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酒鬼的心情,你永远不懂


一个酒鬼的心情,你永远不懂

一个人把自己的名字直接写进自己的诗歌里,那时候他的心情一定是异常激烈的,要么他是特别愧疚,要么他是特别感慨,要么他是特别开心,要么他是特别怀念……

此外,还有什么样的情绪可以让一个写作者能够如此酣畅淋漓的面对自己?

尤其是一个喜欢喝酒,又喜欢写诗,又才气纵横,又特立独行的人。

这样一想,我就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纯粹的李白,看到他隐藏在泪水里的狂欢与深情,看到他遮掩在落寞里的坦荡与茫然。

1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赠内》

而立至不惑这一段岁月,李白几乎是以一位客人的身份闲居安陆。除了闲游,就是喝酒,有时候还带着朋友一起回来,除了喝酒还是喝酒,妻子许氏难得见他清醒。

读书、赋诗、弹琴、喝酒,看似悠闲自得,实际上李白内心并不平静。喝酒,是他排遣内心郁闷与纠结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好在,李白酒后往往有神来之笔,留下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这可算是他借酒消愁的副产品。甚至,可以说,因为这些酒后创作的诗歌,让我们轻易就忽略了李白纵酒无度的事实。

此间,待酒不至时,李白一边等酒一边写诗: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

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

无聊自遣时,李白一边喝酒一边写诗: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一个人喝酒时,想起朋友给朋友写诗: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送别朋友时,更得喝酒,喝完酒写诗: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

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

在春天,宿醉醒来,继续喝,一边喝酒一边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那个时候,喝酒是李白最好的抒发,诗和酒,对李白而言,远比诗和远方更加真实,更有意义,也更符合他的内心。

对此石上月,长歌醉芳菲。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没有酒,就没有李白这些至今飘洒酒香的诗句。

想来许氏或多或少还是懂李白的,否则李白不会如此愧疚。

李白一生,写给老婆孩子的诗歌很少。这首《赠内》,语气状似调侃,却真实再现了李白与妻子许氏在安陆生活这段时间的日常。

一个酒鬼的愧疚,一个不喝酒的人永远不懂。

我倒觉得,李白这首诗是他含着笑的眼泪,他知道他深深愧对他的妻子。

一个酒鬼的心情,你永远不懂


2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蒲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襄阳歌》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拜谒韩朝宗,相信他是寄托了很大的被推举为官的希望,可是韩朝宗并没有让李白如愿。

失望之余,李白自然喝酒,喝高了自然写诗,毫无例外,写完了又是千古名篇。

回顾历史,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帝王将相,不论是刻石,还是立碑,都无法阻止被历史的滚滚烟尘掩埋,最后被人彻底遗忘。

荣辱兴衰,繁华寥落,终归都会成为再也无人谈及的往事,消散在无边无际的时光里。

你看,唯有清风朗月才是奢侈品,唯有舒州杓,力士铛,才是值得同生共死的伙伴。浮名一世,转眼成空,还是尽情喝酒吧。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尽管失意,尽管激愤,李白依然豪情万丈。当酒化作热血,当清风徐来,当朗月普照,唯有喝酒才真实可靠。

此时此刻,酒,让李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畅快喝上一日,换得精神永生。

唯有酒,也唯有一醉,才能让李白把自己的内心感慨得如此恰如其分。

一个酒鬼的心情,你永远不懂


3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关于这首赠别诗,我曾经在《离别诗,李白这两首最入心》中单独感慨过,点击标题可直达,在此不再赘述。

4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哭宣城善酿纪叟》

花甲之年,李白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善酿老春美酒的老朋友早已不在人世,回首曾经岁月,60年弹指一挥间,多少人离去,又有多少人正疾行在离去的路上。

可是,善酿老春美酒的朋友为数不多。

在自己一生多次流连的宣城,也只有这纪叟一个人吧。

可以想象,花甲之年的李白,带着满腔怀旧的心事,徐徐向纪叟的酒坊寻去,可是酒坊早已人去酒空,满眼的破败荒凉,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酒香!

想起往日沽酒时的情景,想起纪叟的音容笑貌,想起老春美酒的入心味道,李白深深的失落,随即而来的悲伤,激起他不可遏制的怀念。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老朋友啊,你在黄泉里,可曾重操旧业?可是,我现在与你阴阳相隔,你的老春要卖给谁呢?

诗句平淡无奇,仿佛是自言自语,然而读来却让心里有一点伤感,又有一点温暖。

我知道,这就是真情的力量。

一年后,李白也离开了。

我相信,在黄泉里,李白一定把这首诗读给了纪叟,然后两个人一醉方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