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丁(Dī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萬姓統譜》、《通志·氏族略》等資料所載,姜太公之子伋,諡號為齊丁公,子孫以其諡號為氏,稱為丁姓。

2、出自丁侯的後裔。據《姓氏考略》所載,丁侯為殷商諸侯,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丁侯因不從而被周所滅,其祖孫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遺民微子啟於宋國(今河南省東部和山東、江蘇、安徽省間地),國人宋丁公的子孫以其字號“丁公”為氏,稱為丁姓。

4、出自他姓所改或其他少數民族改姓、賜姓而來:

① 為孫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據《三國志·江表傳》雲:“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所以,後世的丁姓中國人之中,特別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因為孫氏傳自周文王第子康叔。

② 出自於氏所改。據《楓窗小牘》所載,宋代人於慶欲依附於權貴丁謂,遂改姓丁,後果如意。

③ 明代西域(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部分地區)人名中以“丁”為末字者進入中原漢化後,有改姓丁者。如《靈山房集高士傳》雲:“鶴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為烏祿丁,又有從兄士雅漠丁,鶴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義,後世遂以鶴年為丁姓。”

④ 彝族尼質氏、瑤、鄂倫春、東鄉、回、蒙等均有丁姓。

⑤ 出自賜姓。明朝元人丹珠爾被賜姓丁。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宣(Xuān)姓源出有四:

一、同一始祖,均為 Xie(貞+炯-火)見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戰國至西漢初年人們就有的共識。黃帝有 4妃。他有25子,其中12個兒子繼承父姓——姓姬,另外13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為西陵氏女,號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囂、龍苗。西陵氏所生長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為諸侯)若水,生子三人:長子名乾荒,乾荒生顓頊(高陽氏,後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後裔為李氏;三子名悃,遷居北土,其後裔為拓跋氏,即後來北朝的 鮮卑 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囂,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嬌極,嬌極生帝嚳(高辛氏,後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龍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遷居南方,為南蠻之祖。

帝嚳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簡狄,生子(貞+炯-火)(xie屑),即契,後為商朝的始祖。

風俗通義佚文:姓氏(案四庫全書風俗通義有附錄一卷),乃從永樂大典“通”字韻中所載馬總意林節本姓氏篇裒集而成者。嗣後,朱筠、錢大昕、盧文?、嚴可均、張澍、顧?三、姚東昇、徐友蘭、陳漢章、王仁俊,俱有輯補,而張澍併為之注焉;則應書此篇雖亡,經後人之鉤沉輯佚,庶幾可復舊觀矣。然諸傢俱以四聲為次,固非應氏之舊,雖失本真,此亦無可如何者,吾亦時且從眾焉。至其自相牴牾之處,亦頗為之是正,夫豈故為薄古哉,亦將以之信今雲耳。篇名舊引多歧出,今從蘇頌所見,定為姓氏,蓋漢人亦習稱姓某氏雲。

萬類之中,惟人為貴。春秋左氏傳: “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譏衛滅邢,論語貶昭公娶於吳,諱同姓也。蓋姓有九:或氏於號,或氏於諡,或氏於爵,或氏於國,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居,或氏於事,或氏於職。以號,唐、虞、夏、殷也;以諡,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國,齊(一作“曹”)、魯、宋、衛也;以官,司馬、司徒、司寇、司空、司城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郭、園、池也;以事,巫、卜、陶、匠也;以職,三烏、五鹿、青牛、白馬也。

二、鮮出周代,受 封為國

1、箕子鮮姓: 出自子姓,以地名為氏。西周初,殷紂王的叔父箕子受封於朝鮮,其後人以鮮為氏; 出自子姓,為殷商王族後裔。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武王滅商,封箕子於朝鮮得姓。周武王滅商以後,放出箕子,並向他請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擁護,箕子認為應當施行仁政,用安撫的手段來爭取民心。武王要封箕子為官,但是箕子不願做周的臣子,就出走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箕子的子孫中有個叫仲的,有封地在於,他將國名“鮮”字和封邑名“於”字合成“鮮于”二字為姓,稱鮮于氏。 姓氏由來考略:《風俗通義》,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因氏焉。一雲,蜀有鮮姓,系鮮于氏所改。

2、大禹鮮姓:出自姒姓。武王賜我鮮姓,本乃夏禹之後裔姒氏,故居山西蒲州,始於安邦定國是也。據(閬中)《漁陽郡鮮于氏大成宗譜》記載:“販販?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傳十四世而生湯,伐夏放桀、即天子位,以武功成號、曰成湯。傳三十世而生箕子,箕子名胥餘、為紂庶兄、官父師、販販販武王克殷、王訪問箕子、箕子以洪?九疇陳之、武王遂封箕子於朝鮮。箕子生二子,箕山、箕殷。乃遷居鮮虞國(中山國,河北真定),其支食採於此、以國為氏,生鮮虞申,故其始祖也。”

3 、出自鮮卑族:據《康熙字典》解說,鮮姓是鮮卑族演進而來。(略,見下)

4 、出自回族:據康熙年間撰寫的隴西《鮮氏家譜》記載,回族中的鮮姓先祖為西域回紇人,宋金以前遷入內地。其後裔居江浙一帶,後遷往甘青寧。今北京、江蘇、甘青寧的鮮姓是同一祖源。於康熙年間創立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門宦(鮮門門宦)的先祖鮮美珍,其原籍便是江蘇南京竹行(今竹集鎮),後才落難至青海湟中的。鮮姓回族現主要分佈在北京、江蘇、甘肅、青海和寧夏地區。

三、宣出周代, 溢號為姓

宣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宣”在古代世帝王和諸侯較常見的諡號,如周宣王、宋宣公等,他們的後代都有宣氏。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周宣王的後代,取宣字為姓,是宣姓最早的起源(周宣王姓姬,所以宣出自姬姓)。另外,春秋時期,魯桓公的五世孫,魯國大夫孫僑如死後諡號為宣伯,他的後代用諡號為姓氏,也稱宣氏。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以諡號為氏。據《風俗通義》載,上古周朝時,周厲王之子靜,繼位後為王四十六年,死後諡號為“宣”,稱為周宣王。周宣王的支庶子孫有的以王父“宣”字為氏,形成了一支宣姓。

2、出自姬姓,以諡號為氏。起源於春秋時候,《通志•氏族略•以諡為氏》載,春秋時魯桓公的五世孫僑如是魯城公時的大臣之一,他企圖除掉季孫氏和孟氏兩家,因失敗被逐,逃往衛國為卿。生前對國家有功,死後朝廷追諡“宣伯”封號,宣伯的子孫後代就取王父諡號“宣”字為姓,切代相傳。

3、出自子姓,以封號為氏。據《風俗通》載,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君子叫力者,坐君位十九年,去世以後朝廷追加他一個封號,叫“宣”,於是力者就被史學家稱為宋宣公。宋宣公的子孫後代,取一個宣字為姓,切代相傳。

4、春秋時,魯國桓公的五世孫叔孫僑如是魯成公時的執政大臣之一,他死後諡號也為 “宣”,史稱宣伯。其後世子孫中亦有人以其諡號為姓,稱為宣氏。

四、鮮宣同族,有書記載

出自鮮卑族:據《康熙字典》解說,鮮姓是鮮卑族演進而來。 鮮卑是我國東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曾經服屬於匈奴,至後漢方與漢朝發生關係。此時鮮卑常與北邊的匈奴發生戰爭,與漢朝基本屬於和平共處。和帝到順帝時,漢大破匈奴,被匈奴被迫遠遁,“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強盛”(後漢書 *鮮卑傳)。 鮮卑是由東胡分裂出來的一個部族。東胡被匈奴擊破後,一部分退居鮮卑山 ( 今大興安嶺南段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族一帶山中 ) ,因以得名。拓拔鮮卑是鮮卑中最著名的一支,他們世居於大興安領北段嘎仙洞一帶的大鮮卑山,開魏國(史稱北魏)基業,是第一個進入中原而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其所創造的優秀文化,對隋唐影響頗大。

據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陳連慶所著《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6月版)一書中“ 秦漢魏晉南北朝民族姓氏研究”之記載:“鮮于氏(宣於氏、鮮氏)169……”同系後被鮮卑族一舉兼併、統一的“高車、柔然、突厥之屬”。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賁姓源流

賁(Bēn,Féi 兩支,字同音異,源流有別)姓源出有三:

1、出自春秋魯國縣賁父,以祖字為姓。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及《元的姓纂》載,賁姓起源於春秋魯國,魯國有一個貴族叫縣賁父,他的後代取賁(Bēn 音奔)字作為姓,世代相傳,遂成賁氏。此處賁字讀作“奔”音。

2、出自春秋晉國苗賁父,以祖字為姓。相傳,賁姓出自苗氏,春秋時晉國大夫苗賁父之後,以賁(Bēn 音奔)字為氏,成為賁姓的另一支。此處賁字讀作“奔”音。

3、出自春秋時秦國,有貴族姓賁。據《風俗通》載,源於秦國的王族,秦非子之後有叫賁父的,其子孫就取賁(Féi 音肥)字為姓,世代相傳,遂成賁氏。此處賁字讀作“肥”音。

賁(Bēn 音奔)姓得姓始祖:縣賁父、苗賁父。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鄧姓起源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為姒姓)。相傳夏朝時帝仲康有子孫封在鄧國(今河南鄧州一帶),鄧君的後世子孫就以國為氏,稱鄧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於鄧國曼城,是為曼侯,稱曼氏,曼氏後來又改封鄧國(此鄧國在今河南省孟縣的西南),經西周、春秋延續了600多年。西周時,鄧國是周朝南方較為重要的一個異姓侯國,但因與楚為敵,於公元前678年被楚國滅掉。鄧侯子孫為紀念故國,便紛紛改姓鄧,史稱鄧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第8子李從鎰,受封為鄧王。公元975年南唐為北宋所滅後,宋太宗下令緝拿南唐宗室,李從鎰之子天和出逃,以父親封地為氏,其後世子孫遂稱鄧氏。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鬱姓起源

1、西陵嫘祖之後:三峽地區的諸多姓氏如與歐陽氏同源血親的氏族有夏姚22家,如夏氏、姚氏、歐陽氏、婁氏、嵇氏、弋氏、韓氏、區氏、鬱氏、畦氏、徐氏、尋氏、扈氏、灌氏、針氏、杞氏、儲氏、共連氏、鮑氏、左氏、瀆氏、越氏等,均與西陵嫘祖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大禹為西陵嫘祖五世孫,軒轅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高陽,高陽生鯀,鯀生大禹。

2、古鬱國之後:據《姓考》雲,古有鬱國,春秋時為吳國大夫采邑。其後裔以國名為姓氏。

3、鬱貢之後:春秋時魯相鬱貢之後。膠東有鬱秩縣(在今山東省平度縣),為魯貴族封地,或以地名為氏。

4、漢代郡縣鬱夷居民之後:鬱夷屬北地,在今陝西省寶雞及隴縣一帶。

5、漢代郡縣鬱致居民之後:鬱致屬北地,在今甘肅省慶陽一帶。

6、漢代西域之鬱立國國民之後:鬱立國在今新疆奇臺縣之西北。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單(Shàn)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南)為甸內侯,因氏焉。於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餘代為周卿氏。據《通志·氏族略》雲:成王封蔑於單邑,故為單氏。又據《路史》記載,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在今河南省孟津縣境),他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姓單。

2、出自北方少數民族複姓改單姓而來。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複姓可單氏、阿單氏、渴單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單姓單氏。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杭」姓源出:

一、杭氏出於抗氏、伉氏。《元和姓纂》雲:三伉氏,春秋時衛邑也。抗氏,魏國三伉大夫之後,後有抗喜為漢中太守。後轉寫為杭氏。

二、以地為氏。傳說大禹治水後,封有餘航國,即餘杭。其後人即為杭氏。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洪姓如下:

一、出自翁姓。周昭王姬瑕庶子食採於翁山(今浙江),子孫後代便以翁為氏,世代沿襲。下傳至宋朝翁乾度,生有六個兒子,人人都有出息,先後進士及第,他便讓六個兒子一個人姓一個姓,除老三繼續姓翁之外,其他五個兒子都改了姓,從老大到老六依次姓洪、江、翁、方、龔、汪,老大處厚易姓為洪,並繁衍至今。這六個姓的血緣關係,被姓氏學者稱為“六桂聯堂”。很顯然,出自翁乾度長子之後的這一支洪姓,理所當然是黃帝后裔。

二、山東省汶上縣、河南省偃師市《姬氏志》都介紹:“洪姓,系出安樂郡,姬姓,衛大夫弘演之後。到唐始避高宗子李弘之諱,改為洪姓。”此支洪姓顯然也是黃帝后裔。

三、其他來源:1、出自共氏,為炎帝之後。2、古代共工氏部落後裔,由祁連山一帶逐步往東遷徙至河南靈寶以至朝鮮、日本,有的姓共,後來又有的加一個三點水,姓了洪。譬如:漢武帝時,共工氏後裔共勳之子共普,為躲避朝廷內亂,去敦煌後改為洪姓,叫洪普,洪普被不少洪氏人信封為始祖。3、唐朝豫章宏姓,為避諱唐太子宏而改為洪姓。4、宋朝宋太祖的祖父叫趙弘,江西、江蘇的弘姓人、劉姓人因避諱,改為洪姓。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包姓起源

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後代。太昊創制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後有包氏。

出自申姓,為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申包胥,楚國君蚡冒的後裔,故又稱王孫包胥。他曾赴秦國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後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為姓,為包氏。

據《後漢書》載,丹陽包氏,本為鮑氏,為避王莽之亂,改鮑為包,成為包姓的一支。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諸(Zhū)姓源出有四:

1、來源於以人名為氏,越王的後裔。西漢初期,有人名為無諸,他是戰國時期越王勾踐的後代無諸。秦朝末期,無諸率領著部將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漢朝建立以後,無諸被劉邦封為閩越王。他的後代以他的名字作為姓氏,形成諸姓。

2、源於諸葛氏複姓變化而來。五代十國的時候,後周有個貴族叫諸葛十朋,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後,又不願別人打聽到他,諸葛十朋就改姓名諸十朋,隱居在會稽山中,他的後代於是改姓單姓諸,成為諸姓的又一個來源。

3、來源於食邑,以邑名為氏。根據《姓苑》上的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諸邑(今山東省諸城南),魯國大夫就在這裡生活,他的人民採食於此。他的後代便以封邑“諸”為姓。

4、源自姒姓,越國大夫諸稽郢之後。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的記載,諸姓出自姒姓,是戰國時越國的後裔,即越國大夫諸稽郢的後代。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左」源出:

1、以官名為氏。左史,原為周代史官。周穆王時有左史戎父,春秋時楚靈王有左史倚相,其後皆有左氏。

2、據《姓考》及《呂覽》所載,古有左國,以國為氏,黃帝臣左徹為其後。一說左徹為左姓之始。

3、出自姜姓,為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據《廣韻》所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4、以職官名為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各諸侯國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後便以左為氏。楚國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為左史官,後以官為氏。他們皆為左氏之祖。

5、春秋時宋國公族有左姓。

6、春秋時衛國公族有左姓。

7、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明、清雲南永昌府騰越亭(今騰衝)、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滿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後改為左姓;裕固族綽羅斯氏,漢姓為左;北宋時猶太人留居中國境內(主要在今河南省開封)者之後裔中有左姓;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石姓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為石碏之後裔。春秋時康叔的6世孫衛靖伯有個孫子叫公孫碏,字石,又稱石碏,是衛國的賢臣。衛桓公二年,其弟州籲驕奢,被桓公撤去將軍之職,出奔國外。十幾年後,州籲領著黨徒潛回國內,刺死桓公,自立為君。石碏之子厚也參與了密謀,被拜為大夫。後石碏把州籲和石厚騙到陳國,又暗中給陳桓公寫了一封密信,信上說: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所以,州籲到陳國後,立即被抓了起來,後來,石碏命人殺州籲、石厚於陳,然後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晉為國君。《春秋》稱讚石碏說:石碏純臣也,惡州籲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厚的兒子駘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石氏。史稱石姓正宗。

2、出自姬姓和子姓。鄭國(姬姓)又大夫石癸,宋國(子姓)又公子段,字子石,他們的後代都稱為石氏。

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一:當時西域石國(故址在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有人遷居中原,遂以石為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代北三字姓烏石蘭氏改為漢字單姓石氏;十六國時有張氏、冉氏改為石氏;據《北史》載,有婁氏改為石氏者。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所載,炎帝神農氏後裔,西周時齊國國君丁公伋的嫡長子季子曾食採於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子孫以邑為氏,是為山東崔姓。根據多種古籍的記載,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於西周時期的齊國,有將近三千年的歷史,曾經長期是山東望族和中國著姓。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建都於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開國君主是呂尚。呂尚本來姓姜,因為他的先祖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的兒子丁公佶,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來應該繼承君位,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西北),後來以邑為氏,就是崔氏。 而這位丁公佶,相傳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兒子。由此可見,崔氏中國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後代,追本溯源還是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的子孫。他們的得姓,算起來大約有3000餘千年的歷史了。

2、據《新唐書》所載,唐時新羅國有崔姓。

3、出自少數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麗人、滿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吉姓源出:

1、出自姞姓所改,姞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之一。據《唐書 宰相世系表》所載,是遠古黃帝有個裔孫叫伯儵,受封於南燕國(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一帶),賜姓姞。後來他的子孫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傳姓吉。

2、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是上古周宣王有個賢臣叫尹吉甫,他的支庶後代以祖字為姓,世代相傳姓吉。

1、漢族羊舌複姓中有改吉姓者。

2、300多年前女真族的後裔滿人入主中原後,有一些滿族旗人改姓“吉”。如清天聰年間戰功彪炳的大將吉思哈,他本姓烏蘇氏,是滿洲鑲白旗人;清嘉慶年間的兩廣總督吉慶,他本姓覺羅氏,是滿洲正白旗人,等等。

3、清代青海西寧土司吉保是西番人,其後代也以吉為姓。

4、原海南瓊中、保亭、樂亭三縣交界處有72峒黎民本無姓氏,後由大總管統一定為吉姓。

5、土家族吉桑氏,其漢姓也是吉。

6、當今蒙古族、彝族、回族、藏族、哈薩克族、朝鮮族、傣族等民族中,也有人以吉為姓。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鈕姓源出:

1、春秋戰國時期祖居吳興(現為浙江省湖州市)花林的先祖宣義公(家中排行二十六)之女為吳王夫差(公元前495~ 473年)第八宮後,宣義公時任吳王從衛騎都尉),當時以椒房之戚拜賜印綬指印“紐”而賜姓,故本姓“紐”,後才演變成“鈕”,這就是鈕氏姓的由來;最近,有我族人在陝西省黃陵縣祭拜黃帝陵時,在“百家姓尋根問祖館”請得有先祖宣義公的鈦合金像,並抄錄有如下的鈕氏始祖簡介:“鈕姓始祖為鈕宣義。春秋時期,鈕宣義為吳國從衛騎都尉,因其祖上為專職從事鈕柄製作的‘百工’之長,故以技藝為姓,稱為鈕氏。”

2、《晉書》記載,古代東晉時期的鈕滔,著書立說,宣揚封建迷信,是個縣令。北周有鈕因、鈕士雄父子,皆因至孝而聞名。宋代有鈕釗,吳興人。元代有鈕克讓,介休人,官至宣慰使,為官用法平恕,頗多善政。明代有德安知府鈕衍,以清白見稱。清代有文字學家鈕樹玉,吳縣人;詩人鈕福疇,烏程人;貢生鈕繡,吳江人,博雅多聞。上述鈕氏名人,其籍貫多為吳興。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龔(Gōng)姓源出有八:

1、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後裔。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後代)在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其後有一支開始以單字“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其後裔又再加龍字改成“龔”氏,遂演變成龔姓。

2、出自古共國之後。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共國(今河南省共城,一說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共,亦作恭,為商代諸侯國。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被周文王姬昌所滅。共國滅亡後,其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共氏。後演變為龔姓。

3、出自姬姓,為共伯和之後。西周後期,有一個王室貴族叫姬和,被封於共(今河南省輝縣),為伯爵,稱為共伯和。當時,周厲王在“國人暴動”中被趕出國都,然後諸侯便推舉他代行天子的權利,史稱“共和行政”,這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共國在春秋時被滅後,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4、也出自姬姓,為晉獻公的後裔,以諡號為氏。據《尚友錄》所載,春秋時,晉獻公(晉國為姬姓諸侯國)的兒子奚齊即位以後,給其兄申生(在被人誣陷後,以自殺表示對父王忠心的前太子)加諡號為“恭君”。因古代“恭”即“共”,申生的後代以諡號為姓氏,也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山西龔姓。

5、仍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後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被鄭莊公打敗後,逃到共,當時在鄭國境外,稱為共叔段,其後代,或以“段”為氏,或以“共叔”為氏,也有以“共”為氏的,稱共氏。後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6、出自為避皇帝名諱演變而來。五代十國時,後晉皇帝叫石敬瑭,因為避名諱,“敬”氏改為同義的“恭”氏,後也演變為龔姓,是為河南龔姓。

7、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據《六桂堂業刊》所載,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後以邑為氏,稱“翁”氏。至宋初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龔,其子孫也姓龔,此支為其一。洪氏後來為了避仇,便改了自己的姓氏,在洪字上去掉三點水,上面加了一個龍字,就成了龔氏。均是為福建龔姓。

8、出自他氏改姓或小數民族漢姓而來:

① 貴州黎平三龍鄉兜房族吳姓有改龔姓者。

② 土族龔塔氏漢姓龔。

③ 京、瑤、彝、白等族均有龔姓。

以母之姓,以父之氏!姓氏篆字第十二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