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在二戰中依據中國地形提出開闢淞滬戰場正確嗎?

灕水宜


蔣百里將軍的策劃沒錯,簡單的說,把中國理解問一個正方形,西北的一個支撐在潼關,連華北西南,還有蘇聯渠道,東北支撐在徐州連華北華南,華南華中西南的中心武漢西南的中心在重慶,而支撐西南的中心在湖南。

中國要保證和日本人持久對抗要保證三件事,第一,潼關和長沙絕對不能丟,也就是不能把入蜀的前門和後門丟了。第二,武漢絕對不能先丟,這是九省通衢,鎖中國東西的大門,必須讓中國軍隊和資源撤過武漢再丟。第三,就是必須把日軍主力引到武漢,而且不能先讓日軍攻擊武漢,也不能,讓中國軍隊的主力被圍殲。

所以,淞滬會戰經常的地方就在於此,中國幾十萬軍隊雲集淞滬的目的不在於殲敵,也不是國土防線,而且誘敵,讓日軍進攻的中心軸從華北挪到華中,逼日軍主力先跟隨國軍主力到華中,進而到徐州,最後落子武漢。

也就是說只要日本人跟著中國軍隊主力,一句跟單武漢,日本人就會發現,中國軍隊已經離開華中水網,華北平原,全部進去華中西南的山區,再也無法追擊和殲滅。而國軍面對的情況就容易多了,幾十萬軍隊包括兩個主力第十軍 七十四軍守住長沙,足夠了,至此,至此,中國這個正方形,就可以保住一半了。而淞滬就是這條撤退線的起點,讓中國軍隊保住自己,撤到華中,日本人跟來,這就是蔣百里先生要做的事情。



LAndyBonaparte


盧溝橋事變後,羅卓英(保定八期)第18軍奉命自廣東北上抗日,前鋒第67師即將抵達保定南郊,卻接到了立即轉進上海受第三戰區指揮的急電。這個蔣介石的王牌軍是1936年“兩廣事變”時,為武力彈壓陳濟棠的粵軍,從浙江調往湘粵邊界的。第18軍轉用上海方向,標誌著軍事委員會在淞滬戰場大打的決心已定,而這一戰略方案的形成,實非某個人之功,是蔣介石和他的軍事幕僚們幾經討論的結果。



蔣百里先生是“軍事理論家”,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家,他雖然曾任保定軍校校長和孫傳芳的顧問,卻沒有實際帶兵作戰的經驗,沒有指揮過一次戰役。他的軍事理論和在《國防論》一書中闡述的對日作戰方略,可以作為軍委會的參考,但以此就來決定國家的軍事戰略顯然是輕率的。

事實上,1937年的蔣百里先生已經就任軍事委員會高級顧問,全面抗戰爆發後也確實跟蔣介石提出過開闢淞滬戰場的建議,從而將華北日軍主力吸引到華東地區,但高層頗多顧慮。



最要命的因素是華東地區的柔軟和脆弱,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是國民政府的財富中心,又與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南京近在咫尺,一旦開戰,勢必使江浙滬一帶毀於戰火,無論勝敗,損失都將是極其慘重的,若非有壯士斷腕之決心,很難做出這樣的決擇。但華北地區一馬平川,確實有利於日軍的快速機動和火力發揚,不過,蔣介石和他的高參們最擔心的,卻是日軍在華北方面經山西入陝西,破潼關取四川,以大迂迴的戰略從西南高地橫掃華中,如此,中華民族危矣。

熟讀歷史的答友大多清楚,這就是當年蒙古滅宋的方略,殊為可怕!



蔣百里先生實際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同期中較為知名的日本學生叫東條英機,在中日必有一戰這個判斷上,蔣百里和蔣介石高度一致,1932年蔣介石即下令將陸軍大學由北平遷往南京,這叫未雨繆稠。1933年,蔣百里受蔣介石之託以私人身份遊歷日本,以敏銳的眼光掃視一圈後,回國即提醒蔣介石備戰。根據所見所聞,他寫成了《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一文,在文章的結尾,將軍慷慨總結到:“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

民國時期的文人武將,生逢國家積貧積弱之年,當中許多人愛國報國之心,超出我們的想像。



1937年初,蔣百里的《國防論》一書問世,在著作及小範圍言論中提出的對日戰略核心有三:第一是中國不怕日本鯨吞,而怕步步蠶食,故應主動實施全面抗戰;第二是主動出擊上海方面日軍,迫使日軍溯江西上仰攻,抵消其兵器訓練優勢;第三是以空間換時間,行持久戰。

畢竟中國的地理特點是清晰的,自東面沿海向西,地勢逐漸升高,是逆流而上,對進攻一方日本是不利的;而作為防守一方的中國軍隊,以西南地區為後方基地,屬於背靠根據地且戰且退,是有利的。而如把中國軍隊的主力投入華北大平原與敵決戰,極易被日軍迅速擊破,再由北向南長驅直入,這就完全違背了“持久抵抗”的戰略。

“唯有長期抗戰,才能把日本拖垮”的提出者不僅是蔣百里,早在甲午戰爭的年代,湘軍名將劉坤一就曾首倡這一對日戰略。



因此,在華北地區節節抵抗,同時在淞滬開闢第二戰場,吸引日軍大量增援,成為當時軍事委員會有識之士的共同意見,包括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軍政部次長陳誠、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軍委會作戰廳長劉斐等等,蔣百里先生的意見不能被迅速接受,與其並非蔣介石心腹很有關係,甚至於作為孫傳芳的顧問和唐生智反蔣的高參,兩位姓蔣的還曾經是敵人。而促成這一戰略實施的,正是蔣介石第一親信將領,陸軍二級上將陳誠。

張治中率領第9集團軍打響淞滬會戰第一槍後,蔣介石即命陳誠前往考察戰事,從上海回到南京後陳誠彙報了情況和自己的意見,即華北戰事肯定擴大,並且以日寇的戰力將很快在華北得勢,即使不能從山西經漢中入川,也極有可能沿平漢鐵路南下直逼武漢,佔據華中的日軍將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中國軍隊的軍事形勢將非常困難。不如在上海大打,逼迫日本增兵淞滬戰場,只要讓日軍的戰略從“自北向南”變更為“由東向西”,我方即可取得主動,蔣介石深以為然。



陳誠同時附加了一條說明,即一旦上海開戰,西方列強在滬資產和利益必受損失,說不定會引來各國干涉,從而讓日本的侵略腳步放緩下來,儘管後來的事實證明中國永遠不要指望依靠列強來擺脫苦難,但這一提案當時的確也打動了蔣介石,從東北“九一八”到上海“八一三”,蔣介石始終對此抱有幻想。由此也可以解讀出,至少在淞滬會戰之初,軍事委員會並沒有在淞滬全面開戰的預案,無論蔣百里先生的方略是否正確,未必得到實施。

不管怎麼說,上述史實證明,中國軍人的戰略謀劃要高於倭寇,日本就沒有好的戰略家。他們被張治中的先發制人所激怒,並且暴躁不安,滿心以為只要拿下上海和南京,國民政府就將停戰求和。



決心即下,浩浩蕩蕩,千里大運兵,胡宗南的第1軍、王耀武的第51師從陝西動身,俞濟時的第58師自宜昌開拔,李玉堂的第3師、李延年的第9師、夏楚中的第98師紛紛從江西和湖北出動,目標全部指向上海,陳誠奉命組建第15集團軍參戰。而日軍大本營緊急動員陸軍三個師團從本土馳援上海,並且將華北日軍中最強悍的第6師團和第5師團一部,也海運淞滬戰場,雙方調兵遣將,大戰一觸即發。

日本人上鉤了。


度度狼gg


蔣百里在其所著之《國防論》中的確提出過開闢淞滬戰場類似想法,不過最終國民政府決定在上海主動出擊,開闢淞滬戰場是經歷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決策過程,蔣介石是基於自己對日本軍部的認識以及他的智囊和幕僚的意見所做出的決定。

蔣介石曾經在自己的日記中明確表明了自己的國防戰略,即“強國之國防,重邊疆,採攻勢;弱國之國防,重核心,採守勢”。除了蔣百里之外,蔣介石身邊的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也向他提出了類似建議,法肯豪森建議蔣介石以四川為最後根據地,並且向蔣說明了應該建立最後之總預備隊。同時,法肯豪森還建議國民政府應該設法引起國際交涉,這樣對於中國是有利的。

在抗戰爆發前,蔣介石已經派員赴四川等西南地區進行考察,意在為未來建立抗戰根據地做準備,1935年蔣介石曾經親自飛赴重慶,並很快建立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在注重西南的同時,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還非常重視開發西北。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蔣介石以及他的高參們迅速決策,決定在上海主動出擊,將日軍主力吸引到中國南方來,因此有了“八一三事變”的發生,事件的發生也的確按照蔣介石的構想來的,日本軍部在上海發生衝突後決定以南方為主要戰場,華北地區的大量日軍被抽調到華東,日本的海軍主力也在上海附近集結。淞滬戰場上中國軍隊投入了近70萬人,日軍方面投入了大約四十萬人,最終中國軍隊付出了將近20萬人的傷亡,淞滬戰役的成功之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同時為戰略後撤做了很好的準備,不過當中國軍隊從淞滬戰場撤下來後,後續的安排就亂套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慘烈的南京保衛戰的發生。

因此可以這樣評價蔣介石及南京國民政府的開闢淞滬戰場的策略:構想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並沒有完整仔細的配套措施。


青年史學家


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先介紹下蔣百里。

蔣百里(1882――1938),浙江海寧人,清末秀才,曾留學日本和德國,先後擔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和代理陸軍大學校長,雖終身未指揮過一次戰役,但抗戰將領許多都是他的學生。

抗戰爆發前,在中國土地上曾有三支日本駐軍,一支是駐紮東北的關東軍,後來關東軍搞了“九,一八”事變,強佔了東三省。還有二支,一個是駐紮華北的華北駐屯軍,另一個是駐紮上海的海軍陸戰隊。“七七蘆溝橋事變”就是有華北駐屯軍挑起的,目的是想一步一步蠶食中國。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全國人民抗戰呼聲日益高漲,蔣介石發表廬山講話,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堅決抗戰。當時計劃在石家莊建行營,出動100個師與日軍決戰在華北,在蔣介石主持的軍事會議上,蔣百里提出了不同建議,如果日軍增援,我軍獲勝幾率不大,如果日軍在華北決戰中勝利,日軍機械化部隊將沿津蒲路和平漢路南下,由華北進入中原,國民黨政府撤向西南的戰略通道將被切斷,後果不堪設想。如果在上海開闢戰場,必定吸引日軍改變戰略方向,即使失敗也可由東向西邊抵抗邊撤退,同時還可爭分奪秒將戰略物資轉移西南,這樣可進命持久戰,蔣介石經過權衡採納了蔣百里的建議。

8月13日,蔣介石調集了75萬軍隊在上海向日軍開戰,當時駐上海日軍3000人,還有日本僑民武裝1000人,軍艦30艘,航空母艦一艘,開戰後,日本先後組織上海派遣軍25萬人,蔣介石不惜血本,孤注一擲,派出了空軍,海軍,新組建的87師和88師,和炮10團,炮8團等所有精銳,最終國軍傷亡18.7萬,日軍傷亡7萬,由此開始了國軍節節敗退,節節設防的戰略構想,為堅持抗戰,最終勝利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淞滬抗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借上海租界的影響,能得到美,英等國的干涉,調停,如果在華北開戰,國際影響不大,很難得到國際友人的同情和支援,大家有不同意見請留言,共同探討。





雪上長留馬行處


今天是淞滬會戰爆發81週年紀念日。

謹在此緬懷為抗戰勝利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兵將。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在國內盛傳中國有三個半軍事家。


排第一的就是蔣介石特使,時任國民政府陸軍大學代理校長的蔣百里。
第二是蔣介石參謀長,時任國民政府陸軍大學校長的楊傑。
三是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
半個是當時的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因為劉伯承瞎了一隻眼睛,故算半個。

淞滬會戰的爆發,就與第一個軍事家——蔣百里有著重要淵源。

蔣百里像

我們一般會記得為抗戰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兵將,也會記得一寸河山一寸血的硬仗,而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這些戰役背後的謀劃者,這也是軍事理論家的工作。

蔣百里就是日本人最敬畏的中國軍事理論家之一。

日本原來的作戰計劃從東北、華北南下,逐步吞併中國。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中國的南北分裂戰爭,最後基本上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因此日本自北而南步步為營,憑藉優勢的機動兵力,沿著中國地理上的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分界線——也就是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快速南下,將中國軍隊包圍於平原之中,正如蒙古滅亡南宋之勢,則中國危矣。

蔣百里深知此要害。就在理論上提出“持久戰”之說。

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用空間換時間。二是全面抗戰。三就是主動開闢第二戰場,有計劃打亂日本自北向南的入侵路線。(蔣百里:《國防論》,1937年。)

這一理論受到國民黨高層的重視,並最終付諸實踐。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中國軍民以慘重的犧牲,打了一場惡戰。

代價是慘重的,長江下游是中國經濟最發達之地,毀於戰火,落於敵手。繼之南京首都失陷,大屠殺成為中國永遠的傷痛。

但是從長遠上看,淞滬會戰的戰略目的實現了。

首先,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破滅,開始轉變其戰略戰術思想。而中國經此大戰,激起全國範圍的抗戰思潮,自此,全面抗戰之思想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日本自北而南步步為營滅亡中國的計劃被打亂,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以大後方為基礎,保存了珍貴的人力物力,以空間換時間的目標實現了。

之後的八年抗戰,就是以此為基礎,逐步展開的。

因此可以說,淞滬會戰是一次戰略目的明確,並且成功的會戰。雖然中國也為此犧牲了很多,但是對於抗戰的最終勝利來說,一時的壯士斷腕也未嘗不可。

上圖為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後,重慶舉行的勝利遊行。


歷史寶藏


有網友問: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在二戰中依據中國地形提出開闢淞滬戰場正確嗎? 關於蔣百里其實有很多謠傳,比如拿到日本士官學校第一名,獲得天皇軍刀什麼的。

其實那個時候中日學生分班考試,根本沒有什麼我國學生拿到全校第一名之說,而且日本陸軍大學的前6名才有資格獲得天皇軍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第一名也沒有這個資格。

而且淞滬會戰也不是蔣百里策劃的,和他根本沒有任何關係。淞滬戰場是1933年,當時的參謀本部和陸軍大學第10期的大學學生們一起策劃的這場百萬人參戰,最終傷亡數十萬人傷亡大戰的最初作戰計劃,當時他們一直都在南京,上海和杭州附近查看地形,進行戰術演習和圖上作業。

同時擬定各種攻防計劃,後勤補給,增援路線。當時負責整體防禦工事設計和建築的部門是秘密的警衛執行部,負責人其實是唐生智。

1936年,這項工作轉為最新成立的一個秘密機構,軍校野營辦事處負責,負責人是張治中將軍。他們擬定了最後的淞滬會戰以及以後一系列行動的所有計劃,包括作戰計劃,工事修築計劃,還有戰區劃分等等。

1936年年底,完善計劃,由當時的參謀總長程潛將軍送廬山進行最後的審核。作戰方案是以戰術上“先發制人”為指導方針。

而從華北一直到華南的整體作戰計劃是陳誠設計的,核心就是在上海開戰,將日軍的進攻方面從,從北方向南方席捲,變為從東面向西面進攻。因為,華北大平原根本擋不住日軍主力衝擊。

但是從上海向西,湖南,江西,湖北,一直到四川都是山區水網地帶,有利於防禦,而且限制日本重裝部隊行動,將會迫使日本只能使用輕裝部隊,從而降低戰鬥力,有利於我國進行持久的防禦作戰。


深度軍事


1.蔣百里從來沒有提出過這個想法,這是關於抗戰的經典謠言。當時說的還有鼻子有眼兒的,還說是蔣百里寫的《國防論》上說過這些戰略。其實有興趣的自己去翻一下國防論就會發現純屬捏造。

2.國民政府也從來沒有采用過這個戰略。國民政府發起淞滬會戰的目的是用最快的速度掃除駐紮在上海的日軍,並阻止日軍在上海登陸,進而保護上海南京這兩個當時中國的工業經濟中心。絕不是要主動吸引日軍把主攻方向轉移來這裡。這在當時國民黨軍隊中央發給各戰區的作戰指導、命令當中說得非常明白:華北方向需要吸引日軍主力,阻止讓日軍向上海調兵,以便上海這邊儘快解決戰鬥。

3.這個戰略是一個荒謬之極的戰略。它被提出來純粹是淞滬會戰大敗虧輸之後為了遮羞而宣傳的,誰信誰傻逼。首先當時上海屬於中國的經濟中心。屬於作戰時期的重點保護對象。智力正常的人都會巴不得敵軍離這裡越遠越好,而絕不會主動吸引敵軍來打自己的這個要害。

其次有人異想天開說如果不把日軍主力吸引到上海,則日本陸軍可以憑藉機械化機動力,從華北一路南下將中國切成兩半。這句話說的好像日本在長江江面上就沒有機動力似的。事實上,日軍的水上力量與中國的差距更大,日軍利用長江江面深入的機動能力,比從陸地上南下要便捷得多。如果日軍從陸地南下,則他們的公路鐵路仍然時刻可能被留在後方的游擊隊所破壞,更不用說南下一路還會碰到各路險山惡水的阻隔。但是利用長江江面運兵補給,完全不用擔心遊擊隊切斷長江江面,也不用擔心山巒阻隔。


唐律疏議


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將軍因為在陸軍大學開槍自殺,後槍傷發作,在彌留之際,蔣介石來到他的床頭,問他,“先生有什麼可以教我的?”

蔣百里提出了著名的三條建議:一、蔣百里認為中日必有一戰,我們只要堅持任何時候不和日本人談判,和他打持久戰,日本國力必然拖不起,日本人和我們和談只是想通過和談,來實現逐步吞噬我們的計劃,所以我們堅持下去,遲早會得到其他國家援助的(有點像今天的烏克蘭,打死不投降,就不和你和談。);

二、中華民族兩次被滅國,都是北方的外族從縱的方向,依靠騎兵快速推進,在平原將我們的精銳部隊快速絞殺,我精銳如果在平原被消滅,我們離滅國就不遠了。今天如果日本人再次從北方南下,我們就危險了,所以我勸蔣先生要捨得把上海和富饒的江浙交出來,引誘敵人從淞滬開闢戰場,在江浙的泥濘地區和江南的水網可以遲滯敵人,把敵人的縱向進攻改成橫向進攻;

第三,攘外必先安內,蔣百里認為,日本人終究會被我們拖垮的,他對我們不是致命的。

很多小夥伴可能認為,即使沒有正面戰場的抵抗,我們也能通過游擊戰打贏抗日戰爭,我只能說,圖羊圖森破。事實上如果沒有正面戰場的抵抗,大片國土淪為敵陷區後,日寇就會在淪陷區開展殖民教育,我們的孩子在端起課本後,就會以為他們真的就是“日本皇民”,孩子會被洗腦;如果有抗日義士抗日行動,他們不宣傳不報道,把你的行為描述成恐怖主義行為,讓群眾遠離你。

只要他們堅持不懈地洗腦,洗了幾代後,淪陷區的老百姓就真正成了亡國奴而不自知。朝鮮人在日本投降後,大量人自殺,就是被日本人洗腦成功的例子。

我是“天下會會天下”,一個喜歡思考歷史、聊歷史的人,歡迎關注!


天下會會天下


軍事理論家蔣百里提出在淞滬開闢戰場絕對正確。

在淞滬會戰中,當時國民政府把中央軍主力幾乎全部調了上去,其中包括30個德械師,在會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屍山血海的代價,30個德械師幾乎傷亡殆盡,後來很多人批評蔣介石不該把德械師放在淞滬一帶,因為淞滬一帶水網密佈,不利於德械師作戰,從淞滬會戰的結果看,好像是這麼回事,可實際上在水網密佈的淞滬會戰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淞滬會戰是中日兩軍第一次大規模會戰,中日兩軍都付出了重大傷亡,很多人只看到了水網密佈的淞滬戰場限制了德械師,可卻沒看到實際上日軍手受到的影響更大,眾所周知,在淞滬會戰時,日軍兵鋒正盛,而且日軍機械化水平要遠高於國軍,而國軍調集重兵把日軍堵在水網密佈的淞滬,實際上是限制了日軍機械化部隊,想想看日軍機械化部隊在戰場上要是一旦展開,在憑藉海空軍的優勢,那對缺少重武器的國軍來說就是大屠殺。

舉例說,日軍在淞滬會戰的同時也在平津調起戰爭,平津一帶都是大平原,當時國軍在平津一帶也佈署了重兵,同時戰前就做了充分準備修建了大量工事,可日軍在華北平原展開了機械化部隊向前平推,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哪裡是對手,幾乎一潰千里,當時在長城抗戰中出盡風頭的宋哲元部中央軍劉峙所部也不能說不用命抵抗,可是卻真打不過啊,劉峙更是被當時國人稱為長腿將軍,而在淞滬會戰卻沒有出現中國軍隊一潰千里的這情況,在同樣將士用命的情況下就只能說佔了地利的優勢。

蔣百里提的這建議確實為國家立功了,因為戰前日軍喊出了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而淞滬會戰就死頂了日軍三個月,可以說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如果中國軍隊不在淞滬打會戰,而是在平原打,那 中國抗戰形勢真就不好說了。


天宇的文史情懷


能不能不要吹蔣百里了,什麼在日本考第一...蔣方震(百里)至多是軍事教育家,或者理論家,他連一個連排都沒實際指揮過。(蔣百里只提過對日的持久戰和國防論,《國防論》主張守住“洛陽—襄陽—衡陽”,也許國軍難免有改變日軍進攻路線想法,於是開闢淞滬戰場。)

要說開闢淞滬戰場,我說日軍也可以吧?老蔣介和陳誠也想在上海打一仗(陳誠建議先幹掉上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但是打不下來,日本軍艦到了,低估了艦炮的作用和威力),還有就是想吸引歐美的注意和調停,想撿個軟柿子捏,把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給滅了,提提士氣;但是沒做到,而且成了填油,雙方都後來加入了精兵,成了大的會戰。

所以人越打越多,日本陸軍也來了,重武器都到了...結果中央軍先快打光了,別的派系一看老蔣都拼家底了,我們也一塊打吧。但是國軍的戰術和各方面均落後,首先說前面打海軍陸戰隊,攻堅就不行;其次進攻日軍陣地,還是用軍閥時期的老套路,以為對方是國內軍閥一衝就垮呢,結果桂軍精銳對陣日軍,用老戰術,死傷大半。日軍可不會見你一個衝鋒就撤退或膽怯,換來的都是精準的射擊和絕對有效的壓制。


後來呢,長江流域是國軍統 治 中心,沿著設計的路線撤退,可這不是古代了,那些河流哪裡擋得住現代化的軍隊?這下好,日本人沿長江兩岸追擊。也就是說淞滬會戰硬生生打成了添油戰,國軍集中了中央軍和各軍閥的精銳還是沒打的過鬼子....也讓日軍主戰派來了精神,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