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一天最暖一刻,法院為兩起“特困”被害人發放救助金

“如果傷感比快樂更深,但願我一樣伴你行……”27日是入冬以來最冷一天,但三個因案致困的家庭,迎來了溫暖……

最冷一天最暖一刻,法院為兩起“特困”被害人發放救助金

“在平凡的世界中實現不平凡的人生”

“王法官……”幾次想說些什麼,趙全(化名)和母親都哽咽著說不出來。

“我都懂!讓孩子好好讀書,有什麼需要,告訴我!”海淀法院法官王志勇拍著趙全的肩膀安慰道,並把7.2萬元現金塞進趙全手中。

“王法官,我也代表一家人向您和法院表示感謝!”蘇凡(化名)也緊緊握住了王志勇的手。

趙全、蘇凡本來算是一家人,蘇凡的姐姐是趙全的妻子。可11年的一場災難,讓兩個家庭都破碎了。

11年前,從甘肅來北京打工的蘇女士被側翻的大貨車壓於車下,當場死亡,留下在老家的一雙父母,還有年僅幾歲的一對兒女由丈夫趙全獨自撫養。

法院雖然判決肇事者龍某、李某賠償蘇女士一家32萬餘元,但轉眼10年過去了,除了執行中扣劃到的5.6萬餘元,再也找不到任何可執行財產。困境中的趙家、蘇家向海澱法院申請了國家司法救助。

為了調查核實困難情況,王志勇坐火車、倒汽車,專程來到蘇女士在甘肅偏遠農村的老家走訪。

蘇女士的父母已年過花甲,父親還患有腦血栓後遺症,四級肢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母親也體弱多病……

兒子小強(化名)十六歲就輟學跟隨父親到北京打工;女兒小莉(化名)獨自在老家的縣城讀高三,租住在學校周邊僅幾平方米的群租簡易鐵皮房中,數九寒天沒有任何取暖設備,僅靠父親每週通過微信轉來的100元維持學習和生活。

看到這一切,王志勇既同情兩個家庭的困難,更被小莉的堅韌和努力深深感動,當場自掏腰包為小麗留下些錢款,鼓勵她努力學習。

“這麼艱苦的條件,小姑娘依然努力地學習,最大的夢想就是明年能夠走入大學校園。”王志勇告訴趙全,小莉有一個埋在心底的心願:希望爸爸能陪伴自己讀書,陪著自己堅持住高三最後的衝刺階段。之所以會把救助金的一部分發給趙全,就是希望他能回老家找一份工作,陪陪女兒。

原來,海淀法院一共發放了18萬元司法救助金,但細心的王志勇並不是簡單地給錢了事,而是結合不同家庭成員的不同情況將救助金分成五份予以發放:一份給了趙全;一份發給在北京照顧小強的奶奶代其保管,用以支撐小強可以在北京學一項技術,以後可以自食其力;還有兩份發給蘇女士年老體弱的父母,方便他們治病養老,由蘇凡代領。

最後一份,王志勇留給了小莉,而這一份,王志勇更加精心的分配。救助金一下來,王志勇就給小莉匯去1萬元,使她不再為每週的100元生活費發愁,可以專心備戰高考,同時又留出一大部分,等到明年小莉高考結束再予發放。這樣,既保證了小莉高三期間的學習生活費用,又不至於讓這個只有十七歲的小姑娘一下子得到太多的錢而管理失當,更為她高中畢業後的進一步深造留足了學費和生活費。

趙全特別感激王志勇的心意,“回老家的車票,我已經訂好了,我會好好陪著女兒。”王志勇又讓趙全帶上“海法愛心社”給小莉捐助的衣物。王志勇還專門送給小莉一套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在書的扉頁上,法官寫道:“願你像少平一樣在逆境中依然心懷理想、自強不息,在平凡的世界中實現不平凡的人生!”

24萬元救助金髮給特困家庭

在院裡忙完了趙全等人的事情,王志勇又趕到了房山區竇店鎮西安莊村小張的“家”中。

說是“家”,其實就是一間狹小的倉庫,這還是因為小張的老鄉同情其遭遇,暫借給小張一家居住。屋內面積狹小,設施簡陋,這麼冷的天沒有任何供暖設施,開門就直通戶外,極為寒冷。

小張是1989年出生的河南小夥,三年前在北京打工期間被人砍成重傷,砍人者已被判刑並被判賠償小張126萬餘元,但因為罪犯正在服刑,所以沒有執行到一分錢。

鉅額的醫療費和自理能力的喪失使小張一家陷入絕境,小張因此向法院申請了司法救助。

小張因此案造成三級傷殘,中度智力殘疾,常年臥床,生活無法自理。小張的妻子和母親因需要一直照顧小張,無法工作;兒子在村裡小學讀一年級;父親老張在附近的工地搬磚、打零工,每月三千元的工資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家庭極度困難。

根據以上調查到的情況,結合小張老家的縣政府和村委會均開出的困難證明,海淀法院認為小張符合國家司法救助的有關規定,決定予以救助。

27日,王志勇向小張一家發放了救助款24萬元。

司法救助是對“人心”的救助

冬天很冷,但司法為民的心永遠是熱的!

王志勇忙碌的一天,讓當事人溫暖,讓旁觀者感動。

“司法救助,不應該是冷冰冰的,它應該傳遞司法溫度;司法救助,也不僅是對‘人身’的救助,更是對‘人心’的救助。”這是王志勇多年來的工作感悟:只有讓被救助人重新感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讓情感與心靈得到撫慰,社會關係才能真正地、長久地得到平復。

只有“用心”救助,才能真正地救助“人心”。有溫度的司法救助,才能將這份溫度傳遞給每一個困難群眾,為他們重新點亮生活的希望。

據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辦案實踐,海淀法院創建出以“用腳走訪調查,用腦研判創建,用手扶危濟困,用心關愛溫暖”的“四體工作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兩年來,海淀法院辦理司法救助案件60餘件,救助70餘人,發款近500萬元,法官走訪足跡遍及北京、河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河南、山東、安徽、甘肅、四川、湖南等十餘省,其中多數都是偏遠貧困的農村。

另外,海淀法院還創造了“送羊解困”救助法、“存款理財”救助法、“循序分期”救助法等多種救助方案,“將好事辦好”,讓有限的救助金髮揮最大的效能,不僅讓陷入絕境的當事人度過了難關,還給他們一個穩定的、長久的生活來源,甚至是幫助他們擺脫了貧困,開創了以司法救助助的方式實現“精準扶貧”、助力“扶貧攻堅”的良好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