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五四以前在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辜鸿铭:五四以前在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在战时与战后欧洲悲观与幻灭的氛围中,与泰戈尔、冈仓等成为东方著名圣哲者的,是辜鸿铭,不是梁漱溟或梁启超。在那时代,辜氏极受欢迎,他的书是欧洲大学哲学课程所必读,译成了多种欧洲语言。西方多位哲学家引用其书为重要权威;西方客人竟相走访,竞相走访,敬聆教诲。——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博士艾凯。

自古乱世出豪杰,当然于乱世中也容易出现一些怪杰,而辜鸿铭大概就是属于后者。先来说说辜鸿铭其人。他祖籍福建惠安,于185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父亲是地地道道的闽南人,母亲则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后来他的妻子则是一个日本女人,因为独特的语言天赋,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九种语言,并且在后来获得了十三个博士学位。他十三岁(一说十岁)便到了英国,后来被爱丁堡大学录取,为爱丁堡大学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所赏识。后来又到德国留学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在1885年前往中国,担任张之洞的幕僚。在他的履历中,你还可以发现他曾经

和托尔斯泰有过通信,并且在1913年同泰戈尔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五四以前,他是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影响的仅有的两个中国人之一(另一个是陈季同),也因为如此,当时西方社会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当然,以上只是他的一个面向,我们再来看下他的另一面。辜鸿铭可以说一生都是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他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保留中国的皇权制度中国社会才能有所救赎。他曾经说过:“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思想家,他对于儒家文化几乎采取了一种全盘吸收的姿态,甚至有些时候会让人啼笑皆非,比如, 辜鸿铭当北大教授时,有一天,他和两个美国女士讲解“妾”宇,说:“‘妾’字,即立、女;男人疲倦时,手靠其女也。”这两个美国女士一听,反驳道:“那女子疲倦时,为什么不可以将手靠男人呢”辜鸿铭从容辩解:“

见过1个茶壶配4个茶杯,哪有1个茶杯配4个茶壶呢,其理相同。”另外他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因为留着辫子而成为北大校园的一道景观。 那时候,他一进教师学生们便一片哄堂大笑。不过辜鸿铭却是相当平静,他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另外他还是一个恋足癖,他曾经说过: “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婀娜多姿,会产生柳腰款摆的媚态,那小足会撩起男人的遐想。女人的奇绝之处全在小脚。”辜鸿铭有一套品味小脚的七字诀:瘦、小、尖、弯、委、软、正。他还说:“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可就时这样一个一生主张皇权的人也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即使是这样一个老保守,也硬骨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也正基于以上的事实,我对他有了强烈的兴趣。因为

他身上充满了矛盾,一个深受西方教育的人却疯狂迷恋中国文化并为之宣传一生;一个受过先进教育的人,却还保留着当时就为世人诟病的男权主义。这里,我首先要说的是,很多读者都对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非常反感,甚至看到这样的文章的时候一定会破口大骂,对此,我想说的是,知识与文化向来不应该使人变得狭窄,它只会使人包容、宽大。我们评价一件事的,一个观点的根据不能就凭他所属于的派别,毕竟我们看书想要获得的是真理而不是发泄怒火。


辜鸿铭:五四以前在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我想再来介绍介绍这本书。《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的代表作,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内容主要是讲中国的“良民宗教”。作者试图揭示中国文明的价值并且说服西方人应该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社会救赎的良药。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辜鸿铭关于中国语言和对外国汉学家的相关评价。

有关于这本书我想将书本内容的内容梗概放到文末,这个内容梗概相对来说比较详实,大致是可以反映本书全貌的,当然更加详细的内容还是要通过文本的阅读才能知悉的。没有看过或者对全书内容不够熟悉的读者可以先翻到文末去看看。

首先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我比较能够也是最先注意到的是文章的语言。不得不承认的是辜鸿铭先生的语言还是非常流畅的(这一点该书的法语翻译者也有说明)这对于一个说理者是一个非常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作品来进行一个对比,大致就会明白其中文字的优劣。

当然作为一本哲学书,文字的优劣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书所表达的思想。我希望读者在看这本书之前不要带着自己已有的主观判断,这样的阅读非常容易成为鸡蛋里挑骨头,也不容易发现作者思想的逻辑性。屏除那些我们已有的甚至是坚信的观点来说,

辜鸿铭这本书的逻辑是非常强的,也对中国人的精神有比较深刻的把握。比如,他提出的观点中国人并不需要宗教,因为儒教已经能够满足中国人了。另外,比如他提出,人类之所以需要宗教是因为人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的恐惧感,他们没有安全感于是需要宗教来慰藉心灵。另外,我非常想要说明的是,辜鸿铭在这本书当中一直在宣扬一种公益精神——和自私自利相对立的精神。

辜鸿铭可以说把握住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区别——西方人更多强调个人价值,而中国人更加注重社会与家庭。这两种文化可以来解释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的问题与现象。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这个例子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当中有所提到)明朝那些考上进士的人对其家族,对其家乡负有非常大的责任,而且这种责任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在饥荒的时候那些进士是需要为家族成员负责的(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家族,这里的家族几乎就是同一房人甚至一族人)当时的明朝散文家归有光的家乡就闹饥荒,他若想走的话就必须带上一百来个家族成员,他甚至还要负责这一百多号人的口粮,并且为这个家族担任法官与保姆的责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进士的出现几乎就需要一整个家族来共同培养,花费一个家族的好几代人的心血,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带有很强的当代中国政府的特性。我自己在阅读学习的时候就发现台湾教授欧丽娟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这个观点可能是她引用别人的)

中国古代夫妻如果恩爱其实就是对家族(大家庭)的一种伤害,这里她并不是单单指会造成婆媳之间关系的矛盾,而是作为大家族当中的一员,这种偏私的行为对大家族来说并没有利益,作为大家族的成员来说,他们最为在意的应该就是家族的发展,最热心的也应该是家族的事务,而对妻子强烈的爱就会分散丈夫的精力甚至在家族中形成强的联系而转化成为一种小团体。

另外,辜鸿铭在《中国人的语言》当中有这样的观点,半受教育的人是民族的危害,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这种半受教育的人因为受过教育的问题所以常常自负,又因为对社会没有深刻的认识而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相比于完全没有受到教育的人来说,他们所能做出的伤害也更加巨大。这种说法很容易对应到我们当今的社会现象——民粹主义。而我想非常难得的就是辜鸿铭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对这一现象有了比较深刻的认知。当然,他在这里认为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没有办法理解社会规律与社会秩序,所以有宗教给与他们道德教育便足够了。我在这里持一种相反的观点。我认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理解社会的规律和秩序,我们才有必要让他们受教育。当然,辜鸿铭指出的民粹也是全世界都在努力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这个问题,我不太认为中国现阶段可以实现完全的民主,毕竟很多人民对国家事务的了解真的非常欠缺也非常薄弱,按照他们的想法,假设全国投票让马云的财产拿来分给全国每一个人,我想这个投票一定是会通过的。但是,民众的教育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所以最终中国民主也必须要紧步跟上。

辜鸿铭:五四以前在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中国人的精神》书本正面照 摄影:冬雷

当然,这本书还是非常多瑕疵的,有些论证显然是非常浅薄的,比如他将引起世界第一次大战的原因粗暴的归结于德国人的军国主义和英国人的群氓崇拜。这显然是从单一角度看问题,基

于单一角度的视角而进行的推论,哪怕结果推理过程再正确,最后的结果也只是找到了一个单一片面的结论,况且此书的推理也存在瑕疵,很明显的就是在《中国妇女》这一篇章中,作者在证明中国妇女在那种自我牺牲下是存在爱情的时候用了自己的例子,这自然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同时他还拿出一些不具有普遍性质的个例来做证明,这很显然是违背逻辑学上的“孤例不证”。另外,辜鸿铭在《中国妇女》这一篇章中最后论证在中国儒家文化下中国家庭(有纳妾的家庭)妻子和丈夫是幸福的,在这里他讲了妻子,讲了丈夫,但似乎忘记了在这种情况下的“妾”,她们要如何自处?她们生下的子女又要背负怎么样的承重?

另外,全书最大的也是比较隐晦的一个漏洞就是,辜鸿铭设置的对照组存在多个变量,这是辜鸿铭非常狡猾的一部分(他时常将中国人和中国君子混在一起)。辜鸿铭基本的做法就是,真正的中国人(或者君子)是怎么样的,但是欧洲的群氓是怎么样的,所以解决欧洲群氓的解药就是中国文化,这样的逻辑可笑就可笑在拿一个漂亮的西瓜去和一个坏了的榴莲对比,你问我西瓜好吃还是榴莲好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进行对比,只有这样的对照才真的有价值。

另外,我想探讨下辜鸿铭为什么会受到西方人的热捧。有一个前提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大部分的认识还是来自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在当时的西方仍旧是非常受欢迎。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陌生必然会导致他们对中国人的好奇,那时的人们有意愿去了解中国人也有意愿去了解中国文化,就像我们现在见到外国人一样,我们总会对他们投向异样的目光。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来自中国的并且深受西方教育的中国人就必然会比其他中国知识分子更加有优势,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辜鸿铭在掌握9门外语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拉近自己和西方人之间的感情。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接触的过程中首先融合的必然是两种文化相同的一部分,在此前提下才会有更加深入的交流,甚至是改革(一个很明显的就是西方人的《圣经》最权威的版本是拉丁文,但事实上就连耶稣本人都不会用拉丁文(他用的是希伯来语),另外基督教在传到爱尔兰的时候,上帝的头发就变成了红色的,而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佛陀的脸也越来越像中国人,以上就是文化认同)。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背景,再加上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精确的把握和自身丰沛的知识,就必然会造就一个在西方有影响力的人

,这一点几乎和同为在五四前对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的陈季同如出一辙。另外,辜鸿铭当时的观点是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西方都是非常火辣的——他让西方人从一个自己经常欺凌的中国身上学习文化,学习道德。(我要提醒读者的是,这件事虽然荒唐,但并不是不可能,因为中国的元朝、清朝就是非常生动的例子,清朝甚至在入关之后连自己的母语满语和满文最后都丢弃了。)综合以上的几点,辜鸿铭在当时的西方知名度高甚至被推为圣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辜鸿铭在这边花了不少篇幅去批评那些西方社会的汉学家,这一点甚是解气。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下还对中国文化下定义,这种行为有点像是用了一把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当时的西方对中国的文化研究更多的是在一种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想抢先在西方汉学领域当祖师爷(或者说在汉学的某一个领域),另外,对于异国的了解也可以给学者一种自我良好的感觉(学者与作家有展示自身学养丰沛的需要,以此来获得社会价值)在这样的思想驱动下,所作出的研究虽然或有些真知灼见,但是难免潦草,过于功利。可以说辜鸿铭的批评对西方的汉学研究来说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在那个社会里我们多亏我们有辜鸿铭。这当然不是说笔者对辜鸿铭的观点和行为是深以为是,相反,他很多观点我都没有办法认同。当然,我在这里有点不太认为辜鸿铭正如他所变现的那样,我有点怀疑他只不过是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在所有人都开始批判中国(尤其是在西方)的时候,他愿意站出来为中国文化做辩解,但是这种辩解在少数面对多数的时候就必然会导致人们只能用一种极端去挑战另一种极端。在这里,我想引用散文家张中行对辜鸿铭的评价,他说:“我想,如果说这位怪人还有些贡献,他(辜鸿铭)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举世都奔向力和利的时候,他肯站在旁边喊:危险!危险!”可以说辜鸿铭的这个特例,给我们的社会提供了更多角度,也丰富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多样性。一个在思想上高度统一的社会是让人恐惧的。真正的学习知识,了解文化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对世事得宽容,这种宽容是基于理解而不是基于居高临下的可怜。这也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出的“温情与敬意

”。

全文完

冬雷

2017年12月13日


辜鸿铭:五四以前在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中国人的精神》书本反面 摄影:冬雷

  • 内容梗概

  • 第一部分:自序

现在,我来介绍下这本书。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一篇,这也是这本书的书名。为了阐明中国文化的好处,首先辜鸿铭先生先一通批评了西方世界的那些了解几个中国字就说自己是汉学家的假学者。他提出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四大特征是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基于此,辜鸿铭认为要了解中国文化也必须具备以上的四个特征,但是美国人不深沉,英国人不博大,德国人不纯朴。所以以上国家通过研究中国文化便可以获得他们所没有的文化特性。

然后辜鸿铭点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弥漫在欧洲上的战争。他将在很长的一段篇幅中讲述战争的出路。首先,辜鸿铭将那场战争的原因归结为是英国人的群氓崇拜和德意志民族的军国主义。他提出英国的群氓崇拜是导致德国军国主义的原因,因为德意志民族对正义有强烈的爱,且及其讨厌分裂和混乱。当他们看到英国人的群氓崇拜的时候,德国人出于本能希望打败英国人,当他们看到德意志民族都处于英国人邪恶势力包围的时候就越来越相信强权,也就导致了德国的军国主义。所以在要消灭军国主义之前就要消灭群氓崇拜。后来,辜鸿铭讲述了一段德国军国主义的历史。事实上,德国的军国主义曾经拯救过欧洲,但是后来那种军国主义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了,变得蛮横无理。他引用了歌德所说过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即义和礼。”歌德提出里“义和礼”就是孔子赋予中国人的良民宗教的精华,而这就是拯救因自私和怯弱而引起的群氓崇拜的良药。

  • 第二部分:导论

辜鸿铭在这一部分当中提出,在原始社会,人们只能用物质力量来压制和克制内心的欲望,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发现还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那就是道德力。在欧洲,道德力就是基督教,但是后来基督教失去了它的效用,社会失去了秩序,所以需要军国主义来维持秩序。但是军国主义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导致战争。所以他深信,欧洲人会在中国文明当中找到那种道德力。辜鸿铭指出,在中国发生的战争更多的来说是一种“意外事故”,而欧洲人的战争是一种需要(因为他们时刻害怕周围的邻国强大后会吞并自己,所以他们需要时刻武装自己。)在中国人们并不需要物质力来维持秩序,他们会受到邻居带有正义感的保护。相比于欧洲所需要的教士和警察来说,这是一种非常节省成本的方式。在中国,人们一出生就被教授了:“人之初,性本善。”而在欧洲,人们对人性有所误解就导致了人民对于武力的依赖。

在以前,欧洲人打算用教士来维持社会秩序,但是没多久因为教士的奢侈无度他们被人民给送走了。于是他们迎来了警察,但是事实上,警察的奢侈无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欧洲人民已经没有办法再次迎回上帝了,他们应该学习中国的良民宗教(礼与义)。

  • 第三部分:《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在这一部分中开始探究中国人的精神,他将其概括为“温良”。真正的中国人没有使你感到厌恶的东西。那种“温良”是同情与智能相结合的东西。中国人的“同情”来源于他们过着一种完全的或者说几乎完全的心灵的生活。为了印证中国人过着完全心灵的生活,辜鸿铭举了两个例子并且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特征来表明。首先就是中国人的语言(像孩子一样的),其次是中国人的礼貌,它不同于日本人的礼貌(走向形式化,让人觉得不舒服)。也正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中国人在许多方面显得比较幼稚,当然,这种幼稚的原因是中国人对不需感情和心灵来参与的事情都不太注重。另外,中国人也是一个有智能的民族,他们成功解决了许多复杂且困难的工作。综上可以说中国人是一个永远不会衰老的民族。那么他们是从哪里获得让心灵与智能得以和谐完美的秘密呢?

辜鸿铭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提出了中国人的文明与西方人的文明是本质上的不同,他认为欧洲文明是为利益瓜分而斗争的战场,一方面是科学与艺术的对垒,一方面是哲学与宗教对立,这是一种存在于心灵与智能之间的混乱,而中国是不存在这样的情况的。中国人不需要或者说是没有感觉到有宗教的必要,因为中国人已经受教于儒学了,是这一整套的哲学和伦理体系代替了宗教。

于是辜鸿铭开始解释为什么人们需要宗教。辜鸿铭提出人类之所以需要宗教是因为人类在大自然中感到恐惧和黑暗。艺术家和科学家因为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法则,所以他们的恐惧感有所减轻,他们并不需要宗教。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可以在宗教中找到安全感和永恒感,而儒学中就存在这两种东西。辜鸿铭在这里开始解释孔夫子给我们带来的贡献——抢救除了中国文明的蓝图并做了新的综合与阐发。相比于其他哲学家来说(他们的思想只对研究者有用)孔夫子最大的不同是他的思想得到了实现。儒学与宗教最大的区别是宗教要求人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儒学要求人们去做一个善良的公民。另外,宗教对教徒的要求更高。孔子晚年的著作《春秋》就揭示国家治乱的根源——道德。孔子在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动机——责任。这个责任的基础就是名分。孔子在书中教导人民最重要的是有廉耻感。对于人类建立起来的家庭与国家这两个最基本的制度来说,廉耻感是及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在中国,不论是百姓还是帝王都要受到名分的约束。孔子真正的伟大也就在于他给了中国人一个国家观念。在忠诚之道的影响下,皇帝被赋予了绝对的,超自然的全能力量,也就给与了中国人一种安全感,这与信仰上帝的安全感是一样的 。儒家所宣扬的祖先崇拜,也使人民产生了一种族类不朽的永恒感。使人民遵循道德的是人民的道德感和君子之道,所以信仰上帝并不是遵守道德的必要条件。辜鸿铭说,君子之道的认识是来源于对夫妻关系的认识。人们因为具备廉耻感(美好的情趣和得体的举止)而能够明辨是非。人类首先在男女之间发现了爱,但人类的爱不止在男女之间。人类所有的纯真的感情都可以用“仁”来形容。

宗教之中有激情和渲染力,所以能使人服从道德规范。宗教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激情和感染力)的区别就是宗教能把感染力与激情传染给大众。宗教的价值在与它具有唤醒、激发、鼓舞这种激情的机构——教堂。教堂不断的激发并保持人们对先知的狂热崇拜。在中国虽然没有教堂,但是却有学校(功能相当)。中国的学校并不是通过激发人们对孔子的爱来使人们服从道德规范,而是以《诗》作为情感教育,《礼》作为是非教育,《乐》完善人的品行。孔子国家宗教的真正教堂是有祖先牌位的家庭,其感染力来源是对父母的爱。综上可知,中国人并不需要宗教,因为儒教已经替代了宗教。最后辜鸿铭呼吁西方人应该理解并且热爱中国人的精神。

  • 第四部分:《中国妇女

辜鸿铭首先是借用了西方的概念“女性理想”(其实你读完就知道这更多的是理想女性),其次辜鸿铭在开始批评古希伯来人和印欧种族人的女性理想,认为他们眼中的女性是华而不实的,她们不可能会做家务的人,你不能指望他们能将房子收拾好。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女性理想是家庭主妇。中国妇女遵从三从四德(女德,女言,女容,女工)。在这里,辜鸿铭认为中国的妇女并不是没有灵魂,而是没有自我。辜鸿铭也解释了关于纳妾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国妇女的无私无我使得纳妾成为了可能。中国人要求妇女无私无我,同样也要求中国男人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这同样是一种牺牲。事实上,中国人(不论尊卑)都为这个社会做着牺牲。这种“无我教”正是中国妇女贤淑之道。辜鸿铭为打消人们对于这样的婚姻有多少爱的质疑又指出这样的婚姻是有爱情的(他在这边举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几个的例子),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不会不经过妻子同意就纳妾的。在中国,合法的婚姻必须符合“六礼”,辜鸿铭就这一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并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中国人的婚姻不是西方世界的情人婚姻,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公民)婚姻。中国的妇女相对于西方来说更加没有可怕的因素,她们具有至善至美的特性,轻松快活又殷勤有礼。不可置疑的是宋代的理学将中国的孔教给弄窄了,使其变得僵化和狭隘,从那时起中国的女性就丢了许多优雅与妩媚。中国妇女的特征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幽闲”,“幽”指的是谦虚,端庄,纯朴;而“闲”指的是“腼腆,羞涩”,另外辜鸿铭特别提到中国妇女是贞洁的。所以中国妇女的三个特点是:羞涩腼腆而有礼仪;轻松快活而有礼仪、殷勤有礼而优雅;贞洁。

辜鸿铭:五四以前在西方产生过影响的两个中国人之一

第五部分:《中国人的语言

西方人对于中国语言几乎重口一词,他们认为中国语言难学。辜鸿铭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先说明中国人的语言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是因为人们被分为了受教育的和没有受教育的人,也就是说中国没有半受教育的人。而由半受教育的人组成的群氓就是文明的危险。事实上中国语言几乎是最容易的一种,它没有规则限制。口头汉语是一种孩童的语言,所以学汉语就先要把自己变为孩童。在讲到中国的书面语言的时候辜鸿铭将中国的书面语言分为三类(分别是简单欠修辞的语文,通行的语文和高度优雅的语文)。事实上,西方的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中国高度优雅的语言。中国的语言极其简明,表达的思想却非常深刻,他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是一种诗的语言。而受过现代欧式教育的人之所以觉得汉语难就是因为他们只注重发展人的天性当中的一部分——智力。

  • 第六部分:《约翰·史密斯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与《中国学》

1.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少,主要是讽刺那些自认为比中国人优秀,想要以盎格鲁·撒克逊观念“开化”中国人的英国人,事实上他们并不了解中国人。他们显得私心非常重,但中国人却有公益精神。2.《一个大汉学家》主要是介绍了汉学家翟理斯。翟理斯教授虽然有很多关于中国的作品,但是他光有数量而没有质量,他对中国有很多错误的认识。3.《中国学》是介绍了另外一些汉学家,这里不再详细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辜鸿铭提出想要研究中国人首先就要研究中国人个人行为原则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其次在看看这些个人原则在复杂的中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是如何运用和贯彻的。他认为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一定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去研究。

第七部分:《战争与战争的出路》

这一部分也是这部作品相当精彩的一部分。当欧洲各国无知的民众摆脱了他们的统治者,军人和外交官并插手对他国的和平与战争问题时就会发生你死我活的战争。辜鸿铭首先就在找谁应该为战争负责,他分别说明了应该对战争负责的不是统治者、军人和外交官。真正应该负责的是群氓——群氓的恐惧。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就是废除现有的《自由大宪章》,建立中国良民宗教赋予中国人的“忠诚大宪章”。该宪章应该赋予统治者足够的权利。辜鸿铭在这边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俄国。俄国人民对统治者的忠诚是来源于“鞭子”,而在朴茨茅斯条约签订以后俄国人的鞭子就断了,也就在这不久之后,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的根源是英国的群氓崇拜,直接原因却是德国的强权崇拜,而“忠诚大宪章”就指明人民应该对国王和自己的良心负责,而不是对群氓负责,这就是解决这场战争的良药。

第八部分.:一些翻译者的自序

因为是一些对于这本书的评论,所以直接引用他们的话来说明更加合适。

辜鸿铭在很大程度是一位深深打上本民族文化印记的中国人,他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倾向。他极为不满那些主张中国完全欧化的观点,但同时,他有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需要利用欧洲文化及其科学知识来促进自身发展进步,前提是不背叛自身的传统。换句话说,在辜鸿铭看来,这种促进的前提是必须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质。——奥斯卡·A`·Hi·施密茨

即便是最灿烂的辉煌的文明,也会存在自身的缺陷,这是文明的特点……可是如果闭门沉思,不通过与不同文明模式的相互对照,只单纯自省,这些缺陷是无法发现的。——古戈列莫·费雷罗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