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伪存管”潜伏网贷行业,监管出手整治!

7成“伪存管”潜伏网贷行业,监管出手整治!

说到银行存管,网贷投资人应该都不陌生。自2017年2月银监会发布“网贷存管指引”后,无数投资人都将存管视为杜绝平台跑路风险的终极武器。

然而,一年半过去了,投资人发现,银行存管收效甚微。玩自融的平台并未痛改前非,发假标的依然有恃无恐,暴雷的、跑路的也并没减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中国互金协会近日披露的网贷存管数据或许揭示了一个关键原因:过去两年,7成伪存管潜伏在网贷行业。

全量业务上线存管平台不超4成

10月18日起,中国互金协会在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上公布了10家存管银行及其对接的网贷平台的详细信息。10月25日,互金协会又在“资金存管”里披露了第11家银行——平安银行——的存管信息。

据互金商业评论统计(见下表),这11家银行总计对接了105家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截至1
0月25日,有79家完成了全量业务上线,26家尚未完成,整体完成比例为75%,考虑到目前披露的银行均为首批进入存管白名单机构,这个比例并不高。
7成“伪存管”潜伏网贷行业,监管出手整治!

从平台全量业务完成上线时间来看,16年6家, 17年28家上线,2018年45家上线。也就是说,今年完成全量业务上线的网贷平台占57%,在此之前,接近6成的已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都在运行着“双系统”,或者说平台只有部分存管

这个数字真的很让人意外。要知道,早在2017年2月23日下午,银监会官网就对外公布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根据指引,所有网贷机构都应接入银行存管,平台不得直接接触投资人的资金。

但是,整个行业努力到2017年底,全量业务上线的平台有几家呢?从目前这11家平台披露数据看,这个比例只有43%。如果将目前还未纳入存管白名单的几十家银行对接的网贷平台统计在内,估计这个比例不会超过3成。

这意味着,过去近两年时间里,网贷投资人在网贷平台上的资金真正纳入存管系统监管的比例低的可怜。到今年10月份,网贷行业大约有700家平台宣布上线银行存管。按3成平台上线全量业务算,只有200家平台在银行存管上实现了合规。

商评君在这里将另外7成平台的存管称为“伪存管”,而不是假存管。只是,这些伪存管太具有迷惑性和麻痹作用,容易让投资人放松警惕,忽略平台的潜在风险。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过去一年多有160多家(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所谓的银行存管平台暴雷或跑路,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是所谓的“双系统”存管,即只有一部分标的接入了银行存管,而大部分业务,尤其是大额业务,并不经过银行存管。

厦门银行完成度最好,渤海银行表现最糟

7成“伪存管”潜伏网贷行业,监管出手整治!

从各家银行来看,平安银行对接了16家网贷平台,其中5家未上线全量业务,剩余11家平台中,4家2017年完成全量业务上线,7家为2018年3月以后上线。

仅对接了两家平台的建设银行表现不错,万科入股的鹏金所在2017年实现了全量业务上线,万商贷也在2018年1月底完成全量业务上线。

招商银行对接的唯一一家平台拍拍贷于2018年3月底完成全量业务上线。

华夏银行对接的5家大型平台爱钱进、玖富普惠、有利网、搜易贷和洋钱罐都顺利完成了全量业务上线。商评君注意到,5家均为2018年6月到10月完成上线工作,其中,存量规模最大的玖富普惠在10月13日达成全量业务上线的目标。

包商银行对接了3家平台,均已完成全量业务上线。北京中关村银行对接的真金服(真融宝旗下网贷平台)于2018年3月完成全量业务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对接了30家平台的厦门银行仅1家未完成全量业务上线,是目前11家披露银行里表现最好的。

商评君发现,29家完成全量业务上线的平台中,2018年有6家,其余23家集中在2016年和2017年,这里面既包含头部平台PPmoney、团贷网、翼龙贷、麻袋财富、微贷网,也有嘉石榴、人人聚财、91旺财等知名平台。整体来看,厦门银行对接的平台存管质量起步门槛较高。

厦门另一家银行厦门农商行表现也不错,7家对接的平台均已实现全量业务上线,其中包括全国最早备案公示的网贷平台之一:农金宝互金。

西安银行对接的13家平台中,5家未完成全量业务上线,其余8家均为2018年4月以后上线。

存管门槛最低的应当是渤海银行。其对接了26家网贷平台,但截至发稿前,仅有13家平台完成全量业务上线,另外一半仍未上线。不仅如此,完成全量业务上线的13家平台中,有10家是在2018年3月以后。

彻底终结“伪存管”

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办与中国互金协会是这一潜规则的终结者。去年11月底,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办联合中国互金协会下发“开展网贷资金存管测评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开展资金存管业务过程中,

存在存管银行标准不一、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网贷整治办与协会拟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

2018年3月,一度有消息称互金协会将公布存管银行白名单,但一直没有消息,到了9月份才发布了首批25家银行名单。

从上述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互金协会选择推迟到9月底发布存管白名单或许是迫不得已。毕竟,全量业务上线的平台太少了,在监管强力倒逼之下,大批平台才急匆匆地完成基本的合规动作。

某平台高管向互金商业评论表示,即便考虑到部分规模较大平台数据对接工作任务艰巨的客观因素,一个资金存管的合规小动作耗时一年半仍未完成,也是非常不应该的。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协会推迟公布存管白名单,还是监管上半年再度宣布备案延期,恐怕都是无奈之举。毕竟,不能允许大量平台带病过关。

从目前互金协会披露的实际效果看,存管信披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不少平台已经紧急上线全量存管业务。这说明,这一工作并不是不能完成,只是部分平台仍抱有能拖则托的侥幸心理。

投资人也应当睁大眼睛,到目前这个阶段,仍未实现全量业务上线银行存管的,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互金协会有关人士指出,银行存管的信披工作将有效防止一些网贷机构进行虚假宣传、不实披露,使真假存管一目了然,有效解决假存管、部分存管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