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國際迴應“關店潮”:加速落實“5年2000億美元”戰略

編者按:跨境電商平臺未來發展與國家政策走向密切相關,面對更高的門檻,跨境電商競爭出現新格局,吸引更多海外品牌,建立強有力的供應鏈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線上線下新消費體驗,是跨境電商突圍的核心競爭力。

文 / 李暢

天貓國際回應“關店潮”:加速落實“5年2000億美元”戰略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在這個時間節點,天貓國際出現關店潮。此外,為配合支撐新政實施落地,12月28日,天貓國際對外公佈了新年三大發展計劃。

面 臨 關 店 潮,天 貓 國 際 回 應:海 外 品 牌 入 駐 數 同 比 增 長 122%

天貓國際回應“關店潮”:加速落實“5年2000億美元”戰略

近期,屈臣氏、Macy’s、Marionnaud、LuLuLun等十餘家國際品牌相繼發出公告撤出天貓國際,再加上跨境電商新規2019年即將啟動,天貓國際的關店潮在跨境電商圈炸開了鍋。

天貓國際屈臣氏海外旗艦店在店鋪首頁發佈公告稱:“本店將於12月27日23點59分停止接單並關閉店鋪,之前所有訂單將正常發貨,如有任何售後問題請在1月30日前聯繫客服。”公告強調,未來將由屈臣氏官方旗艦店繼續為消費者服務。此外,屈臣氏還宣佈將同時關閉屈臣氏海外京東旗艦店。

梅西百貨也發佈了撤店公告,天貓國際Macys 官方海外旗艦店從12月3日起停止接單。其實早在6月9日,梅西百貨在中國的官網就宣佈了停止運營,而這一次將天貓國際官方旗艦店關閉也就宣佈了他正式的退出中國市場。

Marionnaud瑪莉娜海外旗艦店關店公告:“店鋪將於12月27日23點59分停止接單並關閉店鋪,之前所有正常訂單會正常發貨(正常訂單包括:非缺貨單日,非部分退款單,非菜鳥問題單)如有任何售後問題請於1月30日前聯繫客服。”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際品牌撤店,是由於目前全球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電商渠道費用高漲、轉化率走低造成的。此外,還因為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小程序商城讓品牌商線上運營更加簡單。

時尚資訊機構No Agency 分析師唐小唐也曾表示,如果在中國國內沒有很好的倉儲、物流系統,品牌在中國經營跨境電商將難以為繼,屈臣氏海外旗艦店的關閉以及此前梅西百貨集團的關店,均顯示國際品牌正在收縮跨境電商,從而專注本土在線渠道及實體業務。

天貓國際官方對關店潮回應稱:“每年臨近年終,平臺模式下的品牌和店鋪汰換都是屬於正常現象,這是平臺模式商業生態持續穩定發展不可或缺的生命週期現象,也是為了讓整個平臺更加健康,讓消費者的體驗更好。在今年天貓國際引入的海外新品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通過跨境模式加速進入中國市場,更好的滿足消費升級的趨勢。”

天貓國際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國際的海外品牌入駐數同比增長122%,其中,第二季度增速最猛,同比超150%,截止第二季度,品牌入駐總數已超2017全年。天貓國際在過去四年裡,引進了75個國家3900個品類近19000個海外品牌,其中八成以上是首次入華。

從國家、地區排行看,美、日、韓三國的品牌入駐總數位列全球前三。其中,來自美國的VANS、KELLGG’S/家樂氏、露華濃;日本的ALBION、UMEKEN、新加坡的白蘭氏、瑞士的Ultrasun等國際大牌,位列2018年入駐排行榜榜首。

就在今年11月舉辦的進博會期間,阿里還正式宣佈,未來五年,阿里大進口將完成2000億美元的目標,覆蓋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重點產業帶。

面 對 跨 境 電 商 新 政 ,天 貓 國 際 公 布 三 大 發 展 計 劃

天貓國際回應“關店潮”:加速落實“5年2000億美元”戰略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政策適用範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擴大到北京、瀋陽、南京、武漢、西安、廈門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總試點城市將達到37個。

依據規定,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徵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享受優惠政策的商品範圍,新增群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消費者可以買到更多心儀的海外商品。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今後隨居民收入提高相應調增。

為配合支撐新政實施落地,12月28日,天貓國際對外公佈了新年三大發展計劃:佈局新增試點城市,在原先100萬平方米保稅倉基礎上繼續擴展,3年內達到20個保稅倉及10個海外倉,以支撐海外6大采購中心的商品輸出。

天貓國際推出“雙百計劃”:2019年加強與寶潔、聯合利華、強生等100+海外大集團品牌的合作;將跨境商品數擴充至100萬以上,全面滿足中國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在商品品質、物流服務方面重點提效,以提升消費者體驗。

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表示,“國家提供了利好的政策環境,天貓國際必須快馬加鞭讓全國的消費者購買跨境商品有更豐富的選擇,更好的商品品質,享受極速跨境物流體驗,未來當日達、次日達區域將進一步擴大。”。

劉鵬還表示, 阿里在進博會宣佈的五年2000億美元的規模目標,是希望引入更多海外的中小品牌和有特色的品牌進入中國,服務全中國的消費者,並構建更有效的進口生態,幫助海外品牌在中國做好生意。天貓國際會與合作伙伴一起搭建包含產品、技術、物流、支付等環節組成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跨 境 電 商 新 競 爭 格 局 :線 上 線 下 新 體 驗

天貓國際回應“關店潮”:加速落實“5年2000億美元”戰略

消費者對於多數國外品牌較為陌生,更願意通過接觸商品來決定是否購買。開設線下實體店,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打造跨境電商消費新體驗成為不少跨境電商平臺的新選擇。

今年4月20日,天貓國際首家跨境保稅線下自提店在杭州西湖銀泰城開出。此外,其他跨境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也紛紛落地。4月28日,網易考拉“海淘爆品店”落戶杭州大廈中央商城;6月6日,小紅書首個線下店在上海靜安大悅城亮相;6月8日,豐趣海淘首家Wow哇噢全球精選店在重慶開業。

此外,門店還提供周邊5公里限時服務,支持線下自提。目前跨境電商平臺主要採取保稅倉或直郵發貨的模式進行配送,保稅貨物只能從海關特殊監管區或保稅區出貨,在保稅區外展示的商品不能銷售,除非通過大宗進貨完稅。

跨境電商新規要求,原則上不允許網購保稅進口商品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開展“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模式。天貓國際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天貓國際西湖銀泰店現有模式不受影響,可以繼續開店。

實際上,伴隨著一系列政策出臺,不少跨境電商平臺都加強了供應鏈、物流等方面的佈局。有業內人士分析,就線下來說,未來跨境電商門店或許會朝著全品類方向發展,不過這也取決於平臺對自身供應鏈是否有強大的把控能力。

今年3月,天貓國際從天貓跨境進口平臺,升級為阿里大進口項目,在全球建立了北美、歐洲、澳洲、日本、韓國、香港六大招商採購中心。據估算,阿里大進口採購中心,三年內採購規模從百億可以做到千億規模。

天貓國際可以用一般貿易和跨境貿易方式,多種採購方式,幫助商家多渠道銷售:天貓國際官方直營店+大潤發+天貓超市+盒馬+易果生鮮+零售通。

藉助菜鳥完善的全球供應鏈解決方案,天貓國際規劃全球六大采購中心將原產地直供、溯源、通關等跨境難題一站式解決。例如,每天凌晨4點,新西蘭牧場擠好的鮮奶,第二天會出現在上海浦東機場,第三天清晨完成清關檢疫,上架天貓國際, 72小時“鎖鮮到家”。

天貓國際在產地溯源方面不斷藉助新技術,例如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以及大數據跟蹤,逐步實現進口商品全鏈路,彙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信息,給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身份證”。

未來人工智能也將用於跨境電商,主要應用在計劃管理、營銷管理、供應鏈管理和客戶服務等方面,這一系列變革為跨境消費帶來了效率升級和模式創新,也將為消費者帶來用戶體驗的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