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2018年10月30日的下午,金庸于香港去世,享年94岁。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曾经无数人都听说过:“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样的评价毫不夸张。一直以来,无论中外,从贩夫走卒到商界精英、政界要人,都不乏“金庸迷”。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用一支笔,在很多人心里,种下了一个武侠梦。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他所著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武侠小说不断的被改编翻拍成影视作品,给了无数人一个武侠梦,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让我们再次怀念金庸老先生带给我们几代人共同回忆的武侠经典。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个字代表了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江湖,是一代人心向往之的乌托邦世界。

孤身侠客行,千里快哉风。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他们的相逢与告别:

“这位兄台,请问高姓大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年少有梦,也想像如书中人物般仗剑天涯,遭遇一段红尘往事,觥筹交错间笑谈江湖快意。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武侠风最热的时候,当真是人人皆读金庸。

在电子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黑白电视里演绎的刀剑纵横的江湖,成全了一代人的英雄梦。

当序曲响起,或是片尾结束,梦里的江湖就短暂的再现,曲终人不散地让人回味。

再回首时,承载记忆的画面随着音乐,已成经典。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铁血丹心》

邓伟雄的词,江湖的豪放与情意的婉约融为一体。

顾嘉辉的曲,亦柔亦刚,是关西大汉的铁绰板与十七八女郎的红牙板结合。

急促上行的弦乐和漫天黄沙般的和声一响起,罗文和甄妮对唱,人就进入了苍茫的江湖。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何为江湖,何谓英雄,生命的意义在于何处?

替父报仇,为国捐躯,郭靖的人生就像是宿命感的奔赴,以找杨康比武,找段天德报仇。

侠义心肠与木讷忠厚的个性,江湖的纷扰斗争,郭靖极其纠结地陷在恩怨两难的境地。

所幸他能遇到黄蓉,娇俏伶俐,聪明果敢,与郭靖的性子截然不同。性格互补,是相得益彰的救赎。

黄蓉可以娇嗔地说:

“靖哥哥,我死以后,有三准三不准。我准你娶华筝,不许你娶别的女人,因为华筝是真心对你,你若娶了别的女人,我怕她会骗你。我准你为我立一个坟祭拜我,但不准你带华筝一起来祭拜我,因为我始终还是个小气鬼!我死后,我准你为我伤心一段时间,但不准意志消沉。”

《射雕英雄传》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也不局限于绕指柔,家国情怀,侠肝义胆,正是铁血与丹心。

有人说,94台版的《倚天屠龙记》,汇聚了史上最媚人的周芷若、最潇洒的杨逍、最豪情的殷天正、最阴险的朱元璋、最讨人厌的丁敏君、还有最迂腐的灭绝师太。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张无忌与一众女子的缠绵悱恻都置于眼前,江湖道义与儿女情长,自古难以两全。

而张无忌的性格向来为人诟病,他善良到有些懦弱,单纯到有些傻气,优柔寡断到错失良机。

在小昭的眼里,他是仁厚侠义的公子爷。

在阿离的眼里,是憨厚朴实的阿牛哥哥。

在周芷若的眼里,他是太怕失去,终究会离去的人。

而在赵敏眼里,他起先是反对党首脑,后来是张无忌,最后是“糊涂小子”、“该死的小淫贼”、“没良心的小魔头”。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在四个女子之间纠缠不清,角色力度自然有些削弱。

然而英雄并不意味着完美无暇。

张无忌的成长之路 ,不是单薄的练功成名,江山与美人的选择,反倒是他自我确认和寻找,是人物丰满的催化剂。

《刀剑如梦》

台版《倚天屠龙记》播出后,TVB引入版权,并请林夕在片头原曲《刀剑如梦》的基础上,重填粤语歌词《刀剑若梦》,仍由周华健演唱。

国语的《刀剑如梦》和粤语的《刀剑若梦》,两个版本,一字之差,但都高度契合《倚天》中的人物命运。

刀剑若梦

周华健

刀剑若梦,恩怨似风,有没有轻重只要情浓,不要武功,爱恨两难容只怕热泪,不怕刀锋,手中有剑,眼前有你偏偏都一一扑空

刀剑如梦

周华健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随风狂笑一声,长叹一声,快活一生,悲哀一生谁与我生死与共

周芷若的“倘若我问心有愧”,大概是她最后一次吐露心意,图穷匕见地不饰掩藏,虽然张无忌已选择了“我偏要勉强”的赵敏。

结局便明了,一个是“偏偏一一都扑空”,一个是“生死与共”。

赵敏对爱情奋不顾身,而周芷若只是在恩师的重托和权力与爱情面前,选择了前两者。

江湖是怎样的呢?

最讲是非分明,但若只论是非黑白,心中道义,恩怨也如风,并无轻重。

当真是,江湖梦倥偬,爱恨也匆匆。

《归去来》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最为至死不渝的,首推《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的旷世绝恋。

由胡兵、希莉娜依演唱的《归去来》,是95版《神雕》的内地主题曲。

而95版的《神雕》里有最经典的杨过,最好的小龙女。

《归去来》吴泓君 / 胡兵

“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想让你忘记愁绪忘记关怀放开这纷纷扰扰自由自在。”

终南山后,活死人墓,小龙女的世界是没有任何渣滓的、清净如镜的。

当情愫暗生,离开是最好的选择,为杨过放不下的红尘,也为自己的烦闷悲哀。

“那次是你不经意的离开成为我这许久不变的悲哀于是淡漠了繁华无法再开怀于是我守着寂寞不能归来。”

他在俗世江湖能生活地快意恩仇,受人敬仰尊重。

然而小龙女的离开则会让他沉溺在自己内心的经久悲哀中,繁华无法抵消心底的落寞。

一唱一和,道尽小龙女和杨过的坎坷纠葛,都落在一个“离”字,十六年各自虚无缥缈的等待,不能不叫人凄神寒骨?

《神话·情话》

另一首主题曲《神话情话》,周华健和齐豫的合唱同样直抵人心。

爱是愉快是难过是陶醉是情绪或在日后视作传奇,爱是盟约是习惯是时间是白发也叫你我乍惊乍喜,完全遗忘自己,竟可相许生与死,来日谁来问起,天高风急双双远飞。

林夕的词,细究起来,不同于《归去来》的陈述,是对杨过小龙女铭心刻骨至死不渝的描白。

少了江湖倥偬的味道,赋予了更多的儿女情长,却也诠释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荡气回肠。

有人说,《天龙八部》是一个彻底的悲剧,整本书都在讲佛家的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难遂本心。

天龙的主题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天龙八部》这个名字,即是出自佛门,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包含芸芸众生,世相百态。

游坦之得不到阿紫,阿紫得不到乔峰,乔峰得不到阿朱,阿朱得不到父爱,段誉得不到王语嫣,王语嫣得不到表哥……

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沉浮,深陷在求而不得的折磨中。

有如众生相,执着贪嗔痴,最终也不过如镜花水月。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98版的《鹿鼎记》,有最经典的陈小春的韦小宝,马浚伟的康熙。

金庸小说大多写江湖快意,武侠恩仇,而《鹿鼎记》却是惟一写庙堂之高的尔虞我诈的作品。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庙堂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江湖,但已然不同于金庸架构出的武侠世界,何况韦小宝这个人物,狡猾无赖,贪财好色,没有一代点侠义风范。

活脱脱一个小流氓发达史。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但《鹿鼎记》是金庸武侠小说的集大成。

虽然处处“反侠”,江湖不再,却是金庸对武侠世界的回溯于反思,寄透彻于戏谑,仍在武侠世界的范畴,《鹿鼎记》过后,便封笔不再写了。

就好比,作家张佳玮说:

“一个骑士小说家独自创造了骑士小说传统,然后,自己用一个堂吉诃德,推翻了自己设定的世界。”

最经典的东方不败,当属林青霞。

虽然电影版的《笑傲江湖》颠覆了小说,但很多人都觉得,东方不败只能由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就是林青霞的样子。

双眉如锋,鬓如刀裁,红装时风情万种,男妆时冷峻霸气,无论哪一种,都是倾城的绝色。

席地而坐,挥指弹唱,谈笑间也有坦然自若的气度。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主题曲《红尘笑》

陈淑桦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却已无所扰,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竹林一瞥,月下对饮,东方不败对令狐冲一见倾心。

放下江湖堕入红尘,经历一遭,不谈求得,却也是真假自我的勘破。

历红尘,笑红尘,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潇洒也傲然。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江湖已远,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梦。

只是生活有各自的江湖,不是书里的刀光剑影,把酒言欢。

我们渴望这一方乌托邦,作生活的短暂逃离,寄托自己年少仗剑天涯看遍繁华的梦。

只是,书里江湖,影里江湖,曲里江湖,都是曾经的梦。

当打开记忆的匣,如果还有一个角落留存了江湖梦,一首歌,一段影片,已足以勾起我们的武侠情结。

金庸的仙逝,令我们梦破江湖,心系武侠。他塑造的几代人的武侠情节,让我们永生不曾忘却。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就在刚刚一语成谶,这个在代表一个武侠时代的老先生,在所有人的生命中大闹一场,却于今天悄然离去。

人生苦短,岁月无情,谁的人生都抵不过岁月的无情。

再也没有了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

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女子。

雄鹰只在荧屏里飞翔,豪侠仅存于酒后的呓语。

利剑悬于博物馆,即使你拥有了它,又能刺穿什么?

我们曾进入过一个快意恩仇、汪洋恣肆的世界。

而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之一,就是金庸。

小说之外的金庸本人,已经完成了生命最后的挂刀。

我们心仪那些美丽而神奇的招式:黄药师的“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洪七的“降龙十八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段誉的“凌波微步”……

我们拜服那些美丽而神奇的人物:少林寺的扫地僧、“剑魔”独孤求败、隐居华山的风清扬……

我们向往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从塞北到江南,从西域到东海,桃花岛、百花谷、绿竹巷、曼陀山庄……

我们品味那些神奇而美丽的文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阴阳八卦、药石病理、奇门遁甲……

金庸,以及同时期进入内地的古龙、梁羽生等,这些曾被当时的家长认定“不是什么正经书”的读本,却让我们读得神魂颠倒,血脉偾张。

在那个被人们一再怀念的“白衣飘飘的年代”,金庸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超离于现实、更理想化的、自成一体的文化想象空间和话语体系。它与当时的信息闭塞的现实世界是如此不同,它完全满足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期待。

在这个空间里,黑白是分明的,恩怨是两清的;正义最终是得到伸张的,邪恶最终是受到制裁的;深情是被怜惜的,而无情是被悲悯的;命运是曲折的,但光明和希望,是一定会存在的。

对一个读者,尤其是少年读者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重要、更具吸引力的呢?

金庸小说,是传奇式的“活着”,是武侠版的“光荣与梦想”。

直至今日,作为中国武侠小说创作的高峰,金庸小说传达的那些信息,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当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行侠仗义”的侠义精神,“笑傲江湖载酒行”的侠客气质,倾盖如故的知交,同生共死的情侣,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我们都还在时间的浪滔中,汹涌前行。

从此山高水远,再也没有一个江湖叫做金庸。

这江湖,始终你最高

而在这江湖的梦里,你始终站在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