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包法利夫人》电影中女主人公爱玛短暂的一生中共有三个男人出场,无趣的查理、风趣的里昂以及骄傲的罗道耳弗。然而以为丰富的爱情经历可以让她的一生充满传奇的开头,竟没想到结局是如此的悲惨。或许爱玛命运的悲剧性并不在于她自身,而是当时社会发展和社会弊病所在。

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我并没有觉得作为包法利夫人的爱玛是个极坏的人,或者说是一个人人皆可抛弃的荡妇。可能更多的是认为爱玛这个形象是充满可怜与悲哀的。当一个极度渴望自由的美好纯净的灵魂被平庸无趣婚姻的枷锁无情的禁锢住时,当一个又一个的兴趣和爱好在重复的、日复一日的平淡甚至是平庸的生活中被消磨掉时,爱玛的身心已经满是痛苦,处境也足够令人感到可怜。

无论爱玛在婚外恋情中得到了怎样的快乐,那些都是短暂与虚无的,因为不知道会在哪一个时间节点,那种刚触碰到的幸福就会消失,像泡沫一样的,突然间就可以消失不见了。既风趣又幽默的年轻男子里昂会因为与爱玛交往会让他失去工作而果断的抛弃爱玛。有钱有权的伯爵大人更是如此,厌烦了就立马将爱玛弃在一旁。

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作为爱玛生命中唯一合法的一个男人,我认为包法利先生查理是幸福的。虽然他一直活在妻子爱玛布下的谎言陷阱中,但是他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察觉。在查理看来,经历了几次婚外恋请之后的爱玛似乎看起来更加愉悦,这种轻快的精神状态反而让他们平淡无趣的婚姻生活更添加了一份美满。

妻子爱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体贴温顺,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全都由包法利先生一人说了算。在原来十分强势的妻子面前,查理从来没有得到过像如今这样多的心灵上的愉悦——自尊和满足。

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在爱玛发生外遇的这段时间内,毫无疑问是查理家庭婚姻生活里最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更何况查理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一直都是备受压抑的,他所经历的第一段婚姻也没有给他带来一点快乐和美满,反而产生了极度想要摆脱妻子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在遇到爱玛之前,查理的人生似乎处处充满着灰暗色调。

抛开伦理道德不谈,单单从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内心感受来分析的话,爱玛的痛苦是远远大过于查理的。吃晚餐时听丈夫查理与她谈论的各种血腥污浊的治病的画面,她是再也不希望有下一次这样的听闻了。

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每当此时,在爱玛的眼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变得无趣和毫无意义,这样令人煎熬的婚姻和双眼闭着的冰冷的死亡又有多少差别。然而爱玛是勇敢的,她的内心深处一直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这也就是她之所以她敢于冒险,敢去做一些平常人只敢去想而不敢去做的事情。

这种冒险的结局是根本不想去想的,其实或许其中也带着一些不敢想,没有想到会是怎样的结局的意味。不过,就算是和鸡蛋撞石头一样,又会怎么样呢,平庸的活着和热烈的死去互相权衡一下,自然会选择后者。

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到了终于要面对结局的时候,爱玛逼不得已的慌了神。她要面对的是巨额的借款,她的这种冒险式的快乐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看不到前方有什么路了。只要有钱,有钱就能解决这些天大的麻烦。但她没有,无论如何都再也无法筹集到的巨款。爱玛似乎看不到任何的生机了,摆在她面前的似乎也就只有一条笔直的死路了。

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最后却积债如山甚至自尽

爱玛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这条死路的呢?也许有她成长过程中日渐形成的对未来和贵族生活的不切实际的渴望和对浪漫爱情的幻想。也许是那个擅长推销的时装商人的一张抹了蜜的嘴巴和恶毒的黑暗的内心。或许,根本就是旧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