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忙碌了十三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右一)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對於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來說,時間定格在這一天,“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林鳴難掩內心激動。

林鳴所主導的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節點工程,也是決定整個港珠澳大橋能否順利貫通的關鍵工程,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腳踏在東人工島這塊灑下無數心血和汗水的土地上,林鳴說:“真的不捨得離開。”

“為了這個工程忙了十三年,一直忙到最後一天。今天一大早我還派了100多人在工程現場查看檢修。”林鳴笑著說,實際上,整個工程從開工到開通一天都沒有停止過。

林鳴負責的是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節點工程——島隧工程,也是整個建設中最核心的部分。而無論是“島”還是“隧”,作為橋樑專家的林鳴在接手港珠澳大橋前都沒有接觸過,可以說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硬生生把他“逼”成了島隧工程的世界級高手。

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島”和“隧”的建設,沒有一項讓林鳴輕鬆過關。林鳴談到,當時橫在面前的第一道大難關就是:離岸人工島的建設。要在大海上建兩個人工島為海中隧道和橋樑的轉換銜接提供“轉換器”。

當時世界上可行的技術方案是:按照傳統拋石填海的方法去建成兩個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不過,這樣不僅工期長,而且必然會造成水路交通堵塞。

此外,還需要開挖800萬立方米的海底淤泥,有統計顯示挖掘量相當於堆砌三座胡夫金字塔。並且,極大的開挖量還會破壞生活在這片水域的中華白海豚的家園。

面對種種弊端,林鳴想到一個“快速成島”的方法:將一組巨型鋼圓筒直接插入並固定在海床上,然後再填砂形成人工島。

“這些巨型鋼圓筒的截面面積相當於一個籃球場,高度相當於18層樓,體量類似於一架A380空中客車。”林鳴記得當時這一想法引來許多反對和質疑,把這樣一組龐然大物,製作、運輸並固定到設計位置,能做到嗎?林鳴笑道:“事實證明:堅持就是勝利。”於是我們看到,被國外專家預計要兩三年工期才能完成的人工島,被林鳴的團隊用短短七個月時間就完成了。

外海沉管技術創下工程奇蹟

建“海底隧道”遇到的問題,常常險象環生。其中最驚險的一環是:外海沉管隧道的修建。現在建成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但在當時,外海沉管隧道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國外幾家公司手裡。

剛開始,林鳴也曾嘗試尋求外部的力量。他興致勃勃地帶著工程師到國外去考察學習技術,結果被對方狠狠潑了一盆冷水,最後不僅技術沒學成,還浪費了時間精力。之後,他也考慮去“買技術”,結果不僅需要十多億元的諮詢費,還要延誤一年的工期。

既然“走投無路”,不如自力更生。

林鳴說到這裡又有些自豪地笑道:在港珠澳大橋深埋沉管隧道技術被他們突破後,當時開出天價諮詢費的公司又特意邀請他去做交流,還在公司升起了中國國旗。

在外海沉管隧道的修建過程中,最難的是外海沉管的安裝,要從工廠把這個重達80000噸的沉管用船運到施工地點,然後再精準沉放到指定位置,並與前面的沉管對接。“每一次都需要幾百人共同的力量。”

每一節沉管都很難做到一次安裝成功,“命最苦”的是第15節沉管(E15),不得不經歷兩次被拖回工廠,第三次浮運之後,才順利完成了安裝。

在安裝最關鍵的時刻,林鳴還曾因勞累過度,鼻腔大出血,四天內實施了兩次全麻手術。

【對話】

事業需要更多的堅持

記者: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你作為建設者有什麼感受?

林鳴: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對這座大橋充滿了感情。人生能夠幹這樣一個工程值了。我們有上千萬建設者,能看到這樣一個工程成功完成,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記者:我們知道這些年來工程遇到過無數的困難,最終都“化險為夷”,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在堅持?

林鳴: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這個精神的內涵博大精深,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城市化建設的高潮當中,特別需要這種精神。不僅是這座橋,還有改革的“橋”,都需要我們“開路架橋”,戰勝一切困難。

要去挑戰難度更高的技術

記者:回顧這些年最艱難的時刻,有什麼新的感受?

林鳴:現在覺得我們當年的堅持是很值得的。不管那時碰到多大的壓力,現在所有人都贊成我們的堅持。包括過去支持和不支持的力量。我們現在需要一種為了一個事業、理想以及崇高目標去堅持的精神,否則的話,目標就無法達到,會打折扣。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精神是一筆寶貴財富。我們的事業需要更多的堅持,才能達到預想的高度。

記者:港珠澳大橋已經通車了,您的工作任務大約什麼時候結束?

林鳴:我一直忙到現在,忙了十三年,一直忙到最後一天。總想把它做得更完美,總是不斷給自己找問題在做。

昨天我們還在總結,每天平均有一百個人在工程現場。大家都捨不得,很多人都忍不住掉眼淚,都恨不得再幹一兩年。我就鼓舞大家:大橋建好了,都能用了,你們“退場”不是應該高興嗎?結果大家還是含著眼淚吃了一頓晚飯。

事業需要投入感情,有感情才能做出好的事業。

記者:大橋後續質量怎麼保障?

林鳴:我們昨天開會成立了一個保修班子,這班人會一直留在現場為大橋服務。合同規定這兩年我們會做一些保修工作,合同期結束後我們也會隨叫隨到,讓大橋保持最好的狀態。

記者:您曾經說過自己“一輩子不走老路”,下一步準備做什麼?

林鳴:接下來主要是培養年輕人,教他們做“懸浮隧道”,去挑戰世界上更困難的工程,將來會運用到更寬的峽灣、跨越更深的水域。這比港珠澳大橋的技術難度更高,目前世界上非常關注,中國也不能落後。

我上次在《朗讀者》上也講到了:我喜歡出發。雖然我喜歡旅行,但現在先工作吧,要“打起揹包再出發”。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杜安娜)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忙碌了十三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徐偉在施工現場(右一)

“幕後英雄”同樣精彩

在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中,除了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建設者們,為這座超級工程默默奉獻的“幕後英雄”也不少,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徐偉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港珠澳大橋工程圖複核專家,他讓荷蘭公司開出的天價諮詢費泡了湯,為大橋隧道順利建設保駕護航,並獲得了港珠澳大橋的“參建紀念章”。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也在公開場合多次感謝徐偉。昨日,在港珠澳大橋開通之際,徐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9年的努力,大橋終於開通,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很有成就感。”

記者:港珠澳大橋開通了,能否談談您的感受?

徐偉:我能參加港珠澳大橋建設當中的一部分,作為工程領域的工作者,我很幸運,也很高興和安慰。我對大橋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從珠海口岸到內地和香港連接線的交界處,我走了很多次。

記者:港珠澳大橋的島隧工程沒有先例,但最終很成功,也得到了國外媒體的讚譽,您覺得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徐偉:和第一線工程人員比我們其實屬於後勤保障部門,當然在建設中不管前方還是後方都很重要。實際上參加建設大橋的人員有好多,但所有的建設者們組成的技術協助架構非常融洽,這是項目成功的重要保障。大家把長處結合在一起,為實現一個目標而忘我地工作,這種精神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成功的關鍵。

我們做了一個沒有先例的工程,成功了,而且質量很好。只要走過港珠澳大橋的人都會感受到隧道里面滴水不漏,結構設施非常整齊,這些能做到是很不容易的。這次島隧工程的成功,也得到了沉管經驗最豐富的荷蘭人的讚譽。我國從原來的一個沉管施工的小國,一躍成為沉管施工的強國。

林鳴總工程師有一句話說得好,他對荷蘭公司的負責人說:“你過去反對我們做一些技術創新,這是出於一個工程師的責任,因為你沒做過。今天你肯定我們的創新成果,是出於你一個工程師的胸懷。”

接受了任務就沒有退縮的餘地

記者:是什麼原因讓您和港珠澳大橋結緣的?

徐偉:由於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隧道深埋外海海底,其長度和埋置深度達到世界上目前最長、最深的規模。原本這個工作是請荷蘭公司來做的。而巨大沉管的深水安裝是一道難題,荷蘭一家世界著名隧道沉管公司同意派出專家提供技術諮詢,但只發表意見,不承擔責任。後來想請他們承擔一些責任一起完成這個難題時,儘管他們也沒經驗,但依然開出了1.5億歐元的天價諮詢費,當然這價格我們沒法接受。

為了確保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島隧項目部委託同濟大學承擔其設計文件的複核、審查,並完成相應的關鍵技術科研任務。因為我和中交集團在技術上的交流有20多年了,我們都是老朋友。從這個項目一開始我就經常去那裡,我們經常有交流。所以項目有需要,我義不容辭。於是我們團隊承擔了這項科研任務,孫鈞和葉可明兩位院士擔任了這項科研任務的指導工作。

記者:當初您承接這項任務時,壓力大嗎?

徐偉:我接受這個任務首先是有一種喜悅感,壓力也是有的,如果做不成的話是要負責的。但那時我的想法就是想去做這個事情,把它做好,並沒有那麼多擔心。做任何事情都會碰到困難,更何況接到這麼重大的任務,我更沒有退縮的餘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