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周亚夫,最后为何活活饿死?

周亚夫是西汉的传奇人物。他乃名门之后,是太尉周勃之子。周勃是最早跟随刘邦干革命的元老人物之一,在推翻暴秦和楚汉之争中,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诛灭吕氏一族中,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陈平被汉文帝视为左膀右臂。

周勃死后,他的大儿子周胜继承了爵位。然而,周胜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在权力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就犯了事被免了职。念及周勃的功绩,汉文帝封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为条侯。

周亚夫遗传了父亲几乎所有的优点,他能征善战,用兵如神。

汉文帝六年,不安分的匈奴再一次入汉朝境内打谷草,一时间边塞风云四起。文帝也不是等闲的主,他马上从朝中精选出三位将军,在京畿附近的灞上、棘门、细柳一带结营驻守,构建起了品字形防御体系。

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周亚夫,最后为何活活饿死?

在此次战役中,周亚夫因治军严整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

后来,匈奴被逼撤军,各路人马依次撤回后,文帝对周亚夫赏识有加,视他为国家栋梁。再后来,文帝突然染疾,病入膏肓之际,给景帝留下了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将之言,顺利帮助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

俗话说盛极必衰,周亚夫达到仕途的顶端、权力的高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不可抗拒的衰退。他过度插手皇家内事,本意是为了大汉江山着想,但实际上却犯了皇家大忌。

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周亚夫,最后为何活活饿死?

周亚夫插手皇家的事主要有两件。

第一件事:立储之事。

在立储之事上,周亚夫的态度很明确,坚决反对废长立幼。早在汉景帝对刘荣下达废太子书时,他便是反对最为激烈的两人之一(另一人是窦婴),但当时铁了心的汉景帝采取的是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没给他们多费口舌的机会。

然而,固执的周亚夫却还是固争之。最后,景帝盛怒之下,开始对他疏远。

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周亚夫,最后为何活活饿死?

第二件事:招降之事。

汉景帝在平定七国叛乱后,很快又迎来了一桩大喜事:北方匈奴王徐卢等六王投降汉朝。这是一件极长脸面的事,景帝自然很高兴。高兴之下,他打算封六大降王为侯,想通过这种善待降将的方式,诱惑更多的匈奴王和士兵归降。

封匈奴王为侯,臣坚决不同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周亚夫站出来投了反对票。

周爱卿,既然你不同意,那就请说出理由吧。景帝强压着怒火说道。

他们拥有自己的国土和主子,却投降别国,这是不忠;他们弃自己的妻儿家小于不顾,只顾自己的前程,这是不孝。我们如此厚待他们,这不是仁,而是不仁。我们如果封他们为侯这不是义。

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周亚夫,最后为何活活饿死?

周亚夫呀,你只懂军事,不懂政治呀。景帝在心里叹着。这一次,他没有再给周亚夫面子,而是直接回绝道:忠孝仁义不是由你说了算的,你的意见请恕朕不能采纳。

说完这句话,景帝封徐卢等六人为列侯;说完这句话,景帝彻底把周亚夫打入冷宫了。

周亚夫为了给景帝一点颜色瞧瞧,以身体有恙为由,请求辞职,在家安心养病。

景帝为了给周亚夫一个下马威瞧瞧,索性回复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既然你身体抱恙,那就在家安心养病吧,你丞相的职务由别人代替好了。

再后来,一介布衣的周亚夫以绝食的方式来表达对景帝的抗议,结果被活活饿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