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送給鋰電設備企業的大蛋糕

快搶!寧德時代/比亞迪/孚能科技送給鋰電設備企業的大蛋糕

近日,寧德時代和吉利成立了合資公司,與車企聯姻再下一城,進一步鎖定未來市場份額;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計劃到2022年將電池業務掛牌上市,加快圍獵動力電池市場;孚能科技近期斬獲歐洲頂級豪華汽車製造商超100億歐元電池大單,第一梯隊企業氣質逐漸凸顯。

龍頭企業頻繁的大動作,反映出動力電池市場未來強勁的市場需求,而今年電池企業裝機量的大幅增長也印證了這一點。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數據顯示,2018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約8.91GWh,環比增長50.22%,同比增長28.53%;1-11月累計裝機總量約43.53GWh。整體來說,2018年1-11月動力電池裝機量,平均環比上升25.48%。

基於對市場需求的預判,2018年以來國內主要電池企業紛紛加大擴產力度。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預計到2022年的規劃產能之和就超過130GWh,孚能科技規劃至2020年將達60GWh;而塔菲爾、猛獅科技、星恆電源、盟固利等企業產能規劃每家都不少於10GWh。

鋰電設備1000億元大蛋糕

受益於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的大幅攀升和紛紛擴產,

國產鋰電設備生產企業迎來訂單高峰期,設備企業業績節節高升。而隨著雙積分制的推行,特斯拉等國外新能源汽車在國內落地,外資股比限制放開,寶馬等傳統汽車豪強企業在國內開闢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吸引相應的海外電池龍頭如LG化學、三星SDI以及松下等國際一線動力電池企業紛紛進入國內建廠,這也必將拉動鋰電設備需求增長。

前不久,星雲股份發佈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12月13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連續12個月內與比亞迪及其子公司簽訂合同金額累計達到1.15億元。據悉,2018年先導智能和旗下全資子公司泰坦新動力陸續收到寧德時代的中標通知,先導智能的中標項目為卷繞機設備,泰坦新動力的中標項目為化成機及容量機設備,累計中標金額達9.15億元。據瞭解,贏合科技今年接到了LG化學、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內外一線動力電池廠商的訂單。

鋰電設備企業在獲得訂單大豐收的同時,經營業績也“芝麻開花節節高”。贏合科技公告顯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66億元,同比增加15.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8億元,同比增加48.15%。先導智能2018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157.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47億元,同比增長96.37%。

而未來,鋰電設備企業的訂單還會大幅增加,助推企業業績進一步增長。

業內分析認為,從近期情況來看,2019年下半年或將成為鋰電設備集中採購期,2019年鋰電設備有望迎來需求大年。據測算,2019年鋰電設備行業新增訂單預計將超過80GWh,同比增長35%以上,且存在超預期可能。

從長期來看,鋰電設備的蛋糕將更大。根據中銀國際預測,假設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達到15%-20%,按每1GWh投資4億-5億元估算,預計未來鋰電設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00億-600億元。假設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達到50%,再按每1GWh動力電池投資額4億-5億元推算,全球年均鋰電設備市場規模為800億-1000億元

超過30%的毛利率

鋰電設備製造屬於非標設備定製行業,近年來因行業需求大、毛利率相對較高而吸引了不少企業進入鋰電設備行業。據瞭解,我國鋰電設備行業平均毛利率超過30%,業內企業總數達數百家。就目前來看,國內掌握鋰電設備技術、生產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主要有

先導智能、贏合科技、浩能科技、吉陽科技、七星華創、海目星、新嘉拓、誠捷智能等幾家企業。

據瞭解,在鋰電設備行業中,目前競爭最激烈的是偏後段的鋰電設備領域。在主要的十餘種設備中,前中段的設備企業數量基本維持在10-15家左右。相比之下,雖然偏後段設備市場空間只佔設備空間的20%-30%,但封裝、化成分容、檢測設備的競爭企業數量都在20家左右。而據瞭解,偏後段設備之所以競爭激烈主要是由於較低的技術門檻和資本壁壘所致。

和動力電池業一樣,當前鋰電設備行業也存在洗牌現象,並呈現出強者恆強、弱者越弱的局面。和整體行業相似,目前小型鋰電設備企業同樣存在資金緊張問題,應收賬款高企,同時市場份額遭到龍頭企業擠壓,經營愈加困難。而大型龍頭企業由於在技術、資金、規模上佔據優勢,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總之,從長期來看,鋰電設備的需求增量將來自於現有設備替換升級、進口設備的替代,以及鋰電池在儲能等領域應用的放量引致需求。未來鋰電池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升,鋰電池廠商的個性化需求使得其對鋰電設備廠商有一定的粘性,憑藉技術優勢與電池龍頭形成綁定的企業存在先發優勢;具備整線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企業可以加快新客戶開發進程,進而提升市場佔有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