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致力打造 夺岛“急先锋”

2018年,日本自卫队加紧编制力量调整,以“水陆机动团”为代表的新型战力完成组建,并正在成为“跨域联合力量”的重要组成。年内,通过高频次巡航部署、高密度演习训练和高效率设施建设,该团已初步形成作战能力,未来势必在日本“岛礁夺控任务”中充当“急先锋”。

3月27日,日本“水陆机动团”在日本长崎县佐世保相浦基地正式成立,由自卫队陆上总队直接指挥。该团两个联队实现满员运转,已列装5架“鱼鹰”倾转旋翼机和30辆AAV-7两栖突击车,并在鹿儿岛筹建专门“夺岛训练场”。

日本“水陆机动团”以“离岛防御和夺控”为核心任务,成立后频繁与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举行联合训练,强化“跨域”作战能力。其中,在5月举行的为期17天的海陆联合演习中,重点演练了多手段机动部署、跨兵种火力支援下的抢滩登陆,以及战役战术行动期间指挥关系研练。这也是日本首次在没有美方指导情况下,独立使用AAV-7参加大规模演练。

在下半年“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中,“水陆机动团”与海空力量、中央快速反应集团等多支作战部队实施联合突击等课目演练。其间,各要素分工明确,海上自卫队负责海上运输和扫雷清障,航空自卫队出动F-2实施火力打击,P-1反潜巡逻机、16式装甲突击车提供战场情报和火力支援,“水陆机动团”重点组织了“火力支援下的岛屿夺回作战”。

2018年,日方不断加强与美军合作。在“环太平洋”“铁拳”“森林之光”等演习中,“水陆机动团”与美海军陆战队在实战化环境下频繁组织技战术层面协作交流。10月,该团第2联队赴美国本土彭德尔顿兵营培训,2019年1月至2月,第1联队也将前往。日美间频繁互动,在延伸双边战术层级合作的同时,也将提升日本两栖作战的专业水准。

此外,该团还组织特战人员搭乘海上自卫队运输舰常态赴日本周边海域巡航,部署周期长达两个月。

分析称,在军政高层关注下,日本“水陆机动团”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应急处置效率不断提升,与海空自卫队的合作程序不断完备,“岛屿夺控”的专业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新版《防卫计划大纲》指导下,该团还将加强与情报、网络、太空、电子战和精确打击等力量融合,成为“多维跨域联合”中的一环。

但受制于体制和装备等因素,该团在近一年的建设发展中也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如:规划中的17架“鱼鹰”列装不足1/2,且部署地佐贺民怨较大;AAV-7作为上世纪70年代美式装备,水上时速仅13千米,与他国同类装备40千米的参数差距不小;16式装甲突击车重达26吨,仅能通过C-2运输机输送;海上投送力量短缺,仅3艘运输舰无法满足需求。因海上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间战术通信系统不兼容,该团与海上力量协同手段有限,且未实现数字化通信。另外,该团尚未形成登岛作战时的海岸工程作业和秩序管制能力,补给和持续作战能力有限。

可以说,距离日本在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技术优势和撒手锏能力”的“终极目标”,“水陆机动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致力打造 夺岛“急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