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在五代十國期間,政權屢次變換。北漢是在公元979年滅亡的,是宋太宗帶兵造成的,當時的北漢將領楊業因此成為宋朝將領。建立北漢政權的皇帝劉崇對楊業非常重視,賜名劉繼業。他最先任職保衛指揮使,慢慢建立了自己功業,成為了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曾被百姓贊無敵,主要因為他在戰爭中所向披靡,建立了累累戰功。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但是劉繼業在北漢三十多年積累的戰功卻找不到任何記載,被眾多的歷史風雲淹沒,《宋史》和《遼史》上都沒有記錄。只在《宋史》中出現了幾次兩方交戰的簡單情形,但是結果卻是劉繼業失敗。《續資治通鑑》一書提到,北漢在與宋軍的戰鬥中,劉繼業戰鬥在最後一刻,最後劉繼元親自告知戰敗需投降,劉繼業才停止抵抗。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在那段期間有書籍《九國志》記載了,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有缺失,這段歷史所以消失了,因此我們也看不到了。《遼史》有記錄,有遼將耶律斜軫和楊業的對話,說過“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這樣的話。因此劉繼業在北漢任職時,主要是對戰遼國,可見經常有戰役發生,劉繼業維護了北漢的平安,這也是他能力養成的關鍵。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宋太宗非常欣賞劉繼業,並賦給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的官職。北漢滅亡,劉繼業歸降了宋朝,改回了原來的姓,叫楊業。楊業慢慢建立了功勳,官位也升為雲州觀察使。遼軍忌憚楊業的威名,每次看見楊業的旌旗,不敢交戰就逃走了。守衛境邊的主將因此害怕楊業的名聲,所以上了奏摺想要汙衊楊業。宋太宗把他的奏摺直接給了楊業,可見宋太宗對他極其信任。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雍熙三年,三路大軍奉宋太宗的命出兵討伐遼國,楊業出任西路軍的副將,潘美是主將,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西路軍進展順利,奪去了遼國四州城池,卻沒想到主力軍出現了問題,導致計劃無法順利進行,宋太宗下令讓所有兵馬都回來,並把西路軍收復城池的百姓帶回內地。遼蕭太后同時帶領手下兵馬十萬奪回其中一州寰州。在遷徙百姓的途中,楊業擔心百姓受苦,所以他表示應該不要與遼國的軍隊正面衝突,監軍王詵卻認為楊業是貪生怕死所以才不肯應戰。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楊業爭辯不過,因此只能出擊作戰,他約定如果戰敗潘美就組織兵馬去救援,楊業沒有把握打勝仗,所以一直拖著,潘美與王詵都以為打了勝仗,去迎接楊業,卻發現情勢沒有想象的樂觀,因此都逃走了,楊業一邊作戰一邊後退,到了谷口卻沒有等到援兵,於是率領部將一起死守谷口,戰到最後都犧牲了,楊業被俘虜,但他寧願死亡也不屈服遼軍,最後絕食死去,並不是一些影視劇和戲劇裡所說他是撞死李陵碑上的。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楊業犧牲,整個朝廷都很震驚,且氣憤。宋太宗下令取消了潘美的三個虛銜,王詵也被開除了軍籍。楊業一共有七個兒子,並不是影視劇裡那樣誇張,都和他一樣的勇猛,善於戰鬥。歷史中有楊延玉在作戰中死亡相關記錄,也有楊延昭長期與遼軍戰鬥的資料,並非影視劇裡一門英傑,全部作戰而死。還有關於楊延昭之子楊文廣與西夏作戰和抵抗遼國的記錄。《宋史》也沒有楊門女將的故事,所以楊門女將或許是後人杜撰出來的。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楊家將的故事在宋代有著很深的影響力,在北宋中葉的時候就名揚天下了。歐陽修和蘇轍都曾為楊家父子寫過文字,以表達他們的敬仰之情。

楊家將的故事於南宋期間在民間傳播越來越廣,南宋遺民徐大焯寫了一本書《燼餘錄》,書籍把楊家功績誇大並安到同一個人身上,還創造了楊宗保,杜撰了許多故事。元代時期,楊家將的故事又有了新的演繹,有雜劇的形式出現。明代時期,楊家將故事情節得到了豐富,還出現了小說和評書等方式,在民間流傳甚廣。大概寫了宋朝一百多年,楊家世代祖輩對抗敵人的故事。

楊家將忠肝義膽,被世人所敬仰,但歷史中的楊家將真有這麼厲害嗎

明朝中後期,楊家將的故事可以給當代人以激勵和啟迪,所以其有了更多的演繹,以楊家故事為原型,編撰出了戲曲和書籍,此時這些故事已經偏離了歷史,真實度也很低了。到了今天楊家將更是變成忠肝義膽、滿門忠烈的代名詞。所以中國歷史上的楊家將真實實力被誇大,他們也並沒有影視劇上那般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