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陆丰“乌红旗”的来龙去脉

对乌红旗最初的认识来自于虎狮班,海陆丰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舞狮的风俗习惯,要判断这虎狮班是出自乌旗村还是红旗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狮头接狮身的第一块布,当然也可以从旗号和布匾中看出端倪。


汕尾海陆丰“乌红旗”的来龙去脉


此虎狮班为乌旗村


关于清代海陆丰乌红旗的来由,历来有民间学者将之归罪于白太爷,这也是他为人所诟骂的另一个因素。清政府为分化和遏制汉人反清,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采用“以汉制汉”政策,设立乌红旗制,各村非红即黑。从乌红旗派分布的村落和社头来看,乌红旗派的确定不是偶然的,而是蓄意安排的。两派势力旗鼓相当,红黑交错,使之互相制约,互相抗衡,互相残杀。若一派有反朝廷的行为,清政府就可以不花一兵一卒,利用另一派加以镇压,可见当时清王朝用心之良苦。至于乌红旗究竟是否为白太爷所设,则查无史据。

从地方志书及相关资料记载,乌红旗是“天地会”和“三合会(又名三点会)”的抗清秘密组织,始于清康熙十三年,发源地在福建南少林寺。康熙、乾隆年间陆续传入惠来县,继而传入陆丰甲子,再由陆丰传入海丰等地。乌红旗之所以在海陆丰地区盛行,这同海陆丰的文化有相当大的关系。海陆丰人民风强悍好斗、并有着强烈浓厚的宗族势力、以及旧时统治阶级挑拨离间的推波助澜,都是产生乌红旗的根本原因,再加上海陆丰地区很多村落都是同宗族的单姓村,这样人员往往易于统一,为参与大型械斗提供了条件。

历次农民起义斗争,皆为清廷残酷镇压。清政府依靠当地地主豪绅,组织团练局,剿除起义军。最大规模的军事镇压为咸丰六年(1856),南岭“三点会”起义军许礼生部进攻公平旧圩,随即攻克汕尾炮台,清护镇何芳为避起义军严惩而自焚,因当时义军支持红旗乡社,引起公平、汕尾等地乌旗乡社的不满而护官,形成红旗乡社护起义军、乌旗乡社护清军的局面。在“三点会”起义军败退之后,清军剿办红旗乡社,全县有36个乡村被毁,被杀者无数,同时大肆宣传起义军是发动红旗乡杀害乌旗乡群众的会党,致使汕尾东、西两社进行红乌旗的封建宗派械斗,从而挑起全县性的乌红旗宗派斗争,分散农民的反清力量。此后,乌红旗争斗不休,常常引发大规模的民间械斗,由此造成大量乡民的伤亡。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20年代彭湃回乡创立农会的时候,才有所缓解。当时彭湃为了彻底解决乌红旗争斗,还特意将农会的旗帜设计成一半乌色,一半红色缝合而成,借以象征乌红旗大团结。不过后来农会失败,“乌红旗”还是时不时出来闹闹,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销声匿迹,但在一些宗族佬大处理宗族纠纷时,有时尚利用这一关系。在村与村之间发生纠纷时,大多由姓氏宗族会协调解决,姓氏宗族会无法解决,则以旗帜论亲,凭籍亲情化解恩怨。不同旗号的村(社)之间发生纠纷,不同旗号的村(社)会自动组织协调,化干戈为玉帛。


汕尾海陆丰“乌红旗”的来龙去脉


红宫文物—农会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