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債券市場關鍵詞

2018年度債券市場關鍵詞

一 強監管

據不完全梳理,2018年以來,主管部門(一行兩會、發改委和財政部等)累計發佈200餘條監管政策和相關舉措,其中央行60部、銀保監會60部、證監會60部、發改委和財政部20部,如此高密度,多部門配合的舉措的出臺,註定今年將被載入史冊,而政策的傳導和落實需要時間,2019年也註定是強監管的一年。

二 資管新規

4月底央行發佈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牽動了無數圈內人的心,《意見》中明確的打破剛兌成為社會共識,使得嚴監管有望平穩落地。

三 去槓桿

想必這個名詞無需過多解釋,其必然會出現在每一次重要的會議上,相關的監管措施也多是圍繞“去槓桿”這一目標。

四 大公被罰

監守自盜的大公國際成了所有評級機構的笑柄,但是調侃之餘倒是有了一絲人人自危的味道,這次處罰是對整個評級市場長期不作為,混亂管理的一記重拳。

五 P2P跑路

6200家平臺公司80%跑路,讓投資人不得不考慮平臺的初衷就是為了圈錢,這一群體事件將巴菲特的名言表現得淋漓盡致,“你想要別人的利息,別人想吃了你的本金”。

六 債券違約

年內約120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達到1200億之巨,令業界側目,難道資本的寒冬真的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