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李爾王,一曲反映人性的亂世悲歌丨日籤

东方李尔王,一曲反映人性的乱世悲歌丨日签

1606年,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進行了首次有記載的演出。《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故事來源於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大約發生在公元8世紀,後被改編成戲劇作品。 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後,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1985年,日本導演黑澤明執導的電影《亂》上映,被譽為“東方的李爾王”。影片取材於日本戰國時代的一段寓言,並將莎士比亞《李爾王》的情節融合進去。親情與權力、忠誠與背叛,一個家族因為自相殘殺而走向滅亡的故事,在烽火連天的殺戮裡道出了亂始於心,奏響了一曲亂世悲歌。 英國詩人雪萊認為《李爾王》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戲劇詩的樣本。《李爾王》的人物對白背後,隱藏了莎翁對社會秩序和人物情感的傾向,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自然、人性、權力、命運等一系列命題觀念的改變。黑澤明擁有和莎翁相同的情懷和人文精神,他將電影技術與傳統舞臺劇的魅力融合在了一起,創造出了一幅瑰麗的日本歷史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