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從古至今,中原王朝更替輪迴,每過兩三百年,就會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王朝。同樣草原上草木枯榮,一雞死一雞鳴,草原民族照樣彼此之間為了草場水源人口等等充滿了仇殺、擄掠、變遷,無數部族壯大、興盛、衰敗、滅亡,甚至融入其他部族。從匈奴開始到鮮卑,接下來是柔然、突厥,接下來就到了今天的主角-回紇。

說起回紇的起源,在秦漢時稱丁零,南北朝時期稱為高車或者敕勒,到隋朝時稱鐵勒,語言習俗與突厥人相通。突厥興起時,阿史那憑藉幾百部族吞併鐵勒五萬這才有了起家的本錢。在回紇興起以前,鐵勒諸部統稱“九姓鐵勒”或者“回紇九姓”,包括九個部落,回紇、僕固、渾、拔曳固、同羅、思結、契苾、阿布思、葛邏祿,以回紇為首。唐朝名將契苾何力,就是回紇九姓契苾部族的首領。而平定安史之亂時的僕固懷恩,同樣出自回紇九姓的僕固部族。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丁零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高車

在成長為草原霸主之前,回紇附屬於突厥。公元605年,鐵勒各部的首領按照慣例前往突厥朝貢,他們本應該受到好酒好肉的招待。然而,還沒等他們進入汗帳,就被突厥士兵搶走了財物,數百名鐵勒酋長被全部活埋。從此,突厥被鐵勒的後裔永久刻在血淚史上。鐵勒各部迅速選出了新的酋長,秘密聚會共商反抗大計,它的總稱就是回紇,自此回紇與突厥結仇。大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軍北伐,次年二月,大破突厥於陰山,俘虜頡利可汗,東突厥汗國至此滅亡。東突厥滅亡後,薛延陀作為一個草原小霸主,建立了一個十幾年的小汗國,薛延陀汗國。由於薛延陀統治無道,黎民塗炭,部眾紛紛起義。大唐貞觀20年(公元640年),唐軍急大家之所急,義旗一舉,紛紛響應,聯合回紇等部族出兵,解民於倒懸,拯救別壓迫部眾於水火之中(哈哈,收不住了,說順嘴了)。攻滅薛延陀,被壓迫部眾終於見到了久別的太陽和可自由呼吸的天空。扯遠了,書歸正傳,滅薛延陀後,大唐置燕然都護府(大唐六大都護府-安北都護府的前身)統轄漠北六府七州。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回紇汗國的墊腳石-漠北小霸王薛延陀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大唐燕然都護府

薛延陀滅亡後,回紇南遷到突厥故地。以回紇為首的鐵勒諸部共奉唐太宗為“天可汗”,回紇與其他草原民族一起臣服唐朝,接受冊封。回紇政權得以建立。自此,回紇大唐開始了一家親的過程。在這裡還有一個小典故,大家可能經常用,那就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回紇使者緬伯高帶著珍奇異寶和一隻珍貴的白天鵝。回紇使者最擔心的也是這隻白天鵝,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向國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親自喂水餵食,一刻也不敢怠慢。這天,來到河邊,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使者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使者向前一撲,只拔下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著它飛得無影無蹤,一時間,使者捧著幾根雪白的鵝毛,直愣愣地發呆,腦子裡來來回回地想著一個問題:"怎麼辦?進貢嗎?拿什麼去見天可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思前想後,使者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小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當然大唐天子,北方民族心目中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不但沒有生氣,還好言撫慰。由此可見,唐和回紇當時的友誼小船平穩遠航。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千里送鵝毛

公元682年,突厥阿史那氏族在蒙古高原重建的東突厥汗國,又稱“後突厥汗國”“後東突厥汗國”“突厥第二汗國”。回紇因為公元605年血仇的事情一直對突厥耿耿於懷。公元741年起,後突厥內訌不斷,進入全面崩潰階段。公元744年,唐軍與回紇軍乘亂出擊,圍攻後突厥。公元745年正月,回紇首領骨力裴羅斬殺後突厥最後一位可汗白眉可汗,將其首級送到長安領賞,被唐封為懷仁可汗。至此,中國境內最後一個突厥汗國也被大唐和回紇滅掉,回紇終於報的一箭之仇。最盛時回紇控地“東極室韋(額爾古納河一帶),西至金山(阿爾泰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地”。版圖如下圖所示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在後突厥汗國基礎上建立的回紇汗國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年間,爆發了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叛軍一路南下中原,在防禦空虛的中原地區長驅直入,猶如破竹,長安洛陽兩京失守。唐玄宗被迫出逃蜀中。次年,太子李享在靈武繼位,是為唐肅宗。肅宗為及早平定叛亂,向回紇發出邀請。回紇出動4000騎兵,協助唐朝平叛。在收復叛軍佔領東都洛陽時,回紇軍將子女財帛盡數搶掠作為軍費。此為大唐王朝歷史的一個汙點。公元788年,回紇向唐朝上表請改“回紇”為“回鶻”,取義為“迴旋輕捷如鶻”,變成回鶻汗國。公元840年,回鶻汗國被其北方黠戛斯人擊敗滅國。

回鶻各部南下或西遷,進入河套、華北、甘涼、新疆一帶。南遷的部族基本上都融入了漢族。西遷的回鶻一部分到了新疆之後,建立了西州回鶻汗國,也稱高昌回鶻。一部分到了甘肅,建立了甘州回鶻汗國,也稱黃頭回紇。還有一部分越過了蔥嶺,和當地人融合建立了喀喇汗國,也稱黑汗王朝。甘州回鶻逐步演化為今天的裕固族。高昌回鶻和喀喇汗國被耶律大石的西遼所滅。後裔與當地民族融合,蒙元時期改稱畏兀兒”,也就是今天的維吾爾族。

見證大唐興衰的草原霸主民族-回紇

回鶻西遷的三支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紕漏,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