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2018年11月初,亲妈参加了腾讯视频《超级演说家2018》“女性场”录制,和现场观众以及李银河、刘晓庆、陈晓楠等各位嘉宾分享了亲妈对“母亲”这个角色的理解。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超级演说家2018》定妆照

女子强,才能为母则刚

有一则古老的偏方,相信在座的很多女孩子都听过,它包治百病,药到病除,叫:生个孩子就好了!头疼脑热,生个娃,四肢乏力,生个娃。这个偏方的理论依据基本来自于一句俗语:“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我的职业是高校教师,应该是公众认知里最适合做母亲的职业之一——高学历、假期多、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2013年,我成了一名母亲,但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却让我差点崩溃。事业停滞,身材走样,产后抑郁......那时的我,受不了任何一个我觉得异样的眼神,只要家人不理我去逗孩子超过十分钟,我都会生出浓烈的悲哀感。几乎是凭借生存的本能,我熬过了孩子出生后的最初两年。

我发现,做了母亲,我没有变得更刚强,我反而更脆弱了。原来偏方是骗人的!母爱不是先天存在的,它不会随着孩子的降生就水到渠成。

2016年,出于对母亲身份的同理心和对母爱的质疑,我加入了一个公益项目,见到了妈妈的千百种形态。

在云南彝良,我遇到了一个17岁的母亲。她告诉我:12岁相亲,遇到现在的老公,15岁生孩子,老公为了养家养孩子出去打工,她一个人觉得在家带孩子很艰难也很寂寞。她决定尽快去上节育环,20岁之前不打算再生了,希望能跟老公去城里打工团聚。但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进城打工,孩子对她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与累赘。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亲妈在进行公益帮扶项目时的工作照

在我们采访结束,收拾东西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她跟一群年纪相仿的女孩儿蹲在屋顶上玩抓石子,眼睛里亮晶晶的,跟任何17岁的孩子没有区别——爱玩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不同的是,这群年轻姑娘的身上还背着一个更小的生命,就那样背在身上,跟背着一筐农具没有区别。去年夏天,她的婶婶辗转给我打通了电话,告诉我就在我们的救助款发放的那个星期,她因为和老公吵架喝农药自杀,留下年仅三岁的孩子。

将生命价值看得极低,是底层母亲的共性。

我在拍摄时经常会听到有的妈妈跟我抱怨“想死”“活不下去”,当时我以为那是她们劳累焦虑时开的玩笑和发泄。而这个母亲的死,让我明白:她们不是在开玩笑,她们是真的绝望。

我发现,“自我价值”、“女权”、“科学育儿”这些我长久以来坚持的观念在这个群体里没有任何的意义。有太多“头脑跟不上子宫”的母亲,仅仅因为一次避孕失败的性生活或者周围人的“催生”就懵懵懂懂生下孩子,我们不应该对她们的母爱抱有幻想,毕竟女性不等于母性,生理上的适育只是一个女性做母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正如贫穷不值得感谢一样,很多贫困母亲也并不伟大。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危及当下的生活,她们首先会选择改嫁来寻求新“靠山”,如果足够幸运,遇到能够接纳“拖油瓶”的新家庭,孩子尚且可以和生母生活在一起;如果新家庭不接纳孩子,孩子多半会交给生父或老人

扶养,留给孩子的将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童年和完全不确定的艰辛人生。很多人理解她们为现实所迫,带着孩子在社会中寸步难行。那是不是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情况就会更好呢?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亲妈在进行公益帮扶项目时的采访现场

二十多年前,我们的项目开始帮扶一些贫困母亲,在我们最初的帮扶对象中,有的孩子非常懂事,小小年纪就跟着大人干农活,主动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几年前我和团队回访这些家庭时,惊奇地发现:有的家庭因为被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生活越来越好;而有的家庭,当年懂事的小孩子长大后却变得好逸恶劳。一个已经结婚生子年轻妈妈她告诉我:她讨厌干农活、讨厌种烟草、讨厌劳累,希望可以快点“找到钱”开个超市,做个体体面面、轻松赚钱的老板娘……

当时我就在想:我们帮助一个家庭,是为了缓解一个母亲劳动、养育孩子的窘迫感。然而外界的帮助,却让他们看到了在辛勤劳动之外更容易改善生活的方式……扶贫帮困反而帮出了他们的惰性,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看来,经济水平也不是做合格母亲的充分条件。

母亲这个角色,一旦进入就不能退出,而母爱从来不是天性,它甚至是反人性的,需要你时时刻刻与人性的弱点对抗。一个个并不成熟完美的成年人,在面对一个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弱小生命时,分分钟会有懒惰、凌弱、即时满足的劣根性暴露出来。孩子需要日复一日的善待。“善待”这件事,做几次容易。若天天做、时时做,面对一个表达不清,半夜不睡、哭闹不停的孩子,在自己累到原地爆炸的焦头烂额中,“善待”则是需要修炼的功力。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超级演说家2018》录制现场

2013年5月,我的女儿出生,那年我37岁,是周围人眼中“爱孩子爱到丧心病狂”的妈妈,很多人说能从我身上看到母爱的伟大。

我给女儿写日志,从出生到现在将近2000天,每天都在写;我舍不得把孩子给别人带,因为我信不过别人的耐心和宽容度;跟孩子出门时,我永远让孩子在我的右前方,因为这是突发事件发生时最方便抱起她逃生的位置。有一次我发烧到38°,看着还等着吃奶的孩子,我就奔去楼下跑步让自己赶紧退烧。然而,育儿路上最初一段时间,我几乎夜夜沮丧失眠,我在一开始提到的那种绝望抑郁的心情,没有人能帮我分担!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亲妈写的女儿成长日志

我也当然想抱怨,甚至想咒骂。但我深深知道:年幼的小孩对父母在情感上几乎是完全敞开的。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母亲,会将自己的焦虑和恐慌逐渐内化为孩子的认知,母亲对生活的抱怨和诅咒都会成为孩子逃脱不掉的宿命。养育孩子的道路上,需要母亲足够冷静、诚恳地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最近很流行一种说法——生育是个“奢侈品”。对大多数女性来说,一个能分担的老公和一个具备良好经济支持的家庭才有生育孩子的基本底气。

但今天我要说:生育的底气应该来源于对自己幸福生活足够的掌控力。你只有将幸福生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满足一个合格母亲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母亲之前,你必须先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女人。

很多女人将幸福感这件事寄托在婚姻里,以我对当下中国男性的有限观察,奉劝大家还是多去增加自己保持幸福的实力。

与其花费时间精力去改造和唤醒一个“装睡”的男权体制,不如先让自己满足了充分必要条件再生孩子、再做母亲。


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亲妈和女儿

今天我不想去赞扬母爱的伟大,我要赞扬的是每一个伟大的女性!因为她们刚强、独立,隐忍,克制所以才成就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强则孩子强,孩子强,则社会强。


本期亲妈学堂就和您聊到这里,期待与您下次相遇。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