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诗,可以谱写天下华章。画,可绘制江山壮美,而诗画虽精妙至极,与白纸黑墨间,也需印章的朱砂一点,方能生色令人眼前一亮,振奋精神。

印章,既有点睛之笔之妙,亦有防伪存真之用。人无欺言,印章有信!

古代文人都要有印章

据沙孟海先生的《印史学》介绍,印最早是作为信用的凭证而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被创造出来,上面刻上的字多为用章人的名,表示一旦盖下,人无欺言,抱诚守真

直到唐宋时期直到唐宋时期,随着诗书画的风靡全国,才逐渐有了在作品上面盖印的风气,发展到明清时,印最终从书画的附属地位中划分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藏品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无论是对自己的作品或藏品,文人历来均好以印留名,就像乾隆会用名章给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作为藏印,齐白石也会用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章为自己的作品明志。

寄情于物,托印言志

方寸之石的印章,有时是一国之帝王莫大权力的象征,有时则是一介书生自我心灵的归所。也是文人的一种信物,寄情于物,托印言志

把充溢胸臆的情怀转移到可触可观可琢可磨的玉石之上,既是一种精神的遁逃,也是一种激情的释放。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胸怀山水者,以印言志一方山水印章,置于雅案,宣纸铺展,笔墨挥洒,印上朱砂,提起,盖下,将思绪,情怀凝聚于印,给予释放。

心系挚友者,以印托思,镌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挚友或身在远方,或许久未联系,却始终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

心藏爱人者,以印寄情古有沈复的两方“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妇”的印章,玉石以永恒不变之姿,愿合欢永相好。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定制出自己的独特思韵

冠玉坊用料的苛刻,形制的独到,卓越的工艺,精于细节的风格,透露出一种不流世俗的处事态度,只为将特别的作品,呈现给特别的你。

印章定制题材多样,不论是瑞兽之“鹿”“龙”“凤”“貔貅”“蝙蝠”等,亦或是情怀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又或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都能让个人独特的思韵在玉面上完美无疑的展露出来。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一枚印章融合了雕刻、书法、篆刻诸多艺术形式,为文人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章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部分作品赏析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骄龙出云(以物喻人)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对章(以物寄情)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太平吉象章(护佑平安)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幽兰章(以物喻人)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古琴章(以物言志)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镌字(以物言志)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博古章(以物言志)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文房定制 | 玉印为礼,一诉衷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