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成员国德国和法国反对就刻赤问题制裁俄罗斯,你怎么看?

赤焰军情


德法不愿加大制裁俄罗斯并非始于今日,在2015年初法德就不愿意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尤其是法国甚至不愿撤消向俄出口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只是迫于美国一再施压以及权衡自己在欧盟的影响力不受损,才不得已做出不向俄罗斯交付的决定。

自2015年至今,德法多次拒绝加大对俄制裁,而且还与俄罗斯进行来往。2018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都访问了俄罗斯,表示愿意看到俄罗斯在国际上发挥更多影响力,并愿意和俄罗斯合作,这对美国来说就是背叛,也向外界表明西方内部分歧很大,无法做到对俄罗斯发出一个声音。

德法对俄罗斯的宽容心态,主要是从欧洲整体利益考虑的。

在安全方面,如果与俄罗斯对抗,最倒霉的还是欧洲,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富,导致经济迟迟无法走出疲软,而且安全性变得极不稳定,这种对抗的滋味欧洲在冷战已经尝够了。德法作为欧洲的两只领头羊,自然不想再尝对抗的滋味,不愿为美国利益消耗自己。再说,欧洲应对恐怖主义以及欧洲在国际事务上要发挥更大作用,也离不开俄罗斯的协作。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离开俄罗斯,欧洲啥也弄不成。

在能源问题上,德法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比较大,而且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以及其他合作比较多。德法认为,只有与俄罗斯进行合作,才能互相取长补短,使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S)


联合防务


德国与法国反对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就意味着两国不愿意在刻赤海峡冲突中帮助乌克兰。首先,这一次刻赤海峡冲突本身就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一次军事“碰瓷”,德国与法国自然不愿意制裁俄罗斯,将事态扩大化;第二,在欧盟与美国关系越来越微妙的背景下,德国与法国不愿意得罪俄罗斯;第三, 冬天来了,欧盟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取暖,怎么敢在这个时候制裁俄罗斯?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

刻赤海峡冲突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一次军事“碰瓷”

11月25日,乌克兰海军三艘军舰试图硬闯俄罗斯控制的刻赤海峡。在警告无效之下,俄罗斯海军果断开火,扣押了三艘军舰及大量乌克兰海军士兵。这就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事件发生以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下令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全面战备状态!同时,乌克兰也向北约与欧盟求助。11月28日,事件似乎发生了反转,被扣押的乌克兰海军士兵承认是主动挑衅俄罗斯。普遍认为,这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为了实现在2019年连任,故意制造冲突,挑动乌克兰人反俄情绪,以便“火中取栗”。

波罗申科的计划自然瞒不过欧盟国家领导人。在此情况下,作为欧盟的核心,德国与法国自然不愿意配合波罗申科的“政治秀”。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岂不是再给波罗申科摇旗呐喊?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欧盟与美国关系微妙,不愿意与俄罗斯闹翻

此外,欧美关系疏远,也需要欧盟保持与俄罗斯相对友好的关系。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以后,欧美关系裂痕不断。在贸易问题、北约军费问题、伊核协议问题上,特朗普都没有顾忌欧盟的利益。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意建立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欧洲军,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了支持。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反对,甚至在一天之内连发三条推特炮轰马克龙!

与美国关系渐行渐远,欧盟自然不愿意再与俄罗斯闹翻。何况,在建立欧洲军问题上,普京表示了支持。德国与法国自然要“投桃报李”!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

俄罗斯捏着欧盟的七寸—冬季供暖

事实上,即使没有以上两点理由,欧盟也不敢在此时扩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因为,冬天来了!整个欧盟27个国家,有40%的天然气资源是从俄罗斯进口!如果俄罗斯停止了天然气供应,欧盟这个冬天就要在严寒中渡过。仅仅是德国,在2017年就进口了俄罗斯天然气534亿立方米!特朗普曾经痛批德国,称德国已经被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俘虏!所以,不论是在4年前的克里米亚危机,还是在3月份驱逐外交官事件中,德国对于制裁俄罗斯都非常不积极!

所以,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德国与法国为了自身利益,当然不赞成扩大制裁俄罗斯。


美国观察室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公开,法国和德国会暗暗庆幸自己远见卓识,相信了普京的电话说明,没有上波罗申科的当。 在刻赤事件爆发之后,普京就立即给一些国家领导人打去电话,对事件进行说明和解释。等波罗申科再发表声明和一个个电话“报丧”时,至少法国和德国已经拿定主意,信任普京,拒绝与波罗申科为伍。而且他们还主动在北约和欧盟内部做工作,致使乌克兰渴望看到的对俄制裁和对自己的军事援助都没有发生,只留下一纸空文,让乌克兰好自为之。 美国的态度也一波三折,先是特朗普一贯的模糊表态,再到突然拒绝双普会谈以示抗议。当12月4日俄罗斯正式公布所有证据,证明确是乌克兰故意所为,乌方已无力反驳,特朗普也把手一摊,不再搭理波罗申科的派兵请求,反倒开始寄希望于不久的将来,再和普京相聚。 我们认为,这次事件让德法看清了波罗申科的本质,为了胜选,可以不遗余力地把水搅混,甚至不惜把外人也骗进去陪葬。而作为普京,做事不仅果断,而且也合乎规矩,很像“小崔说事”栏目那样实话实说,不添油加醋。所以德法同意介入调停,而德国更是再次直接拒绝波罗申科的请求,继续维持北溪~2线项目的推进。 但普京深深知道,作为战略对手,北约和美国的干预只是早晚的事。俄方既不要为逃脱新制裁而庆幸,也不要低估敌人反击的力度。在继续无情揭露乌克兰险恶用心的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誓死捍卫胜利成果永不丢失,也不给来犯之敌有任何可乘之机。


聪明的人都不会陪疯子起舞。

普京的紧急沟通,显然见到成效,德法反对在没有高清真像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挥舞制裁大棒。这不仅是因为良心发现,也是厌恶了波罗申科的不断挑衅和拙劣的表演。


当然这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胜利,而是普京苦心耕耘的结果。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封锁,普京利用各种机会,展现俄罗斯的诚意,揭露问题的真像。甚至为了沟通感情,还要参加政治家的婚礼。最终还是真像帮了普京的忙,并让他成为一些欧洲政治家心目中的正直人和勇敢的偶像。



破除藩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坦诚交流、在朋友有难时敢于出手相救,俄罗斯的形象一定会有改观,解除制裁将水到渠成。


新文化街男孩


据法国《世界报》周二报道,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政治与安全委员会秘密会议上,法国和德国外交官公开表示,鉴于莫斯科和基辅在克尔奇海峡事件上的分歧日益扩大,德国和法国反对欧盟加大对俄罗斯的现有制裁。



此外,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外长表示,欧盟将“根据事实的披露和双方的进一步行为”,考虑是否对俄罗斯实施更多的制裁。

本周日,三艘乌克兰乌克兰海军军舰(包括两艘炮艇和一艘拖船),不顾俄罗斯提出的离开该地区的要求,非法越过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海上边界,企图从黑海通过刻赤海峡(又译克尔奇海峡)前往亚速海,遭到了俄罗斯海军的拦截,乌克兰三艘军舰被俄罗斯扣押,另有多名乌克兰船员受伤。



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就呼吁外界对俄罗斯的行为进行谴责,并经乌克兰议会同意,在乌克兰国内实施了戒严令,这是乌克兰首次实施戒严令,俄罗斯的乌克兰的关系令人担忧。

不过让波罗申科失望的是,北约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上对乌克兰表示支持,而是一如既往的“口头”上对俄罗斯表示谴责,这也反应出北约对乌克兰的真实态度,不愿意就刻赤事件同俄罗斯硬碰硬。


所以此次德国和法国反对就刻赤问题制裁俄罗斯,不仅是俄方积极同德法协商的成果,也反应了德国和法国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趟乌克兰这趟浑水。


青年视纪


法、德两国的态度源于俄、法、德三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相同。

此次俄乌之间的冲突不仅事发突然,而且来的蹊跷。从表面上看,可能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为了选票故意制造紧张矛盾,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波罗申科再怎么蠢也是一国总统,怎么可能会做把柄这么明显的事情呢?

而且从表面上看这次冲突是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但是这个冲突究竟是不是主要针对俄罗斯,那也不一定,结合最近欧盟各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来看,此次俄乌冲突很有可能是美国策划的,其目的不仅是针对俄罗斯,还可能是剑指欧盟。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法国和德国为什么会反对就刻赤问题制裁俄罗斯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法国、德国的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冲突不能扩大化。

美国对欧盟不合理的贸易政策,让法德两国越来越不满,同时美国日益虚弱的状况也让法德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随着美国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得不被迫上蹿下跳,到处为美国政府找钱,为了打到目的,特朗普不仅把歪主意打到了长期与之对抗的伊朗和俄罗斯头上,也同样把目光指向了欧盟。

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就不断抨击德、法两国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并单方面决定提高从法国和德国进口的钢铁、汽车关税,美国的这一不合理做法,很显然侵犯了法德两国的合法权利,让两个国家感到非常的不满。

此时的法德两国已经意识到,今天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适合合作的伙伴,而且随着美国的持续衰落,法、德两国也开始意识到,摆脱美国在军事上对欧洲各国的控制,建立独立自主的欧洲军事力量的机会已经到来,这对于自诩为欧盟领头羊的法国和德国来说,不啻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在反对美国这个问题上,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已经具备了共同的利益纽带,而美国也早已严阵以待。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开始不断的建议欧盟组建“完全属于欧盟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且在这个问题上,德国总理默克尔也积极予以回应,以一国总理的身份支持马克龙的建议,同时也在为建立“欧洲军”的目标不断奔走。

而对于法德两国建立欧洲军的想法,俄罗斯当然是持乐观的态度,因为一旦“欧洲军”成立,美国在欧洲的军事组织——北约的影响力必然会随之慢慢减弱,而这对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是极为有利的。

因为对于现在仍然处于虚弱期的俄罗斯来说,考虑军事扩张还为时尚早,俄罗斯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恢复精力以图后来,所以必然会对法德的动作举双手欢迎。此时的法德两国也急需俄罗斯与之站到一起,然后依靠三方团结的力量来共同对抗来自美国的压力。

对于法德两国的小心思,美国自然是非常的清楚,因此决定启动乌克兰这颗棋子,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制造一个新的战场,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两国联合的可能,借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俄乌战争,强行将欧盟拉回到北约的旗帜之下,并驱使欧洲与俄罗斯开战,如果这一设想实现了的话,俄罗斯与欧盟将再无和平的可能。

总的来说,此次俄乌冲突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美国要开始在乌克兰对俄罗斯“放血”,而且还有可能是想借俄乌冲突来“教训”法国和德国。

联系到最近法国国内超过十万人的示威游行,我们不难看到,即使是法国也无法逃过美国对他的渗透,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是麻烦不断,不仅难民政策屡遭质疑,而且在其他问题上日子也让她心力憔悴,默克尔为此已经决定在此次任期之后不再继续当任德国总理。

今后的欧洲会不会像中东一样被美国一一打翻,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应该很清楚,如果再按照美国这样的思路干下去,在不久的将来,除了美国还是世外桃源以外,其他地区都将会变成一片废墟。而其他地区的人类,也将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落下m


这表明了北约和欧盟在俄乌克里米亚海域冲突事件中的态度:可以口头谴责俄罗斯,但更希望控制事态不要升级。这一立场有可能和特朗普政府也沟通了一致。


波罗申科的冒险行动在国内政治中得到了他想要的权力,但在国际政治中的“碰瓷”行为让大佬们不满。在G20峰会即将召开的时候,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波罗申科却成为了搅局者,不仅激怒了普京,也让特朗普、默克尔和马克龙这些大佬不满。目前希望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的主要是欧盟和北约中的中小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邻国,但对于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不想再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是欧盟继续制裁俄罗斯的余地很小,

克里米亚事件以后,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已经延续了两年,能采取的措施都已经用过了。冬季已经来了,如果追加制裁只能从俄罗斯的能源领域下手,可德国法国凭什么让本国的民众为波罗申科的冒险而挨冻呢?二是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成本主要由德国和法国承担。根据德国一所大学的测算,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让德国在一年之内损失了近千亿欧元和几十万个工作机会,德国的财政部长去年访问美国时就抱怨对俄经济制裁是损欧利美的行为;法国也是如此,对法国的农业打击很大。三是北约和欧盟内部本身也有结束对俄制裁的声音。比如意大利就已经违反了制裁禁令和俄罗斯在一些领域有了经贸往来;比如希腊和土耳其虽然是世仇,但在反对对俄经济制裁的立场上是一致的。四是不想让明斯克协议失效,危及欧盟自身的安全。乌克兰东部是个威胁欧洲安全的火药桶,现在好歹还有个明斯克协议约束一下俄罗斯的行为。此次事件由乌克兰挑起,如果逼急了让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挑事,然后退出明斯克协议就麻烦了。意味着欧洲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安全成本。
此外,特朗普希望还是能够和普京会晤,所以在和德法盟友沟通时也默许了他们的立场。


波罗申科高估了自己和乌克兰在美欧领导人眼中的利用价值,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炮灰而不是包袱,而且这个炮灰还要做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不是擅作主张。当年土耳其击落了俄罗斯的战机被北约成员国一顿臭骂,认为是麻烦制造者,

而现在实力远弱于土耳其又不是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的乌克兰却在挑衅俄罗斯后,希望北约和欧盟买单,只能说没有自知之明。


云霄飞翼


这个新闻,俄罗斯的媒体报道的比较多,塔斯社、卫星网、RT电视台等国营媒体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引述的消息来源是德国《世界报》,这个报纸是德国本地的大报,在国际影响力不如同名的法国《世界报》。俄罗斯之所以集中报道这件事,很显然是十分关心此事是否会导致欧盟对俄罗斯施加新制裁措施。欧盟是俄罗斯的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维系着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大部分,尤其是能源出口方面。由于欧盟对俄制裁的力度和幅度并没有美国那么大,仍然保留余力,所以很多人都关心欧盟的态度。

(默克尔与马克龙)

欧盟内部制裁之声此起彼伏

欧盟轮值主席国代表,奥地利外长卡林·克奈斯尔表示:“要根据对事实的情况阐释以及双方进一步行为来决定,欧盟是否将考虑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欧盟的态度很显然是即明确,但是又有所保留,其更趋向于保留,也就是说希望俄罗斯能够与乌克兰之间实现对话,让事件尽快冷却下来,不要导致局势升级。总体而言欧盟内部的关于是否要制裁俄罗斯基本呈现两极分化,前苏东国家普遍希望欧盟能够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他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很显然一方面是基于对于俄罗斯历史的仇恨,还有现实的安全威胁。波兰副外长Bartosz Cichocki称:“俄罗斯仍然错误的认为西方的反应不统一,因为在能源上持一种立场,在防御上持另外一种立场。”这很显然是在暗示德国、法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选择采取反对的立场。

(俄罗斯现实处境)

德法确实在此问题上十分谨慎,不倾向于采取进一步制裁

法德本身是新《明斯克协议》的推动者,一直试图去缓和俄乌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事态升级。这其中能源供应的考虑是显而易见的,就德国本身而言,近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依赖俄罗斯,而且还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积极推动修建“北溪2”号管道。这招致了美国方面的反对,指责德国因此会产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而在政治安全方面对俄罗斯妥协。

这当然是美国表面的说辞,其真实的意图是想利用俄乌冲突,激化欧洲的安全局势,让法德提高军费占比,进口更多美国的武器和天然气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法德很显然不想,让美国染指欧洲政治,不会同意进一步让事态升级,避免局势失控危机欧洲安全。

(俄罗斯对欧能源供应2014年)

俄罗斯嘴上强硬,实际行动更是强硬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同法国外长会谈时表示,“如果乌方及其欧洲伙伴想要确保类似事件不会发生,那么必须向基辅发出强烈信号。不是俄罗斯(挑衅),而是那些与无当局保持密切联系的国家(指代美英),以保证不再犯下这种挑衅行为。”近期有关英国派遣军舰和军事人员前往乌克兰与其进行军事合作的消息,可能让俄罗斯感到十分受到了挑衅。加之事发时普京正在克里米亚召开国家委员会主席团的扩大会议。其势必做出强硬的回应搞出点动静来,警告英美。俄罗斯则借这次事件又强化了对克里米亚的部署,加派了S-400导弹。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宣传战也展开,让被俘船员当面承认他们接受上面的命令主动挑衅,试图借此掩盖俄方自己的责任。确实是乌克兰主动挑衅,但是派军舰穿越刻赤海峡,这是两国2003年条约所规定的合法行为。只不过俄罗斯临时加戏,生怕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不利,要强行对乌船只进行检查。作为一国合法通行的军舰谁能允许他国武装力量上船检查,这简直就是侮辱,不是在检查而是在寻衅。

(俄罗斯媒体让乌船员现身说法)

结语

这件事无疑是一个G20峰会前夕的插曲,特朗普接受采访表示,可能会取消与普京在G20期间的会谈,并表示:“我不喜欢这种侵略。”美国在火上浇油,并且在鼓动欧洲对俄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这其实是一种压力,欧洲是否决定对俄采取新的制裁还不得而知,但是在下个月同意继续延长对俄现有制裁措施已然是大概率事件。现在的问题就是法德是否准备继续“绥靖”俄罗斯。

(争夺)

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德法已经失去再次制裁俄罗斯的动力与能力!

默克尔的移民政策赌博失败,导致德国社会动荡,其所领导的基民盟在大选中只能保持微弱领先,保住组建新一届政府权力,在与第二大政党社民党的激烈谈判中,再次让出内阁重要职位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两个关键岗位,社民党主张对俄友好,与默克尔的对俄制裁背道而驰,默克尔已经失去了在德国一言九鼎的绝对地位,必须采取稳妥的思维,保持政府稳定运行,默克尔丧失了绝对主导对俄制裁的能力。同时,所谓对俄制裁,德国是俄罗斯对欧洲贸易最大国家,制裁俄罗斯损失最多的反而是德国。德国本身深受难民问题困扰,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对俄制裁,德国已经力不从心。

马克龙正在经历执政危机,几十万人的游行示威刚刚结束。法国的石油提价倍受民众指责,民众支持率再创新低,由当选时的66%,降低到25%以下,法国经济增长下调至1.7%,制裁俄罗斯,是拒绝俄罗斯的低价石油,还是等待俄罗斯提高油价的反报复,马克龙还有多少民意支持率为其提供消费?

法德两国在经济低迷之时,已经坚持了多年对俄制裁,而特朗普上台无视欧洲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的政治贡献和经济损失,高举美国第一的旗帜,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法德已经无力承受美俄双重压力和打击,已经丧失了再次对俄制裁的动力与能力。非不为也,而是不能也!


石隙甘泉



德国和法国反对就刻赤海峡俄乌冲突事件制裁俄罗斯,说明普京给默克尔打电话有了成效。11月25日发生在刻赤海峡克里米亚海岸附近的俄罗斯向乌克兰炮舰开火并扣船事件过去两天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才首次发声,发声即将矛头直指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指责是波罗申科为了即将举行的乌克兰大选而铤而走险挑起了此次冲突。普京还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了电话。普京还罕见的放下身段请求德国出面调解俄乌刻赤海峡发生的冲突事件。这说明两点,一是普京并不想让冲突事件发酵。二是意识到了北约和欧洲肯定会讨论对俄罗斯进行新的制裁。这也是普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被制裁了四年的俄罗斯经济再也承受不起新的打击了。果不其然,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过后,北约也对制裁俄罗斯的动议进行了讨论。而法德这两个北约重要成员,欧盟“双头鹰”国家却反对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这说明几个问题。一,普京的“公关”初见成效。二,法德两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确实越走越近了,美国的担心看起来不是多余的。三,此次俄乌海上冲突确有蹊跷之处,法德不愿被“绑架”。


二战已经结束了73年,俄罗斯和德国的仇恨早已淡漠了许多。尤其是施罗德和默克尔连续两任务实总理的执政,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确实有了不少实质性的改善。而法国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德国又一心想摆脱美国的束缚,所以,法德两国便自然的走在了一起,欧盟也逐渐沦为了法德两国的天下。法德两国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借助欧盟和俄罗斯的力量摆脱美国控制的北约,使欧洲成为独立的一极。欧盟是一个以经济为主的集团组织,必然将重心放在经济之上,所以在2014年俄乌发生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问题的冲突后,法德两国积极介入进行调停,所以才有“明斯克协议”。但是,即便如此,欧盟也不得不与北约和美国保持一致,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但这种制裁也同时损害了欧盟的经济利益。这是欧盟所不情愿的。所以,欧盟对这次俄乌海上冲突异常紧张,生怕欧盟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再次受到影响。所以,法德两国坚决反对制裁俄罗斯。目的当然是维护欧盟及法德两国利益。


法德两国公开反对制裁俄罗斯也表明普京的公关有了实际效果。普京专门和默克尔通了电话,并请求德国出面协调这次事件。一来是给了德国的面子,二来说明普京很看重德国在欧盟、北约中的地位。所以德国也就顺水推舟的反对制裁俄罗斯,也可以说是有了反对的借口。其实德国也不愿意制裁俄罗斯,谁又愿意经济受到损失呢?法德这次公开反对制裁俄罗斯,也使北约和法德两国的矛盾公开化了。近年来,随着法德两国与俄罗斯关系改善,他们认为俄罗斯已经不再对他们构成太大的威胁,而在两国的内心深处,又确实想使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也使他们两国成为真正的欧洲之王。所以他们有了组建欧洲军的动议。但是,这显然触犯了美国的战略利益。所以特朗普很生气,对首先提出建立欧洲军的马克龙进行了冷嘲热讽。北约秘书长也对欧洲军的前景表示怀疑。波兰、奥地利等国家有纷纷表态反对欧洲军的组建。这显然会被怀疑是美国操纵的。怀恨在心的法德终于借助此事出手了。实际用意是迫使北约中的其它欧洲国家选边站队。

法德不愿制裁俄罗斯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此次亚速海冲突事件有蹊跷。他们不愿被乌克兰“绑架”式的利用。普京在事件发生二天后的首次发声,就明确谴责了波罗申科,说波罗申科是为了乌克兰大选而有意挑起了此次事件。普京的说法似乎也有些道理。因为波罗申科确实有制造事端的动机。一是可以调动乌克兰人民的民族情绪,有利于波罗申科支持率的提高。二来可以在必要时宣布延长紧急状态,使大选无限期的推迟。而法德也正是堪透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才拒绝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不愿被乌克兰利用。因为波罗申科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借此将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搞僵,以促使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行制裁。继续削弱俄罗斯的力量。可是,法德两国也不是傻子,绝对不会被乌克兰轻而易举的利用。


卞竞婉


我觉得德法此举主要并非出于冬季取暖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由于国际政治博弈下抱团取暖的原因。

(图: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

一、抱团取暖,欧洲利益优先,不再过分顾忌美国的脸色,德法欧盟已渐成习惯。

美国搞单边主义,如同帮派老大退居幕后,却要德法小兄弟们缴纳更多的保护费,让以德法为首的欧洲寒心不已。单独跟老大叫板没底气,只好抱团取暖,凡事先考虑欧洲自身的利益,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顾忌美国人的脸色。

先是钢铝关税,然后伊核协议、制裁伊朗,再后惩罚沙特、防卫自主,渐渐地德法发现——只要欧洲抱成团,美国老大也没那么可怕,于是忤逆就慢慢变成了习惯。


(图:欧盟及各成员国国旗)

按照美国的国家利益,肯定是希望欧洲因俄乌冲突而跟俄罗斯死磕的,但德法有自己的考虑及利益。德法纠集欧盟忤逆美国的意思,这不会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二、美中期选举落幕,特朗普不再需要为选票激进反俄,对德法欧洲施压也有所缓解。

某些时候并不能把美国国家利益与特朗普个人偏好画等号,比如说对俄罗斯的态度。电视剧《潜伏》中有句台词: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感觉特朗普对于普京就有这种滑稽的好感。

(图:这眼神交流,默契度可是相当高)


美中期选举落幕,特朗普不再需要为选票而激进反俄,从而表现自己的政治正确,加之特朗普的个人倾向性,相应地美国政府对德法两国施加的压力也就有所缓解,所以德法能够自作主张。

三、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相当于制裁欧盟自己,为他人在自己身上割肉,德法不会干傻事

欧洲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尤其是德法两国,在俄罗斯均有重大的经济利益。以德国为例,默克尔与普京刚刚达成了北溪2号合作协议,该项目是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新管道,长1300公里,总投资120亿欧元。普京同时还表示:德国是俄罗斯重要经济伙伴,大约5000家德国公司在俄罗斯创造了27万个就业机会,俄德双边贸易额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22%。

(图:普京与默克尔,一看就知道关系不一般)

同理,法国对俄贸易投资也不遑多让;意大利的奢侈品,俄罗斯是重要的消费市场,所以意大利反对制裁俄罗斯最为积极。在这种情形下,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相当于制裁欧盟自己,为了美国或乌克兰的诉求在欧洲自己身上割肉,德法欧盟才不会干这种傻事。

四、欧洲与俄罗斯需要乌克兰做安全隔离墙,而并非一座移动的火药库,双方已有默契。

欧洲之所以对乌克兰另眼相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威胁。

(图:俄罗斯与乌克兰地理位置示意图)

俄欧双方互存忌惮,广袤的乌克兰大平原正好嵌在俄罗斯跟欧洲腹地中间,为双方打上了一道安全隔离墙。抛开美国主导的北约在乌克兰煽风点火因素,俄罗斯和欧洲均不希望进行直接军事对抗。双方似乎形成了默契——把乌克兰当成缓冲地带。没想到卖糖果的波罗申科不愿做牢靠的墙体,反倒要当一座随时可能爆炸的移动火药库,这回派军舰寻衅就是明证。

这已经背离了俄欧对乌克兰的定位,因此德法断不肯替波罗申科背书。冲突发生后普京与默克尔及时通话沟通,可以看出双方态度相近,都不希望乌克兰惹事生非。

综上所述,德法反对制裁俄罗斯顺理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