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变通都混得很失败!《孙子兵法》把变通的智慧讲透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国人善于变通的智慧,估计来源于此。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虚实》篇。

在这篇最后部分,兵圣对“虚实”做了总结性阐述,提出“避实击虚”与“因敌制胜”的重要军事思想。这两句军事名言,保质期无限长,只要人类还存在,它就不会过期。

我们来欣赏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文言文吧!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不懂变通都混得很失败!《孙子兵法》把变通的智慧讲透了

作战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的流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法。所以说,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

兵圣拿水来打比方,把这个抽象军事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很有画面感,大家很容易领悟其中的玄奥。这里面,我个人认为有两层意思:一是战争是复杂曲折的,和河流走向一样,一波三折很正常;二是战场指战员要有水的个性,善于见缝插针、善于相机行事、善于临机应变,能做到因敌制胜。

不懂变通都混得很失败!《孙子兵法》把变通的智慧讲透了

第一层意思:

水,大家都见过,在大自然界,河流基本都是九曲十八弯,很少有直来直去的,这都是因为水喜欢往地处流。战争也一样,大部分都很曲折,基本都是攻守战、拉锯战、对峙战、持久战,打一次就搞定属于小战役、小概率,属于理想状态,现实战争中很难做到。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战争,整整打了10年;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也打了5年;唐朝从李渊开国,到初步统一全国,前后也花了7年时间;北宋开国,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南唐灭亡,初步统一全国,花了9年时间;大明建国,从朱元璋在南京称王(1356年)开始算起,到大明建国(1368年),整整花了12年时间。

不懂变通都混得很失败!《孙子兵法》把变通的智慧讲透了

第二层意思:

水,很柔软,很灵活,适应能力非常强。把水倒在圆形杯里,水就成了圆形;把水倒在方形的杯里,水就成了方形。水,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可方可圆,可长可短,可深可淺,关键看所在环境。善于带兵打仗的统帅也是这样,排兵布阵没有固定的套路,看什么人说什么话,遇什么敌人做什么部署。看菜吃饭,见机行事,因敌制胜,灵活运用兵法,才是最懂兵法的人。

关于因敌制胜,南宋中兴第一名将、抗金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岳飞对此做过精辟阐述。老将宗泽,很欣赏青年小将岳飞,认为他是可造之材,有意栽培。在宗老将军看来,岳飞打仗更多的是野路子,似乎缺少“章法”。于是把自己收藏的阵战图拿出来,准备送给岳飞,让他提高提高理论水平。

不懂变通都混得很失败!《孙子兵法》把变通的智慧讲透了

按正常人,老领导把压箱的兵书送给你,应该是一副爱不释手、受宠若惊、感激不尽的样子。没有想到“缺心眼”的岳飞,看到阵战图之后,慢悠悠地说出一句著名的军事名言: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岳飞认为,摆好阵势再开战,只是一般通常的用兵之法;如果要运用得巧妙得当,关键在于潜心思考,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式,根据地形来确定流向,打仗根据敌情来制定相应的策略。打仗生搬硬套兵法,肯定要吃大亏,就是第二个赵括,被人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因地制流,因敌制胜。

不懂变通都混得很失败!《孙子兵法》把变通的智慧讲透了

这句话,对我们普通人又什么启示?这个才是重点。

变通,中国人善于变通的智慧,估计就是来源于此。

在我们身边,各行各业,都会遇到所谓的老江湖、老油条、老司机,这些人说话做事往往善于变通,像水一样润滑,去哪里都混得很开。这种变通的智慧,如果用在正道,确实能取得意想不到效果,能办成大事。譬如,江苏昆山宝马纹身男砍人事件,法院判决“凶手”无罪,就体现了中国式的变通智慧。把公道还给百姓,把正义还给社会。

如果变通智慧用歪了,破坏力也是很强大。譬如很多人拿着直销牌照,做的全是传销的勾当,这个就是典型的把经念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