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中,技術在體重面前真的這麼脆弱嗎?

瀋海疆


在格鬥中,格鬥技術在絕對力量面前無法完全發揮,而不是很脆弱。在擂臺競技中,跨級別挑戰對手,取得勝利是常有的事。在現實生活中,以小博大的事例也很多,有練過格鬥術的小個子,不一定打不過沒有練過的壯漢。

練習格鬥術可以讓一個普通人學會如何最大極限發力,如何躲避對手的進攻。

在擂臺競技中,出現過很多跨級別的格鬥比賽,周志鵬跨級別挑戰崔洪萬,最後點數取勝。跨八個級別的拳王帕奎奧,經常上演以小博大的壯舉。

不是格鬥技術在絕對力量面前很脆弱,而是學習格鬥術的人,學得怎樣?比如說去學習格鬥術,去到拳館坐著看別人訓練或者常常訓練偷懶,這種吃不了苦的人,在絕對力量面前只能向對手屈服。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以小博大的事例。之前看過一個視頻是關於健身教練和散打教練的故事。健身教練瞧不起散打教練的身形,矮小,肌肉又不發達。之後就開始了健身教練vs散打教練的對決,散打教練快速墊步高鞭腿擊中健身教練頭部,健身教練就倒地了,然後健身教練站了起來,表示無礙。之後健身教練開始組合拳進攻,看是勢大力沉,但是速度很慢,散打教練快速擺動下潛躲閃,然後反擊,組合拳擊中健身教練,這次健身教練真的受不了了。


想要了解更多格鬥資訊,請關注“格鬥視野”


格鬥視野


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不同的武術之間的不同的問題。第二個是,同等規則下不同的級別問題。

搏擊擂臺的規則,是按照現代奧林匹克的規則為框架設計的。更快更高更強是現代競技體育的核心價值。劃分級別,年齡分組,等一系列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突出現代體育的公平原則。當然,在現代體育中,經常出現跨越級別的現象。但是無論是升級還是降級,都需要運動員以減體重禍,增加體重來配合。也就是說,本質上並沒有跨越常理認識的範圍。現代體育的規則框架,其目的是為了在規則之內,儘量的挖掘運動員的潛力。以達到突破競技極限的目的。那麼在現代的職業賽場上會經常出現跨越級別的,比賽。甚至會出現,體重和實力差距巨大的比賽。那麼這種比賽,大多是譁眾取寵的商業噱頭。一般在競技精神嚴謹的賽事中,是會出現這種情況。可想而知,在現代體育精神中公平被奉為絕對精神的,那麼如果出現了級別跨越過大的比賽。就必然失去了他的公平性,也就失去了評判的公平標準。

當然如果就問題中提到的話題,也是值得一說的。這恰恰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跨越了大級別之後,技術的力所不能及所帶來的問題。現代搏擊的規則,其實是來源於現代搏擊運動的規律。規律中包括。人體的極限問題,技術的問題,甚至訓練的問題,以及心裡的問題。這一切都是構成現代搏擊競技以及理論體系的基礎。搏擊運動最重要的,是通過打擊給對方造成的傷害來判定勝負的一種運動形式。那麼它釋放是否能量的技巧,克敵制勝的技巧,以及一系列對力量運用的技巧,是這項運動的核心。但是現代體育從訓練學上來講並沒有什麼秘密,無非是各種訓練技術的組合變化不同而已。比如以拳擊為例,全世界所有的選手選用的訓練教材,甚至訓練方法幾乎完全一樣。不同的是個體,以及對這項運動的理解不同。那麼很顯然,等一切基礎條件完全相似的時候,站到擂臺上,一個運動員要想取勝。靠的就是他個人的素養了。那麼假如這時候,其中一個運動員的體重超過另外那個運動員很多的時候,除非出現意外,結局任何人都能猜得到。這就是現代競技體育強調規則的原因。

另一個是不同武術之間的問題了。

中國武術和西方武術這一套不太一樣,詠春拳作為,一個古老的拳種,它也屬於中國武術的系統。中國武術自古以來就沒有公平的概念。這和文化有關,同時也和和殘酷的現實有關。成王敗寇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信奉的社會哲學。如何打擊對手,是歷朝歷代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社會大多數人始終思考的問題。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人也不可能寄希望於你的對手比你弱小。而歷史一再的證明,往往你的對手都比你強大。因此,我們的文化中。幾千年來一直推崇的一個邏輯,以小博大。這也就演化成了中國武術的一個經典的哲學,以弱勝強柔克剛。還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知道,叫做四兩撥千斤。這些說的恰恰都是以小博大的技術問題,用現在的邏輯來理解,應該就是在描述一個弱小的運動員,怎麼戰勝一個強大的對手的問題。

以上說的都是邏輯和哲學系統的問題,我相信一定會有非常多的人會提出質疑。你說的中國武術這麼厲害!為什麼屢戰屢敗?其實這是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了,也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清楚的。作為中國人,我看到這個現狀,感到非常遺憾。我遺憾的並不是這幾個打輸了的人,因為以他們的訓練方法和認識水平,失敗是在所難免的。我遺憾的是我們這些圍觀的人,作為幾千年傳承的中國人中,我們血脈中的中國基因應該講是最深厚的,但是,今天的我們只知道唯利是圖譁眾取寵,以及為人刻薄。而根本沒有耐心去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去理解我們自己的傳承,認識我們文化中,屬於中國人的文化規則是什麼?我們是否想過,丁浩和雷雷這些人他們在參加比賽之前,也許隱約的就知道自己會輸了。但是我們現在回頭來看,他們並沒有因為這次失敗,而放棄繼續對傳統武術的學習和鍛鍊。這是為什麼?通常我們會以為他們應該轉投mm a門下,但是恰恰相反!

我們再看,社會上曾經練習傳統武術的人們,並沒有因為這樣的一個社會事件,而改變自己的習慣,仍然有大批年輕人,不斷地投入到傳統武術中學習。這是為什麼?

我們再來看,那些曾經自詡為打假者的人,他們怎麼樣了?是否因為這次打假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利益?為什麼現實是這樣耐人尋味?


姚宇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有前提的,就是格鬥雙方的格鬥能力大體在一個水平線上。

通俗一點說,我練拳擊3年,你練散打2年,訓練強度差不多,實戰數量差不多。

大家對於格鬥的技術掌握程度差不多,實戰經驗差不多,那麼體重也就很重要了。

因為單純的力量、速度、抗擊打能力、耐力,同個人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聯繫。

打個比方,我1米80,80公斤,你1米60,60公斤,雙方的力量和抗擊打能力就有一定的差距。

其實看街頭一言不合幹架就知道,單挑徒手打鬥,打贏的幾乎都是大個子、胖子。

就像李連杰說的,我技術好,但你體格好,我打你10拳你沒倒,你打我一拳,我就倒了。

薩沙中學時候在拳擊隊混過一段時間,業餘玩票。當時一批新來的,都是沒學過的。然而,大家都練了3個月,我1米8、140多斤去打1米9多180多斤的隊員,根本就沒法打。我的拳頭打在人家身上,就像打在皮球上一樣。相反,人家一拳打過來,我就經不住。

還有,據說以前體工大隊不同項目之間幹架。傳統武術、柔道之內,竟然被推鉛球扔標槍的田徑隊打的落花流水。原因是推鉛球扔標槍的,都是膀大腰圓、手臂長、力量驚人的大胖漢(基本都在1米9以上)。

傳統武術套路的小個子,給人家的王八拳一下就打翻了。

據說還有個1米7的男隊員像小雞一樣,被一個推鉛球女漢子抓住,將頭拼命往牆上撞的,撞得縫了十幾針。

但是,還是文章開頭說的,前提是技術和實戰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如果技術和實戰水平相差太遠,體格再好也很難打贏。

就像徐曉東干太極雷雷那樣,兩人身高體重都差不多,雷雷甚至因為一身肥肉還重一些。

然而技術和實戰相差太遠,10秒就被打翻。

所以,原則上大家都是高手,就儘量體重身高接近再打,不然似乎不公平。

但傳統武術被現代格鬥打出屎,就不能一味說自己體重輕、年齡大。

說白了,你就是再胖再高,也是被打趴的貨。


薩沙


在格鬥比賽中,體重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搏擊比賽不分練的年數,不分年齡大小,也不分身高差距,只分體重,正規的搏擊比賽必須達到規定的體重才可以參加,只能比規定的輕不能重,所以一般都會從上往下降體重


那麼技術在體重面前真的這麼不堪一擊嗎?並不是的,技術當然也非常重要,在搏擊比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所謂一膽,二力,三技術,這三樣都比較重要,如果一個練過的和一個沒練過的體重相差很多的話,可能還有可能取勝

但是如果兩個人的水平相當,體重又有差別的話,那就很難說了,搏擊比賽一般一個級別和另一個級別相差4公斤左右,56公斤,60公斤,65公斤這樣,同樣的水平跨級別打的話,會比較艱難,但是也不是絕對打不贏,在技術和經驗的摻雜中打贏比你級別的大的也是可以的,所以技術在體重面前並沒有那麼脆弱,主要看人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術愛好者,路過的朋友請點點關注,您的一個支持就是我的最大的動力,本文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多多留言指點,萬分感謝


奧輝搏擊


我是票友,沒有擂臺經驗,街鬥中自衛出手好幾次,都是一拳擊倒施暴者,施暴著塊頭都比我大。

當你一拳力量可以擊倒對手,有一拳致命力量時候,我認為再增加體重有負面影響了。

比如我自身,出拳力量一樣,體重加重,必然影響出拳質量。

也就是說我跟我自己打,有個最適合自己的體重,力量與敏捷能達到均衡。重了是極其危險的,更談不上優勢。

街鬥無保護無規則,勝負就在瞬間,你塊頭再大,薄弱的要害一樣薄弱,肌肉不長那邊的。

擂臺有了規則,有了保護,一拳不易到倒人時候,性質就變了,塊頭大,有明顯碾壓優勢!

如果單挑格鬥帶冷兵器的,速度就更有優勢了。

那些懷疑李小龍沒有實戰能力的,我真懷疑應該在街鬥中沒有一拳擊倒對手的經驗,理解境界完全不一樣。


先知中道


格鬥中技術在體重面前是脆弱。業餘MMA選手對壘詠春大師藉口體重問題說不通。

格鬥是要擊倒對手,使對手失去戰鬥力,這是終極目標。就有兩個重要技術問題,一個是打擊力量,另一個是身體的承受能力。體重相等,兩人的力量是差不多的,身體的承受能力也是差不多,這時只有發揮智慧,戰術、心理,技巧,才有更多的勝利機會。這就是體育的公平、公正原則。

如果體重相差太多,力量發生了改變,身體的承受能力也發生改變,身體的內臟抗震性也不相同,這樣的比賽就會造成更高的危險性。這本身就失去了體育的人文精神。如圖片中這種體型之間的比賽,胖子的肌肉厚度明顯比紅方厚實,在承受力方面就更強,這對內臟是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這誇體重級別的比賽,舉辦的一般都較少,承擔危險係數更高。

拋開體育,如果是業餘MMA選手對壘詠春大師,他們是要證明誰更能打,什麼的拳更厲害,不是體育,是要證明一種武技的強弱,誰更是強者,這是一種人類最接近的原始決鬥,既然同意比賽,就是一種共同承擔風險的責任,輸了不能以體重為藉口。


福州禪武


會造成技術在體重面前脆弱這個觀點的原因,是因為擂臺上無量級限制的比賽中小個兒選手多半會吃虧。但你要知道,已經踏上擂臺的人,技術都已經非常精通了,通常能拉開的技術差距已經不高,才不足以填補體重的情況。

當然也有比較少的例子,著名的拳王泰森,在巨人如林的重量級拳壇是非常小號的(拳擊重量級體重沒有上限),但他依靠恐怖的爆發力和搖閃技術完全彌補了體型的不足,巔峰時期可謂世界無敵。

而對於練家子和普通人,那差距就更是非常大了,沒有近百斤的體重是根本無法彌補的。好比一頭狼可以輕易秒殺體重比它重的多的家豬,一個50kg的女拳王可以在10秒內ko一個70kg的普通成年男子。

格鬥的勝負取決於技巧,爆發力,體力,速度,力量甚至還有運氣因素,不是單單靠一項參考標準能夠判斷的。

至於詠春,個人認為作為傳武它的技巧過於不貼合現代(完全正面對著對手,無步法移動),本身存在很多不合理性,實戰性很低。詠春是因為李小龍才被人熟知,然而李小龍卻是第一個認識到詠春中的大量不合理性,才摒棄並整合了多種當時的現代搏擊術才開創了截拳道。


TheKnight


不請自來客。 (不曉得為什麼不夠通過。改。)

這個技術在重量面前有時是挺脆弱的。 因為體重差距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啊。想想一堵牆似的人堵在面前。你的一些東西說白了就無用了。

在同樣赤手空拳而且技術差不多的情況下,體重大的一方穩佔上風。當然一些虛胖子……不算。

有個打籃球的動態圖,說明一下。


會技術的靈活胖子。

當然了,現代搏擊對於這個看的挺重,因為搏擊類似於野獸的打鬥。對於量級不對等的兩人,瘦的較為吃虧。

而武術。因為我們天生就不是那種很強壯的體型。當然要是有那種天生神力之人,也是奇才。 所以取巧取速度多一點。至於力量。強調一個整體。(但是遇見那種胳膊勁就可以抵抗我腰力的人,也就沒什麼用了,說白了,都是力大打力小,快打慢,巧打拙。太極拳所謂的不用力也就是用極小的力去引動對方關鍵部位,也是大大小)。

就這樣。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三、以自大自負自我為中心,無視比賽規矩,成了天下笑柄而渾然不知。一些人在國家大力弘揚發展武術的背景下,想當然的把自己當成肩負起使命重任的人物,把開館授徒賺錢謀生的行當,塗上了 一個又一個鮮亮美麗的光環,而在光環中迷失了自己。勝者不需要解釋,敗將沒有理由,蔑視、破壞武拳臺規則,真的是可悲好笑。



如果二位是真正的習武者,就應該尋找失敗的原因,發奮苦練一雪前恥,這才稱得上中國武林中響噹噹的漢子。老夫對傳統武術略知一二,真心相勸二位服輸吧,以你們的年齡身體和功夫,想轉敗為勝是不大可能了。其實你們敢跨界站上拳臺,就已經是英雄了,不管勝敗都是英雄。如此,還要嘴硬做甚?


半島庶翁


也不一定,我從UFC開播以來,就專注觀看,巴西柔術的一個運動員,曾連續幾屆冠軍,就是技術流的打法,站立格鬥被體重大的,拳頭重的壓制得險象環生,無奈或者有意躺倒在地,一旦對手猛撲上來,瞬間局面改觀,在地面有如魚兒得水,各種地面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用自己全身的力量對付對手的局部。贏得了一場場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