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12月26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将重启商业捕鲸。共同社称,二战后日本几乎没有退出国际组织的先例,此举实属罕见,将受到国际社会对日本轻视规则的指责。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日本官房长菅义伟在记者会上宣布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

根据设立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公约规定,若在2019年1月1日前通知退出,则将于2019年6月30日生效。生效日起即可重启商业捕鲸。

那么,日本执拗“退群”背后有什么打算?

受到伤害的鲸

捕鲸是人类一项古老的产业。从人类学会了航海技能那天,对于鲸类这种庞大的海洋生物,就一直存在着渴望。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鲸浑身是宝,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那巨大的躯体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鲸肉、鲸油和其他产品。鲸肉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鲸脂含有大量的甘油,可以用于合成炸药中的硝化甘油和纸烟加工,还能用来制造肥皂和提炼高级润滑油。鲸皮质地柔软,适宜用来做衣服或皮包。鲸鳍可以做伞面、领结和烟盒……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鲸从简单的衣食来源变成了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对财富的渴望推动下,随着造船技术和渔具制造技术的提高,人类捕鲸能力成几何数级的上升。

根据部分国际环保和生态主义组织统计,在过去100多年中,商业捕鲸几乎造成鲸的灭绝,1920年时世界上还有大约25万头蓝鲸和60万头长须鲸,到了2006年分别只剩86年前的4%和8%。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日本大阪,专供鲸鱼肉的餐馆。

同时,人类在海洋上的活动也日益频繁。航行中船舶螺旋桨造成的伤害、频频爆发的海洋污染事故,甚至于军事活动中用声波对海洋进行探测的行为,都给鲸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侵害。这也造成了全球海洋中鲸的数量日益锐减。

于是,国际社会开始着手建立相关国际公约对捕鲸活动进行约束。《国际管制捕鲸公约》是1946年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共同签署的一项国际公约,国际捕鲸委员会则是这项公约的执行机构。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日本捕鲸船在北海道钏路捕获一条小须鲸。

日本“退群”前,共有89个成员国签署了这项公约。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并非首个退出这一公约的大国,加拿大早在1976年就退出了这个公约。

其实《国际管制捕鲸公约》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并非真的禁绝任何捕鲸活动,只不过要对捕鲸的种类、地点和时机进行限制,除了明确规定某些种类的鲸禁止捕杀之外,还划定了几片海域禁止进行捕鲸活动,比如,怀孕的雌性鲸以及看护幼崽的雌性鲸不得被捕杀……

很明显,该公约的目的在于保护濒临灭绝的鲸品种,并且确保其他鲸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种群数量,以保证其能够正常繁衍。然而,公约公布以来,鲸类数量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明显缓解。

名义上的研究

1986年,在美英等主要国家的推动下,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宣布禁止商业性捕鲸。不过,由于日本、挪威、冰岛和丹麦等传统捕鲸大户的反对,国际捕鲸委员会又增加了一项“出于科研目的进行捕鲸不在禁捕范围内,由此捕获的鲸可以被彻底地利用,另外某些沿海地区的居民捕鲸传统应当得到尊重……”的条款。

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后门”性质条款的存在,日本的捕鲸活动其实从来没有中断过。日本的现代化捕鲸船队以科研为名义,每年在大洋上捕杀近千头鲸,而这其中有很多是正在怀孕的或者正在看护幼崽的雌性鲸。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日本“日新丸”捕鲸船捕杀鲸鱼。

日本给出的理由是,食用鲸肉是日本的一个传统,捕鲸也是日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日本为了解决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鲸类数量不断下降的矛盾,正在致力于研究对鲸进行人工养殖,必须对于鲸类动物的食性和繁殖活动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当然需要捕获一定数量的鲸进行解剖,研究其胃部的内容物,并需要对正在繁殖的鲸进行捕杀,研究它们的生殖活动。

当然,已经到手的这上千头鲸被解剖“研究”后也不会浪费,最后都会被送到日本各地的菜市场去,最终做成各种刺身和料理……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日本市场展示的袋装鲸鱼肉

根据日媒的统计,早在战后恢复时期,由于国土狭小,日本从未发展畜牧业,而经济困难又决定了日本没有足够的外汇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肉类。捕鲸活动曾经为日本人提供了70%的动物蛋白质来源。

然而,如今的日本经济早已今非昔比,从国外进口肉类绝非难事。再加上日本国内鲸肉消费量消费量并不是很大,不过是年人均30克左右,甚至80%以上的日本人从来没有吃过鲸肉。日本似乎并没有必要非要进行商业捕鲸。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然而,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日本始终坚持不肯放弃捕鲸。究其原因,日本部分地方由于历史传统,鲸是祭祀等民俗活动的核心元素,

如果政府政策使得当地选民认为自己的传统遭到破坏,这显然会影响执政当局的选票。此外,在日本存在着一个十多万人的捕鲸产业链,如果放弃捕鲸,无疑也会给执政当局带来一定的选票压力。

不断尝试的突破

日本对于禁止商业捕鲸有着种种不满,也不愿意接受国际捕鲸委员会划定的南太平洋禁捕区等规定。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日本一直试图通过在国际捕鲸委员会内部“改变游戏规则”,努力用经济援助去拉拢一些中小国家通过投票表决来推翻“禁捕令”。

2006年6月,国际捕鲸委员会第58届全体大会投票表决了一个呼吁放开禁止商业捕鲸的《圣基茨和尼维斯宣言》,结果是33票赞成、32票反对,由于推翻商业禁捕令需要75%以上的成员国支持,日本未能如愿。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2018年9月10日,国际捕鲸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日本代表席。

但日本的这种“规则内试图改变规则”的举动,还是引来了重视海洋生态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强烈反对。

基于海洋生态的旅游观光产业已经成为澳新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等国在南太平洋以及南极周边海域的捕鲸无疑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并且直接冲击南太平洋国家的旅游经济。

澳大利亚为此不惜在2010年将日本的捕鲸行为告上了海牙国际法庭,并且在2014年最终胜诉。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日本虽然对此甚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而这也是日本为什么尽管退出国际公约,但宣布重启商业捕鲸活动仅限于自己领海和经济专属区的原因所在。

因此,日本虽然退出国际公约,将重启商业捕鲸,但并未突破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

异乎寻常的举动

不过,日本的这个举动确实有些异乎寻常。

二战结束后,为了让自己能够正常地重返国际社会,日本一直坚持积极加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各种多边国际机制。此次的“退群”行动,是日本首次退出国际公约和多边机制。这一点也许应该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近年来,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日本整体政治气氛日趋保守,不断试图突破“二战战败国”造成的种种限制,追求重新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回顾战后历史,任何一届日本政府都会谨慎地回避“自卫队是不是军队”这个敏感问题。但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国力的上升,重做“大国”的欲望也在不断上升。最开始,日本还是谨慎地通过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行动,突破“海外派兵”这个敏感点。在国际社会开始对此“脱敏”的时候,日本又逐渐借口“日美安保指针”实现了下一步突破,并直接派出后勤部队,支持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进而在南苏丹维和期间又突破了“集体自卫权问题”,其实质是放手让整支部队在海外有了进行军事行动的权力。

从上面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日本对于突破自己战败国带来的限制,往往会采取这种手段:从“广泛性多边机制——双边同盟机制”这种巧妙的“减法”,到“个人自卫——集体自卫”这种更加巧妙的“加法”。

现如今,日本国内针对“修宪”呼声日甚一日,原本否认交战权的宪法第九条已经摇摇欲坠。尽管此届国会上日本政府赋予自卫队正式宪法地位的努力未成,但在12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仍然表示,自己坚持去年5月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施新宪法的目标。▼


日本“退群”,并非只想“捕鲸”


也许我们应该认真想一想了,学会了美国“退群”大法的日本,如果有朝一日抛弃了和平宪法的限制,会不会在国际安全的多边机制上继续“做减法”,而在诸如重建航母舰队乃至海外交战权等方面认真地“做加法”呢?

而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国际捕鲸委员会这一国际组织,是不是只是个开始?

撰文 / 千里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