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點陰德吧(民間故事)

早年,有一個姓趙的財地主,是個守財奴,同鄉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趙公雞”,都說他是屬鐵公雞的,愛財如命,這年,村裡趕上多年不遇的天災,旱得地都裂了,村裡的幾口井也成了枯井。唯一趙家門口的井,不但沒有乾枯,反而水還挺充分,本來,他家那口井正好打在水脈上,那水就是打不盡,什麼時候打,什麼時候有。這傢伙很滿意,說這是祖上保佑,每天從井裡取完水,他就用一塊大石板蓋住井口,還拴兩條大狗守著,不讓任何人取一滴水。

有個老太太真實是渴壞了,想拿個瓦罐打口水喝,水沒打著,還被趙家的狗咬傷了。村裡人去趙家評理,趙公雞卻說,老太太偷他的井水,活該挨狗咬。咱們恨他恨得牙根癢癢,紛繁說:“這個索趙公雞咋不早死呀!”“閻王爺咋不把他勾了去呀!”還有人說:“這個趙公雞,等他死了咱們誰也別給他抬棺,叫他屍體擺在家裡,臭了也沒人理。”這些話不知怎樣傳到了趙公雞的耳朵裡,他聽到後嘿嘿一笑,故意在大街上說:“趙爺我三五十年的還死不了,到那時候我的財運更旺,還愁沒人給我抬棺?只怕都爭著給我戴孝呢!”可沒想到,說這話還不到三天,他家真就死人了,死的是他爹。這天一早,人們發現趙老太爺死在香案前,臉上還挺光潤,身子卻早就冰涼了。趙公雞張開嘴一哭,全村人都知道了。

趙家是大財主,凶事必定不能辦寒磣了。棺材用的是最寶貴的木材,還請了寺裡的和尚、觀裡的道士來唸經、做道場。但是,除了戴孝的親人,村裡沒有一個人來弔祭,靈堂裡冷冷清清,同鄉們都商議好了,趙家的凶事咱們都別摻和,他平時愛財如命,就叫他爹在靈棚裡多躺會兒吧。趙家的凶事沒了同鄉們幫襯,公然玩不轉。最讓他發愁的是,請不到人來抬棺材,這樣下去,遺體還不得爛在家裡呀!這傢伙便沉不住氣了,他一咬牙,放出話去,誰給他爹抬棺,就給一兩銀子。抬棺要四個人,這一下就得四兩銀子,趙公雞這回也算是下狠心了,這個條件開出去,仍是沒有人來抬棺,同鄉們這會兒可算是擺開譜了。趙公雞一咬牙,又開出二兩銀子一個人的高價,同鄉們仍是不來。再往上加,加到四兩一個人,都沒人情願抬這個棺材。真實沒法子,只好讓同鄉們自己開價,不管什麼價,他都容許,同鄉們開出了價—給趙老太爺抬棺材,要一步一文錢,抬到墳場,有多少步就算多少錢。這傢伙一聽,偷偷樂了:一步才一文錢,從家裡到墳場能走多少步呀?就容許了他們。

價錢講定,同鄉們呼呼啦啦地都來了,弔孝的弔孝,幫助的幫助,凶事終於能進行下去了。出殯那天,幾個壯漢把趙老太爺的棺材抬起來,親人們哭著便往外送。棺材剛抬起來,往外走了第一步,便有人喊了一聲:“一文錢!”趙公雞心裡這個氣呀,棺材還沒出靈堂呢,這就開始算啦?再走一步,又有人喊了一聲:“兩文錢!”就這麼往前走著,棺材慢悠悠地剛被抬出趙家的院子,現已數到了八百文錢。趙公雞暗暗疼愛,這才落髮門口,要是走到祖墳,還不定要多少錢呢!同鄉們抬著棺材在村子裡七拐八彎地走著,用了整整八千步才拐出村子。趙公雞疼愛得直冒汗,一千文錢就是一兩銀子啊!這才出村口,要到祖墳得花多少錢呀!他這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一步一文錢,看起來少,真要算起來可就多了。同鄉們抬著棺材向趙家祖墳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趙公雞疼愛得都沒心思哭了,跟著他們的步子算多少錢。走了半個時辰,世人來到一片荒地,這是片亂葬崗,那些客死他鄉的人就在這兒入土為安。趙公雞俄然喊了一聲:“停!”棺材停住了,他說:“棺材就放在這兒,挖個坑埋了吧。”同鄉們驚呆了,這還沒進趙家祖墳呢!像趙老太爺這樣德高望重的人,不光要埋在祖墳裡,還要埋在顯要位置,怎樣能在這亂葬崗入土,成為孤魂野鬼呢?趙公雞卻一屁股坐在地上,說:“我真實撐不住了,現在現已兩萬五千步了,就是二十五兩銀子呀!真要抬到祖墳,我還不得把家底都賠進去呀!”已然他決議了,同鄉們便就地挖坑,要在這兒給趙老太爺下葬。剛挖了沒兩下,棺材裡卻有了響動,如同有人在裡邊敲打。大夥都嚇了一跳,這是不是詐屍了呀?趙公雞也嚇壞了,跪在棺材前哭道:“爹呀,兒子不孝,真實不能把您送到祖墳上了,您就見諒吧。”

這時,棺材裡模模糊糊傳來一個聲響:“快把我弄出來!”正是趙老太爺的聲響。有幾個大膽的同鄉,上前七手八腳地把棺材蓋撬開,就見趙老太爺哆顫抖嗦地從裡邊坐了起來。同鄉們嚇得不輕,趙公雞更是跪在地上直打顫抖。一時,人們也分不清老太爺是人是鬼,只見他坐在棺材裡咳了兩聲,說:“咱們都別慌,我不是鬼,我又活過來了。昨日是陰差抓錯人了,現在才把我放回來。”

老太爺就對咱們講那天晚上,他在佛前進香,正在想念著:“我趙公濟,一生無愧於六合……”俄然就覺得一陣眩暈,倒在地上。一瞬間,他覺得身子飄飄忽忽地到了空中,周圍還有兩個人架著。老太爺心裡好生奇怪,還以為是被人綁架了,就問:“你們是什麼人,要幹什麼?”其中一個就對他說:“你叫趙公濟嗎?咱們是牛頭馬面,專門抓你到陰間的。”老太爺回頭一看,公然是牛頭馬面,他暗想,自己現已八十多歲了,也算是高壽了,便坦然地跟著牛頭馬面進了鬼門關。不料到了判官面前,判官看了他一眼,對牛頭馬面說:“錯了,你們抓錯了。”牛頭馬面還辯解:“他是叫趙公濟呀!”判官說:“錯了,叫你們抓的是趙公雞,不是趙公濟。快把他送回去,要是入土為安了,可就難辦了。”所以,趙老爺子在牛頭馬面的相扶下,乘著一陣風就回來了。老太爺說完這段奇遇,趙公雞在一旁嚇得臉都黃了,“趙公雞”就是他的外號呀!本來牛頭馬面來抓的是自己呀,要不是錯抓了父親,這會兒自己早已到陰曹地府了。

同鄉們聽得理解,看來他們成天咒趙公雞死,閻王知道了,真要來抓人呀!趙公雞顫抖著問父親:“爹呀,他們是來抓我的呀,有什麼能夠彌補的方法呀?”老太爺想了想,說:“我曾經卻是聽老一輩說過,有些人早逝是因為損了陰德,如果能在三天之內補齊陰德,就能拯救陽壽。”趙公雞心想,為了保命,多積德吧,自那起便把自家的井打開,同鄉們能夠隨意來吊水。之前他承諾的一步一文錢,也悉數實現,那二十五兩銀子都給了同鄉們,同鄉們用這些銀子打了一眼深井。趙公雞在這三天裡連著積了幾回陰德,到第三天夜裡竟然沒事,他又活到了第四天。從此以後,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處處與人方便,樂善好施,“趙公雞”的外號也變成了“趙善人”。幾十年後,趙公雞得了善終,他逝世的那天,全村的同鄉都搶著來給他抬棺材,局面非常大。

從此便傳出一句話:“積點陰德吧,別死了沒個抬棺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