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宏觀的視野看劉少奇到山東(上)


以宏觀的視野看劉少奇到山東(上)


1942年2月4日,毛澤東致電準備返回延安的劉少奇:“茲將朱瑞、羅榮桓二同志爭論電二件轉發你處。朱羅相互不滿,發生爭論為時已久,中央未予解決。朱的毛病在浮。你經山東時請加考查,予以解決。”

朱瑞、羅榮桓產生分歧和爭論的歷史背景及原因


毛澤東在電報中提到的“為時已久”的爭論發生在1940年至1942之間。產生這一爭論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產生這一分歧和爭論同在延安的中央軍委和在太行山的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對山東用人的問題上意見尚未統一,尚需進一步磨合有重要關係。

要說明這一問題,還要回溯到1938年。這一年10月,日軍佔領廣州、武漢,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日軍對國民黨實行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在軍事上,停止了正面的戰略進攻,而集中力量對付在敵後堅持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此相適應,國民黨也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加緊對共產黨和八路軍制造摩擦。在這一嚴峻形勢下,由黨領導山東人民武裝起義而組成的山東人民抗日武裝,在沒有八路軍主力部隊的支持下,既要抵抗日軍的“掃蕩”,又要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摩擦,擔子很重。派主力去山東已迫在眉睫。

11月25日,即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結束後的第20天,毛澤東、王稼祥、滕代遠致電彭德懷,提出:“陳(光)、羅(榮桓)率師部及343旅主力(兩個主力團)全部去山東、淮北為適宜。晉西南地區暫留343旅之補充團並集中各游擊隊編成1團,交陳士榘指揮,爾後可從129師調1支隊接防。陳、羅東開時,擬分佈於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路)東西,膠濟(路)南北在內。尚昆、小平認為可行。”電報中所說“新老黃河”指的是兩條河。1938年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下令在河南鄭州花園口炸燬黃河堤壩,讓河水南流。於是,洶湧的河水就奪淮河從蘇北入海。這便是新黃河。而原來那條經濟南向東北流,在渤海入海的就叫老黃河。

11月28日,彭德懷覆電,表示同意,並提出擬讓已到晉東南長治地區的685團先出動,並向115師下達了命令。12月,685團改稱蘇魯豫支隊,到達(微山)湖西地區,同由湖西人民武裝起義組成的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合編。

12月19日,陳光、羅榮桓率115師師部和686團從晉西交口縣雙池鎮一帶出發東進,於年底到達晉東南襄垣縣夏店鎮,靠近八路軍總部駐地。

此時,如果按照毛澤東的設想,343旅兩個主力團,685團向東南,直奔湖西,再向新黃河一帶發展;686團向東北,到達沂蒙山至老黃河一帶,同已改編為八路軍的山東縱隊合編,山東局面將大為改觀。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1939年1月12日,朱、彭和左權參謀長致電山東縱隊指揮張經武和政委黎玉並報中央軍委,指出:“蔣不允許我出山東、河南發展,因此目前不能派兵去山東。”13日,毛澤東、王稼祥致電周恩來等並告朱、彭:“我們必須堅持向魯、皖及華中發展。但在目前摩擦很多,軍委會嚴令禁止八路軍入中原的時候,我正規部隊可暫緩入華中。”毛澤東此時雖然同意暫緩入華中,但仍堅持115師入山東。

1月中下旬,日軍“掃蕩”晉東南遼縣(今左權縣)一帶。129師此時正在冀南進行反“掃蕩”,在晉東南只留下一個營,兵力空虛。集總(八路軍總部)命令陳、羅率686團並指揮決死1縱隊第3總隊在遼縣進行反“掃蕩”。

2月初,反“掃蕩”結束,115師繼續東進。3月1日,進入山東。3日,首戰樊壩,殲滅偽軍一個團,擴大了八路軍在魯西群眾中的影響。隨後,從686團抽出第3營和教導隊,加上師部的警衛連,組成東進支隊第1團,由楊勇任團長兼政委,留在運(河)西,建立根據地。由張仁初繼任686團團長,劉西元任政委,率餘下的兩個營隨師部繼續東進,於3月7日過運河,進入泰(山)西地區。

部隊進入泰西地區後便分兵發動群眾,進行整訓。3月28日,羅榮桓帶了一個警衛排過津浦路,到沂蒙山區,向駐在那裡的中共山東分局傳達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以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精神統一山東全黨的思想。

按照事物發展的邏輯,羅榮桓應當在去山東分局傳達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時,同分局和山東縱隊領導商談如何貫徹毛澤東、王稼祥、滕代遠於1938年11月25日關於“陳、羅東開時,擬分佈於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東西、膠濟南北在內”的設想,如何統一在山東的八路軍的指揮問題。但是,在羅榮桓出發前4天,即3月24日,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和北方局組織部部長朱瑞致電中央書記處並毛澤東,提出:“陳、羅雖已去山東,但陳在軍事上、羅在政治上均困難形成中心。”這就是說,當毛澤東就陳、羅率115師師部和343旅入魯向集總徵求意見時,彭德懷同意陳、羅率部入魯,但後來集總又不同意由陳、羅形成領導中心。因此,羅榮桓在傳達了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後,又回到在泰西的115師師部。

集總和北方局在這封電報中建議由徐向前和朱瑞到山東來“形成中心領導”。對此,中央書記處和毛澤東均未提出異議。4月13日,集總和北方局致電中央書記處,提出:“徐朱以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名義統一指揮張、黎,陳、羅,蕭華及雪楓部。”在這封電報中提到的張、黎部指以張經武為指揮、黎玉為政委的八路軍山東縱隊,陳、羅部即115師師部和685、686團,蕭華部即在冀魯邊地區活動的以蕭華為司令員兼政委的東進抗日挺進縱隊,雪楓部即在蘇皖邊活動的以彭雪楓為司令員兼政委的新四軍遊擊支隊。從電報所列各部活動的地域看,除蕭華部主要在老黃河口西北活動外,都在新老黃河間,同毛、王、滕所規定的115師活動地域大體一致。5月4日,中共中央北方局正式發出通知:“組織八路軍第1縱隊,統一指揮所有黃河以北山東境內及蕭華區各正規部隊及各遊擊部隊,以徐向前為司令員,以朱瑞為政治委員。”

當時,敵後形勢變化很快。組建一些部隊時,由於沒有充分時間來仔細論證和進行周密考慮,有時就會出現一些欠妥之處。拿組建縱隊來說,八路軍先後共組建過第1至第5縱隊,其中第4縱隊曾組建了兩個。1938年在(北)平西建立了一個,1940年在河南省永城縣(今永城市)又建立一個。1938年5月,鄧華支隊和120師宋時輪支隊,根據集總指示,在平西宛平縣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194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軍委致電彭雪楓、劉少奇,同意將黃克誠所率第115師第344旅和彭雪楓所率新四軍第6支隊在河南省永城縣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由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這六個縱隊中有五個相當於旅或團,唯有第1縱隊擔負了指揮師的任務。八路軍共有三個師,均受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成立第1縱隊後,就在總部和115師之間又增加了一級領導。八路軍設三個師,是同國民黨談判後獲得的成果,輕易將其中一個師降格,顯然欠妥。因此,也是行不通的。在北方局發出上述通知後的5月11日,115師進行了陸房突圍戰鬥,殲滅日軍大佐以下1300餘人。朱、彭將戰果向蔣介石報告,蔣介石覆電對115師的戰績表示“殊堪嘉慰”。這一切說明115師仍然是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的單位,山東八路軍的統一指揮問題並沒有因為組建了第1縱隊而解決。

陸房突圍以後,鑑於津浦路西山區不大,機關不適於在平原地區活動,從5月20日起,115師師部機關在參謀處長王秉璋和政治部副主任黃勵率領下,向津浦路東轉移。

由於魯南敵情緊張,6月1日、15日,中共山東分局書記郭洪濤,山東縱隊指揮張經武、政委黎玉兩次致電毛澤東和朱、彭,要求115師派部隊去魯南。

6月21日,毛澤東、王稼祥致電朱德、彭德懷和楊尚昆,指出:“在敵人‘掃蕩’後,魯南局面混亂。省府、秦(啟榮)部及東北軍損失很大。我應趁此機會將115師師部及686團、蕭華一部開赴魯南,以鞏固魯南根據地……”

在此,要對“魯南”這個詞作一些說明。當時,魯南有兩個概念。原來的概念指的是膠濟路以南、津浦路以東、隴海路以北的山東南部廣大地區,包括整個沂蒙山區。後來,這個魯南劃分為三個區:魯中、魯南和濱海。其中,魯南指的是沂河以東、蒙山以南、津浦路以東、隴海路以北的地區,包括棗莊、郯城、費縣、蒼山等地。這就是小魯南。相對於小魯南,原來的概念即稱大魯南。

毛、王6月21日電提到的省府指的是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當時駐在東里店,在沂蒙山區北部。秦啟榮部駐在膠濟路以北的惠民,但他的部屬王尚志已越過膠濟路南下,控制了博山以東的淄河一帶。東北軍于學忠部駐紮在沂蒙山北部直到諸(縣)日(照)莒(縣)山區。由此可見,毛、王這封電報中所說魯南指的是大魯南。這個大魯南的概念同毛、王、滕原來所提“新老黃河間”大致是重合的。也就是說,毛、王仍堅持他們原來要求115師開到新老黃河間的觀點。

6月23日,朱、彭、楊致電徐、朱,郭、張、黎,陳、羅、蕭,要求將“115師之686團並附其他適當部隊迅速乘機轉入魯南”。陳、羅和師部如何行動,電報未提。

此前,也就是6月12日,第1縱隊司令員徐向前和政委朱瑞過老黃河,進入魯西地區。隨後繼續東進,過津浦路,到達當時在費縣地區的115師師部駐地。在這一期間,徐、朱致電率115師師部到達津浦路東的115師參謀處長王秉璋和115師政治部副主任黃勵,授予115師師部以東進支隊的番號,並任命王秉璋為司令員,黃勵為政治委員。朱瑞還就此給王秉璋寫了親筆信。對此,王秉璋回憶道:“徐、朱越過師部直接任命我為東進支隊司令員,我將此電及信的內容電告師部,師部沒有回電,在以後的電報中,師部沒有提及此事。”此時,師部的大多數人員已經到達津浦路東。王所說師部是指留在魯西的陳光、羅榮桓和他們身邊的人員。

6月25日,朱瑞在師部作報告,提出:蘇魯皖邊區是華北和華中的樞紐,是華北的第二支點,同太行山同樣重要。這一地區的部隊組成第1縱隊,基本發展方向是向南。115師要發展魯西、魯西南、皖北;山東縱隊主要是鞏固山東,相機配合115師向南發展。毛、王要求115師進入新老黃河間,即大魯南地區;而朱瑞這一設想是要115師發展魯西、魯西南和皖北,同毛、王原來的部署已經不同了。

7月15日,第1縱隊致電中共中央和北方局,提出:115師陳、羅及魯西區黨委位置應在楊(勇)區。在這裡,朱瑞實際是對中共中央提出的,要115師師部、686團和蕭華一部開到大魯南的主張提出了不同意見。他的意見是:115師的師部和主力686團到魯南後,陳、羅仍然不要到魯南來,也不要在泰西,而要往西走,返回楊勇部所在的運西。

但此時115師師部已經到了津浦路以東,陳、羅到運西,則距離師部越來越遠。他們脫離師部單獨行動達三個多月。當時,在他們身邊只有兩三個參謀、保衛部的保衛隊,還有一個警衛連、一個騎兵連以及陳光視察685團後帶回來的兩個步兵連。他們雖然面臨不明確的處境,但仍然盡其所能打擊日軍。他們一面通過電臺對分散在山東各處的115師部隊進行指導,一面帶領這一支小部隊在運西地區同日軍周旋,並於8月2日指揮了以同日軍相當的兵力殲滅日軍一個大隊的著名的梁山戰鬥。

一直到9月4日,集總致電陳、羅:敵目前拼命爭奪肥城南北山區。該地區甚小,在敵圍攻該地區時,除留數股游擊隊與敵周旋外,我主力應轉移到敵之側翼,如泗水、費縣、臨沂間地區。泗水、費縣、臨沂間地區,相當於小魯南。集總來這份電報時,115師師部、686團已經進入小魯南的抱犢崮山區。留在津浦路以西的只有陳、羅以及他們帶領的小分隊。他們接到這份電報後,乃轉移到抱犢崮山區同師部會合。此後,山東統一指揮問題仍未解決。

另外,產生這一分歧也由於朱瑞、羅榮桓經歷、性格上的差異,導致對當時的形勢,觀察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的作風有所不同。羅榮桓性格比較內向,處事比較低調,他1927年5月在武昌中山大學入黨,入黨後不到半年就參加了由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然後從連黨代表做起,經歷了營、團、師、軍各個階段,參與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創建,對於發動群眾建黨、建軍、創立根據地的重要性和做法有深切的體會。朱瑞在南京鐘英中學讀書時成績很好,1924年曾代表畢業班在畢業典禮上演講。同年在上海參加廣東大學入學考試期間,參加國民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在蘇聯中山大學和克拉辛炮校學習,成績優秀。1926年3月加入蘇聯共青團,192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回國,在中央軍委任參謀。1932年到達瑞金,4月任紅15軍政委,12月任紅5軍團政委。朱瑞知識面較寬,比較熟悉馬列主義理論,但是缺乏基層工作經驗。

朱瑞和羅榮桓分歧和爭論的內容


朱瑞、羅榮桓產生分歧和爭論主要在兩個階段:

■ 1940年7月至10月

在對1940年山東形勢的估計上,朱瑞認為八路軍同日偽軍已經處於相持狀態,同國民黨軍相比,則已取得初步優勢。羅榮桓認為八路軍對日偽軍仍處於劣勢,對國民黨軍也沒有取得優勢。8月20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9月間,朱德、彭德懷命令115師和山東縱隊“大肆破擊津浦線、膠濟線及隴海線東段,擴大戰果”。羅榮桓認為,在山東發動百團大戰條件不成熟。朱瑞認為,可以發動“百連大戰”。115師和山東縱隊都為鐵路破襲戰作了準備。但10月29日,朱德、彭德懷致電陳光、朱瑞、羅榮桓,並報中央軍委:“十月初對津浦、膠濟、隴海段之大破襲戰需要充分準備。同時,隴海、津浦似正在運轉兵力,故大破襲戰應以推遲至十月底十一月間為宜。”此後,因情況變化,山東雖然也曾破襲鐵路,但大破襲戰未進行。

朱瑞從對形勢的樂觀估計出發,從1940年7月26日至8月6日,在青駝寺主持召開了山東省國大代表複選大會,山東省總動員委員會成立大會,山東省臨時參議會成立大會,山東省工、農、青、婦、文化界代表大會及山東各界救國聯合總會成立大會的聯合大會。一時間,工作顯得很有氣勢。羅榮桓認為,在敵後應把主要精力用於深入群眾,建設根據地,不必過於張揚。他未出席這些會議。

朱瑞此時對羅榮桓的表現不滿。他認為應堅持集總和北方局原定方案,以統一山東的領導。9月8日,朱瑞就山東統一領導問題致電毛澤東、朱德、王稼祥並陳光、羅榮桓:“對外對統戰均以1縱及徐、朱名義出現,過去均如此。”此時,徐向前已返回延安。10日,朱瑞致電陳光、羅榮桓並報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彭德懷、楊尚昆:“我即去天寶山。”“統一山東黨政軍民領導之具體事項待會後再定。”

9月底至10月中旬,羅榮桓在桃峪主持115師高級幹部會議。會議期間,朱瑞一面致電集總,反映115師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一面在桃峪會議上發言,認為115師除衛生工作外無甚進步,如要進步需要前面有人拽,後面有人推,云云。據梁必業回憶,此時集總也來電,對115師領導提出嚴厲批評。但很快又來電報說:“前電作廢。”10月13日,在攻克天寶山叛軍廉德三部盤踞的南大頂後,出於對叛軍殺害戰友的義憤,個別幹部槍殺俘虜,釀成“南大頂事件”。此事反映到會議上引起一片譁然。會議一時形成倒羅的氣氛。

10月14日,羅榮桓致電集總並報毛澤東、王稼祥、譚政:“(一)115師領導無能已極嚴重,集總、北局指示全部是事實,已在檢討中。(二)今後為了統一山東軍政領導與加強115師,建議以1縱徐、朱兼115師師長、政委,陳光同志可任副師長,蕭華任政治部主任。(三)關於我個人工作,由於政治上學習太落於人後,要有一個嚴重的轉變,是否可能容許我再學習一時期或調其他地區作部分工作,這是我向黨第一次提出個人要求。”同日,朱瑞致電中央軍委、集總、北方局,報告桃峪會議情況,認為115師在整軍、建設根據地工作上處處落後鬆懈,這是由於作風過左,缺乏安心長期打算、組織領導軟弱所致。電報認為,徹底消除一部分支旅幹部對領導失望的心情是115師思想教育的中心一環。他建議:(一)軍政委員會與分局應集體領導;(二)統一指揮山縱,陳、羅感覺抓不開,決定以軍政委員會名義指揮;(三)115師幫助山縱計劃另討論,山縱原則是自力更生;(四)陳、羅最好給予休養。

18日,毛澤東以他和朱德、王稼祥的名義致電陳光、羅榮桓、蕭華:“(一)總部對你們部隊中存在著錯誤的指出是正確的,你們現已注意糾正,今後應注意檢查。另一方面115師有極大成績,你們的總路線是正確的,你們均應安心工作,目前沒有可能提出學習問題。”

羅榮桓和朱瑞這一次分歧遂告一段落,但雙方意見並沒有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