灭。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牵强,首先苏联的海空军并没有这个实力从海上拦截德军的大规模撤退,直到战争的最后阶段,德国海军也拥有波罗的海东部的绝对控制权,古德里安曾经询问过海军总司令邓尼茨,对方承诺德国海军拥有运输这支部队的船只并保证其安全。库尔兰集团军群司令部也对撤退行动面临苏军追击的危险进行了研究,他们得出结论,分阶段后撤是可行的,尽管困难会很大。



斯大林认为库尔兰半岛的德军被关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俘营”,以表示这个集团军群在战略上的毫无意义。虽然苏军对该集团军群先后发起过六次大规模的进攻,确实也牵制了相当的苏军部队。这并不能表明把这个集团军群留在库尔兰是正确的选择,这只不过是斯大林处于政治上的考虑才下达的进攻命令,这是德军占领的唯一苏联国土。战火已经烧到了德国本土境内,德军已经不可能再发动任何大规模的反击,东线那支离破碎的防线显然更加需要这支集团军群,德军的兵力应该集中而不是分散!


小小狼王


除了撤侨,还有就是减轻本土压力,库尔兰集群吸引了苏联好几个方面军,希特勒告诉集群司令舍尔纳,你们必须守住,你们的苍蝇也要学会打枪。


李东猛269


1944下半年德国若要赢得二战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将在国外占领国的所有德军撤回国内布防再在国土防线布一条二十公里宽的地雷带围一圈德国再让科学家日以继夜研制新式武器这样德国才能力挽狂澜赢得胜利


帝鹰866


他的目的是侵略而不是防御,侵略失败,国家也保不住!


中南兵刃


因德国国内各生产量难以维持庞大而持久的军队战斗力再因战线过长,粮食武器供给受限,希特勒本就不应该急于求成攻击苏联,也许二战的结局是另样了。


逐梦6109


小胡子认为斯大林已是强弩之末,最后胜利一定是第三帝国的,所以拼消耗,因为苏军有生力量确实被消灭了很多。


日月同行56


希特勒压根就沒有想起还有这么一支不打眼的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