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與合資車的質量差距有多大?

風雨後173258355


我開車三十年了,二十年在單位開的幾臺合資車毛病不斷,當時奇瑞剛出來毛病也挺多。現在我的哈弗H6開了5年8萬五千公里,一點毛病沒出現過幾乎沒有動過手。以我親身體驗國產車比合資車好,可能好多人都笑了,當然,這隻代表我個人了,因此我現在開的國產車比我開過的合資車質量確實好,我又怎麼了辦呢?我只能說真話沙。如果你二十年前開奇瑞現在開合資車?你肯定說合資車比國產車好,還有一些十年前跟本就沒開過車的人,把國產車才扁得一文不值,這就是好多國人的心態,其實他們只是忘了一點,社會都是在發展的,技術也是在進步的。


言身I寸


本人先後開過國產車和合資車,第一輛是國產車,開了5年,第二輛是合資車,已經開了6年。具體品牌就不說了,否則覺得貶低具體品牌的嫌疑。

第一輛車是一輛國產的微型小轎車,兩廂,當時辦下來才6萬5左右。第一次買車,沒多少錢,買完車就基本上花完了。當時主要考慮是代步,單位離家有25公里。

買車前,很多人也說國產車可能問題比較多,特別是在當時(2006年),在一些論壇上看,也反應出國產車的一些問題。但是錢少,也沒辦法,那就試試吧!

事實證明,其實國產車沒那麼差。

擔心1:最開始擔心1.1的排量拖不動,說爬不了上坡。在實際路面中,確實上坡有點疲軟,當年渝妹仔也是開著這輛車走了好多城市,好多旅遊景點,雖然慢點,但是很穩定,沒出什麼大問題。

擔心2:開始還總害怕發動機有問題,萬一半路上撂那兒,怎麼辦?實際5年的駕駛歷程中,只有一次出了故障,是在市區。當時車剛過了紅綠燈不遠,突然掛不起檔了,只能在空擋上。當時叫了4S店來救援,後來說是排擋線壞了,免費維修,一會就搞定了。這事想想還是有點後怕,如果是在高速路上,有點擔憂!

其他小毛病:在5年的駕駛過程中,曾經遇到過電動車窗不能完全升起的情況,升到一半就卡住了;雖然是國產的代步車,這款舒適性的汽車還有天窗,但是天窗沒有遇到過漏水的情況,僅有一次是洗車後,開出不遠就打開天窗,上面有點積水撒下來……在第五年的時候,出現過加油沒動力,剎車疲軟的情況。

所以,其實整體還好!至於空間小,動力不足,以及隔音不好這些問題,個人認為,這麼經濟型的汽車,能有什麼高的要求呢?

第二輛車,是一輛10多萬的合資車。目前已經開了6年,開了8萬多公里,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非要說什麼毛病,遇到過兩次:

第一次,儀表盤上亮起了菸斗裝的發動機故障燈,但是車輛繼續行駛完全沒問題。後來去汽修店檢查,說是行車電腦現實問題,調了一下就好了。

第二次,駕駛座左側頂棚滲水。不是大面積的漏,但是能看到頂棚那地方是潮溼的。後來去檢查,發現就是天窗的排水管被灰塵堵住了,管道疏通後,一切OK,花費80元。

所以,從個人的用車經歷來看,其實國產車整體來說就是小毛病多一點,但都不影響大局,特別這幾年,國產車質量進一步提升,很多國產車性能已經趕超合資車了。

至於大家如何選,就看大家的喜好了!


時尚渝妹仔


國產車與進口車有差別嗎?或者是說有差距嗎?可能99%的人會說,肯定有撒!可是它們差別有多大呢?它們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事實上,網上也有討論認為,這二者差別並不大,中國汽車通過市場換技術20多年來,目前其發展水平與歐美相當啦,有此錯覺主要是人們的常識意識看問題。

到底是如何的呢?“無領導小組”現在開會,我們看看這些神仙大咖們怎麼噴的?

正方一:【言車有徐】◆浮華——

吐槽點:有圖有真相,國產車差的不但是減配還有質量

國產車,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國產,相比純進口車型在價格上都要便宜的多,這其中除了稅費以外,可能很多人心裡都很清楚的就是各種“減配”,而反映到車型上來說,各種毛病、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難道國產車與進口車的差距很大嗎?答案:是的。

國產車粉絲也不要不服氣,來看看自主品牌和進口品牌的平均質量表現如何:

注意:數字越小表示出問題的數量越少,質量則越好,自主品牌不如國產的合資品牌,合資品牌不如進口品牌,這份來自汽車之家的行業調查數據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吧。

那為什麼國產車與進口車有這麼大差距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國產車企相比進口品牌都是處於一個初級階段,各種意義上缺乏技術積累,沒有一個成熟完善的開發體系和流程。其次就是國產車企沒能掌握汽車開發中的關鍵技術。

正方二:【車事er我知道】◆車知事——

吐槽點:國內80%消費者有顧慮是因這個大家不說但心知肚明的問題

國產和進口?我估計國內百分之80的購車消費者都有顧慮,舉個市場定位的例子:mpv的翹楚奧德賽。

美國市場的奧德賽除了名字與中國市場的相同之外,兩者幾乎就是不同的兩輛車。尤其是近日正式推出的2018款的美版第五代奧德賽,無論在外觀、配置還是動力方面與國內版本都有很大差別。

國產的相信都很熟悉了,美版的呢?因為美國人對於車輛空間和實用性要求更高,要知道光體型上就大了一圈,更別提什麼自帶吸塵器。

只能說歐、美、日、國內的市場定位和技術上的賣點不一樣,在華生產的汽車很難降低某方面的成本;而又由於中國車市雖發達卻仍不成熟的原因,很難要求生產商拿出面對海外消費者的良心去做針對國內的產品。

反方一:【車迅社】◆迅哥哥——

吐槽點: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的圓?不信,你看看這個品牌的車!

以前我們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車也一樣,如果有了“原裝進口”幾個字兒,就會覺得這就是質量的代名詞。

不過,什麼問題都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嘛,確實我們國家之前的工業水平很低,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這些年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汽車的工業化生產上,我們和發達國家的距離是越來越近了。

在黑龍江大慶工廠生產的沃爾沃S90即將通過鐵路銷往歐洲的比利時;而華晨寶馬也獲得了商務部的汽車出口許可,以後華晨寶馬生產的車輛可以銷往歐洲以及美國市場。這都體現出國際車企充分認可了中國工廠的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買車是買進口還是國產?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平常心看待就好。

和事佬:【車媒老炮】◆老徐——

吐槽點:他們在拉偏架?主要是沒看俺怎麼說的!

\\

說進口車和國產車有差距,說有,也可說沒有。這要分不同的情況來分析,就拿進口車與國產合資車來講,大多數品牌進入國內生產後會做一些減配的事情,如此區別對待一直受國人詬病。但事實上,這還算有良心的,少數品牌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比如進入國內後修改技術參數,還有一些材料數據。很多人絞盡腦汁想賺錢給自己好的,羨慕開豪車住豪宅的人,就是缺錢一直羨慕別人,可以通過一些投資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我之前認識一個朋友他在買賣點很擅長,關於選取牛股的思路已經發布薇KDJ 955 關鍵是不收費用!從網上一些“報料”來看,某日系車品牌喜歡如此幹。從這些情況來看,進口車與國產車的差別大了去啦!

而有些品牌的國產合資車卻與進口車無異,比如華晨寶馬的一些車型就返銷歐洲,而通用的一些車型就在中國生產卻遠銷亞太地區。

那進口車與自主品牌相比呢?這差距就不是一點點的羅!但自主品牌中也有與進口車質量相拼的車,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從它們的銷量、評價、生產等綜合來看,我們可試著將自主品牌分個等級。

個人認為處於一線自主品牌的有長安、吉利、榮威、比亞迪等,為什麼把它們列為一線呢,長安自從在歐洲設立設計中心以來,各方面有極大的提升,而吉利更不用說,從沃爾沃那裡“偷藝”不少,不管是外型設計還是一些安全方面的核心技術,都在博越等車型上有不少體現。比亞迪更是從奧迪挖來設計高層,為自己增強不少內動力。這些一線的自主品牌呢,已經衝擊進口車的能力。

二線的品牌奇瑞、江準、東風風神、廣汽傳褀等,目前發展勢頭也不錯;

三線的東風小康、寶駿、北汽幻速等,雖說在技術提升上的動作不多,但卻摸清中國行情,不少都是低端市場的熱銷車,但就質量而言與進口車相去甚遠。


風範173096916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國產車和合資車為什麼有差距,看了別在意:


很多年前,本人經常代表前公司接受重要客戶的年度供應商資格審核,鬼佬公司審我們基本上每次都如臨大敵,從研發、中試、採購、生產、質檢、市場等部門都要嚴陣一待,比如愛立信,他們一般來三個人審我們,分別來自供商管理部、質檢部和技術部,而我們要十幾個部門的人來應對,他們的審核文件有十幾頁,總共有接近兩百個問題。首先查程序文件,然後查記錄,然後到現場逐一核對,他們的宗旨是公司所有的業務流程要有程序文件,也就是要有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書,然後每一個崗位的員工必須按這個作業指導書操作,同時要留下記錄!而且一審就是兩天,中途很少休息,經常搞的我們精疲力盡,無可奈何,但又不得不佩服,審核最後還要給你開一個七八頁,五六十條需要糾正改善的條款,等待下一次來再重新審核,只有全部通過了才能成為合資格供應商!包括英國沃達豐、阿爾卡特朗訊也都是這樣審我們的,當然我們也因此提升很多,也將此方法應用到審核我們自己的供應商!鬼佬還有一個特點,大熱天的西裝革履,和我們在現場審核現場的實際操作。


而國內的一家帶有國企性質的客戶,也每年來審核,那就簡單了,只要質檢部門的兩個同事去應對就行了,而且都在辦公室查看程序文件就行,本來需要一天的時間半天搞完,下午交由銷售部門就去接待。


講人情是好事,但應用在企業的管理方面還是要一板一眼才行!

車友會群主,汽車運動愛好者及創業者,玩越野,玩飄移,利用晚上或者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想看更多汽車知識分享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車問診


銷量旗鼓相當,價格懸殊兩倍,自主與合資的差價原來差在這兒了

“便宜”,是長期以來消費者對於自主品牌汽車的固有認識,隨著自主品牌質量的日益提升,人們對於自主車的認可度也逐漸增加,某些車型的銷量上可以與合資車並駕齊驅,甚至有所超越。然而,對比銷量相近的自主與合資車型的價格,依然有這不小的差距。這些錢都差在哪了呢?消費者在不同價格檔次都會選擇什麼類型的車呢?下面,二師兄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關於自主車與合資車的比較,經常會出現在各大汽車論壇上,消費者對於自主車與合資車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便宜質低”彷彿是自主車的標籤,長期以來都揮之不去,雖然近兩年自主品牌的品質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價格上,依然與合資懸殊巨大。在2016第七屆全球汽車論壇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提到,“主流細分市場,自主與合資車型的均價差在45%以上。”

在銷量相近的前提下,一輛A0級小車,自主的均價在4.4萬元左右,合資在4.63萬元左右;而一輛B級轎車,自主的均價在13.68萬元左右,合資則在20萬元以上,比前者高40%以上;在SUV領域,合資的車型均價幾乎是自主品牌的2倍。這種原因究竟怎麼造成的呢,下面二師兄給大家分析一下。

原因一:應對合資品牌,自主品牌主打性價比

為應對合資品牌的“圍剿”,自主品牌多年來在市場上一直依靠性價比取勝。為了達到較高的性價比,自主品牌一方面大力地壓縮利潤空間,一方面在選材用料上也會有所削減。而消費者似乎也認定了自主品牌“便宜”的形象,所以價格也難以有較大改變。

原因二:自主品牌溢價能力有限

合資車型依靠外國成熟的汽車品牌,以成熟的產品直接導入,憑藉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優勢佔領市場,也成就了很好的口碑。而大多數自主品牌汽車都依舊處於學步階段,這個階段難免出現一些問題,這也就給大家形成了自主品牌低價低質的印象,品牌溢價更加無從談起。

原因三:合資品牌在質量、售後方面更有優勢

買車不僅看配置,還有維修成本、後期保養等,更重要的是合資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底盤調教以及發動機、變速箱的研製方面領先於自主品牌。這是個目前遙不可及的距離,因此,高價格也是理所應當的。

在剛過去的第一季度,銷售榜單上也出現了同級相近銷量,但售價存在較大差距的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車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應該是吉利帝豪與一汽大眾寶來,還有哈弗H6與途觀等。

帝豪和寶來同屬緊湊型車,在第一季度中,銷量均在7萬輛左右,但是帝豪的售價為6.98-10.08萬,而寶來的售價為10.78-15.38萬。最高配的帝豪還不如最低配的寶來價格高。

而同樣作為SUV領頭的車型,哈弗H6與大眾途觀在銷量上均有相當搶眼的表現,都是消費者較為認可的中型SUV。然而哈弗的售價為8.88-14.68萬,途觀的售價為19.98-31.58萬,兩車的售價基本上不在一個層次。

分析來看,在我們普通消費者心目中,無論是吉利帝豪還是哈弗系列,都是屬於高性價比的車型,我們在選購這類車的時候,一般不會投入太多資金,對價格也比較敏感。而途觀等合資車型,在選購時會考慮到其品牌價值,自然價格上也會高一些。另外,大眾等車企,其在質量品控、售後等方面的確要比長城、吉利之類的自主車企要做得好,更高的售價也是意料之中。

二師兄總結:從消費者的反饋我們也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品牌形象、質量品控、售後服務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希望看到自主品牌可以有更多的高性價比車型問世,但是我們也希望,自主品牌可以與合資車型在高價格檔位上能夠正面PK。


二師兄玩車


這個問題百分之八十投票合資吧!但真實情況恰好相反。原因之一就是合資國產一開始就是把控在一汽,上汽,廣汽,東風,長安這些國企手裡,他們做法很簡單,安個進囗發動機再包個廉價外殼,讓人看了同樣發動機別的太差了吧走起來咔咔響。誰都認為合資好,本身也是如此,當然對企業來說這樣好處更多,賣什麼不是賣,只要賺錢就行。所以真正中國品牌是從民企開始的,不管是模仿也好,用外國發動機也罷,起步階段嗎?誰能比他們做的更好。奇瑞QQ,比亞迪F3,吉利熊貓,這些耳熟能詳的可以說名車,到現在人們還很依賴它。在那個價位裡他們名符其實的好車不然也不會讓人津津樂道。再往後哈弗橫空出世,真正的橫空出世,他就像孫大聖的金箍棒,一棒子下去打出了一片天地。專注SUV,專注品質,不再是弄個發動機加個廉價殼子。世界如此其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方向就有了動力,這種速度讓合資外資措手不及。這些民企真的是中國的力量之源,甚至連國企現在重心也在向中國品牌轉移,國產汽車的品質一年三變樣,現在你拿同價位同等級車一比很明顯國產車更有性價比,雖然強的不多,但再過三年呢。但是還有很多說國產不如合資,為什麼呢?這就是第二點,你買車第一輛國產肯定不太貴,開了幾年想換車,那麼第二輛你選進口或者合資肯定比第一輛要貴,再一個每年汽車日新月異一天比一天好,不可能全家都開哈弗或帝豪吧。所以價格和時間差決定這款車肯定比第一款更好。就是這麼個事兒。為什麼豪華品牌不產入門級汽車就是如此,為什麼哈弗,吉利又重新開創了一個豪華品牌,他們賣的就是你的第二第三選擇。奧迪是成就在大眾的基礎上的。魏派需要哈弗為他樹立良好囗碑,第一家能夠成功二級跳的企業,為他點個贊。魏建軍很了不起,佩服他!在哈弗進入瓶頸期的時候能夠跨出這一步真的需要勇氣。肯請是個中國人的不買他的車也應該支持一下,因為中國需要這樣的人。


武雲


差距有多大?試試就知。坐過開過不少二十萬以下的日系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隔音差,輕快但底盤單薄,缺乏質感。比如我接觸較多的奧德賽和凌派,用兩年,車門就變得鬆散很多,也有共震和異響,才三年,奧特賽就大修了底盤,聽修理工說,奧德賽吃胎是通病,必須大修底盤才能改善。近期開了兩次crv,一萬公里不到,隔音真心的差,當然,如果放在幾萬元的車裡看,也不算差,但是差不多二十萬的車就算差了。當然,我承認是省油,其實朋友說crv綜合油耗也要9升多。要我為了省一兩升油去委屈自已,我做不到,必竟買車除了代步,也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買了博瑞。如果從品質(隔音,底盤質感,方向精準,關門聲,內飾板金做工等等)上比較,博瑞與同級日系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要忘了,金剛遠景帝豪上市十多年了,口碑銷量一直很不錯,所以,不要認為,自主車只用幾年就會散架之類的話。當然,也必須承認,部分自主車在質量,品質方面與優秀產品的差距還很大,甚至有些還用山寨策略,的確影響了自主車的形象。


杭州不下雪


合資車與國產車一直是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尤其是近年來我們自主品牌的不斷成長,更是俘獲了很多消費者的芳心。但是選擇合資車的朋友仍然佔大多數,是因為國產車與合資車質量差距很大嗎?

近年來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有了很不錯的發展,各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再也不是吳下阿蒙了,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自主品牌汽車缺少核心競爭力,包括髮動機、變速箱還有底盤等。表現就是油耗略大、換擋頓挫、行車品質略差一些,進而影響汽車的耐久性和保值率。



自主品牌汽車的質量並不很差,只是相比合資車來說故障率高一些,主要也是一些電子設備等。三大件故障率並不高,只是缺少優秀的調教。牛逼的汽車廠家,一定會有優秀的調教水準,這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學會的。打比方說,法系車雖然多扭力梁結構,但是操控性並不差,這就是調教水平起到的關鍵作用,甚至好過一些獨立懸掛的汽車。對於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缺少的就是調教的功力,短時間內也是無法趕超合資車的。



大馬路也沒有見多少國產車把車主扔在馬路上,國產車不好的口碑主要體現在油耗大,保值率低,質量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差。相對於一些合資低端車來說,還是比較推薦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中高端汽車確實是我們自主品牌汽車薄弱的環節,因此中高端汽車還是比較推薦合資車的。


小強說說車


國產車與合資車質量差距有多大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可比性,如果在相同價位來比的話,任何一臺自主品牌完爆合資!不說本人有多愛國,平心而論,就三萬多塊的五菱榮光我都開了四年多了,六萬多公里,平時拉一千多斤的貨,發動機到現在依然好得很,平時保養也沒去4s店,只有首保去的4s店,給我印象確實不好,都是學徒換的!合資車雖然本人沒開過,但身邊有朋友開的十來萬的合資,雖然發動機也沒什麼問題,但偶爾也有些小問題,相同的價格,朋友買的十來萬的自主,開了也有好幾年,發動機也同樣沒問題,小問題偶爾也有,但是配置確比合資多得多,什麼舒適度那就更不提了,同價位的內飾做工,電子設備,座椅,絕對不是同價位合資有的!底盤和外觀的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覺得在同價位下對比的話,合資輸的很慘!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現在買車,選自主品牌絕對沒錯,如果你是富二代,裝逼族,那就另談了!至少在親民這塊,國產贏了太多太多!


日月星辰你我他


國產車和合資車我都買過開過,拋開政治因素,平心而論國產車與合資車整體上質量還是有較大差距。我第一輛車是國產車(不點名),2008年買的,到2013年換車,5年行走6萬多公里,上下班用,發動機大問題沒有,但整車小毛病可以說從未消停過,提車一週,油箱漏油,接著是電動車窗玻璃隔三差五出故障,車門鎖故障,兩年後中控臺和四門塑料內飾熔化,不注意連衣服都粘住;車門下的底梁從內鏽蝕穿,到13年清明節回家掃墓,竟出現左前輪軸承爛掉、發動機兩個火花塞故障、方向助力油管穿漏油、油泵燒壞幾個毛病同時發生,真是苦不堪言。這也是促成我決心換車的原因。13年“五一"剛好市裡有車展,於是換了輛合資車,到今年剛好也是5年,走了6萬多公里,跟第一輛車時間裡程幾乎一樣,但不同的是現在沒有換車衝動,因為這車除了保養外,今年初換了4個輪胎,其它什麼事也沒有。你說兩者差距有多大?國產車還任重而道遠,沒有質量,再愛國大家也不會花血汗錢買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