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剧情回放

热播剧“虎妈猫爸”家长背上巨额贷款买到“名校学区房”,但一年后,孩子的名字并未出现在重点学校招生名单中。原来新政策规定需要居民落户满两年才具入学资格。虎妈不愿女儿入读家附近的第九小学,无奈让孩子在家待学,晚一年才得以进入“第一小学”。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虎妈猫爸》剧照


这样的场景或许马上就要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日前,深圳名校螺岭小学在其官网发布一则告示,主要内容是对学区内的小户型房产面积及购买年限作出要求!而向来关于学区房新政的变化,总能让很多家长没法淡定。

入学与住房面积挂钩?

公告已撤销,教育部门致歉

限制入学事件一出,是给深圳乃至全国义务教育带来不小的波动(不过,经地方教育局意见,该校已撤销该公告,教育部门就此事致歉。)家长们满是对孩子上学的焦虑,担心引起连锁反应——该政策是否会被其他学位紧张的学校效仿跟进?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简述下主要内容


(1)住房面积小于或等于30平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六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内没有其他更大面积住宅类商品房。(2)住房面积大于30平米 且小于或等于50平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四年以上,且未被锁定。(3)住房面积大于50平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一年以上,且未被锁定。


对此,相关方面的律师表示:“法律并未规定就近入学的规定并没有就居住房屋面积方面的条例,该学校的公示应属无效的规定。”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认为:这一条件没有特别明确的依据,不应该由一所学校单方决定,需要由教育部门明确。此外,查核这样的房子是否真的自住,在实际操作当中面临不小的困难。

邓志旺还表示,这个公告要求会对片区5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造成影响,虽然学校负责人表示,实际居住或是唯一住房的业主不受影响,但是仍然会造成观望情绪,并进而影响到交易。

据中证报采访,易居研究院首席分析师严跃进也表示:“此次深圳学区资源的改革,预计对其他地区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区房的房子面积太小,会被认为是炒房,这样落户就比较困难,也会影响上学。因此,未来政策很可能和学区房面积挂钩。”

买了学区房仍不能入学

南京也有这样的奇葩规定

实际上,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有对学区房入学有入住时限要求,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这个时间基本都要超过一年。近年每次小一、初一报名期间,各地学位紧张、奇葩入学规定的新闻不断的见诸于网络。

现实案例

01

江宁一幼儿园规定 二手房业主孩子不予入学

今年年初,南京江宁的金域蓝湾幼儿园发布秋季小班招生说明,因人员超额,依据《江宁区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的招生原则制定了

仅限一手房业主的孩子入学,而同学区内江宁户籍的二手房业主的孩子,将统筹周边其他幼儿园进行安排。

据2016年江宁区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结果,南京金域蓝湾幼儿园名次靠前,是九龙湖板块比较优质幼儿园,之前幼儿园的招生也都是针对金域蓝湾业主进行的。业主也表示正是因为学区选择了此小区的二手房。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针对二手房业主的孩子,则只能选择周边4所公办幼儿园和一所民办幼儿园。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02

政策内二胎不收 孕妇挺着肚子去找房

去年6月,据媒体报道称,武汉市武昌区某楼盘对口的某重点小学发布招生规定:由于生源太多无法一一满足,拒不接收政策内二胎。

头胎孩子已占用学位的业主只好挺着肚子重新为二宝寻找合适的学区房。

03

落户满5年有优先入学权

武汉市某某路小学公布的资料显示:落户满5年有优先入学权,按时间长短依次排序,难怪现在不少家长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操心上学的问题。而户口在爷爷奶奶名下的,父母需开无房证明。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04

家长签承诺书 6年内房子不得租售

据媒体报道称,江岸区某重点小学,要求家长签订承诺书,孩子就读六年内房子不得转让、出租或借与他用,否则将自愿放弃分配生资格。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05

广东多地对小户型学区房设限

此前,广州某校规定:对30平米以下住房申请学位做出了限制,30平米以下唯一住房可申请学位,非唯一则会面临分流的风险,广州比较人性化的是给出了一个时间点,2015年4月15日之前购房的家庭不受影响。中山市个别镇区则明确说明50平米以下房产不能够申请学位,无论是否唯一。

在深圳,这也并非首次针对小户型的设限,在今年5月份翠园中学就发布了一则公告,要求50平米以下的房产申请学位需要提供唯一住房证明。

住房50㎡以下被限入学!这些奇葩规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一二线城市往往在严峻的生源压力下,各区也出台相应的“房户”双对口政策规定。

正如罗湖区在今天的“致歉”《情况说明》中提到的那样,要拓展空间,增加学位供给,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也应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才能缓解择校焦虑,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除了,政策制定者要解决如何提供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怎样让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等问题,家长也应该调整相应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