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女真人建国前十分原始落后,“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宋人也记载:“每出疆,不以远近,人持一月粮。将战,各以所负米造饭而食,食罢而出,故其国平时无养兵之费,行军无馈运之苦,此其大略也。”因此,金朝初年的国家运行体制决定了没有必要设立转运司这样的经济机构。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随着灭辽破宋战争的进行,有时需要深入千里之外的汉地进行作战,过去那种由士兵自备粮草的做法显得日益不适合军事需要。早在天辅六年(1122)金太祖曾下诏:“诸州积粟峙当备军前支给,不许杂以糠土。”说明所属州县已经开始参预粮食等军需物资的筹备。为了招抚辽地,女真统治者曾宣布“王师所至,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原来辽朝行政建制也因此大多得以保留,但金初女真人也曾企图在所征服地区“事无大小,一依本朝旧制”,“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推行猛安谋克制度,因此即使原来辽朝诸京内的转运司机构得以保留,也并没有真正得到女真贵族的重视和利用。后来,为了有效统治汉人,金朝开始采取汉官制,《金史·百官志》记载:“汉官之制,自平州人不乐为猛安谋克之官,始置长吏以下。”天会三年(1125),金朝再次攻下燕京后,仿辽制,建立枢密院,刘彦宗任承制授官,金朝自此正式采取汉官制。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随着汉官制的初步实行,在太宗时期,转运司也开始设置,“主计之任,在燕山曰三司,在云中曰转运,在中京曰度支,上京曰盐铁,东京曰户部”,可以明显看出主要是沿用了辽五京的转运机构。灭辽逐宋战争完成后,金朝所占有土地和财富极度增加,不少辽宋转运官员投降后即为其所用,这些官员有原来任职的知识、经验,他们就任转运官员,使金朝转运机构的设立及运行能快速步入轨道。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海陵王上台后,对金朝官制自上而下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史载:“ 海陵庶人正隆元年(1156) 罢中书门下省, 止置尚书省。 自省而下官司之别, 曰院、曰台、曰府、曰司、曰寺、曰监、曰局、曰署、曰所, 各统其属以修其职。”此即所谓“正隆官制”,标志金朝的官制最终确立,转运司制度也应该同时完善起来。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金朝的转运司的管辖范围,通常是与总管府路的范围大致相同,但是也有辖二或三总管府路的情况。对于转运司的路分,《金史》并没有直接有记载,但《大金国志》,却清楚地列出了十四路运司及其治所:“都运司一处:中都路,大兴府置司。转运司十三处:南京路,开封置司;北京路,大定置司;西京路,大同置司;东京路,咸平置司;河东南路,平阳置司;河东北路,太原置司;山东东路,益都置司;山东西路,东平置司;河北东路,河间置司;河北西路,真定置司;陕西东路,京兆置司;陕西西路,平凉置司,会宁府路,隆州置司。”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金朝南京即北宋故都汴京,北宋灭亡时,遭受了严重破坏,经济凋零。金朝灭亡北宋后,并没有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扶立傀儡进行间接控制。首先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接着又扶立刘豫为大齐皇帝,管领山东、河南、陕西地区等北宋故地。天会十五年(1138)八月,金熙宗废齐国,在汴京设置行台尚书省。天德二年(1150)十二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海陵王“罢行台尚书省,置转运司、提刑司”,正式废止了汴京行台尚书省,设置了转运司。


南京路转运司是如何发展的?最终演变成什么样了?


金朝初年由于落后的经济情况和特殊的兵役制度,没有设立转运司这一经济机构的必要性。在攻占原来辽朝诸京后,为了安抚辽朝故地,对原来的机构给与了保留,转运司等机构应该得以沿袭,但是在女真民族本位政策影响下,转运司机构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熙宗“天眷官制”颁布后,金朝转运司机构开始走上正轨。天德二年在(1150)汴京地区正式设置了转运司机构,并随后升为都转运司。金世宗继位后,对全国的转运司机构进行了规范整顿,除中都置都转运司外,其他皆为转运司,汴京地区的都转运司降格为转运司。金朝末年,宣宗南渡,为了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宣宗兴定四年(1120)又升南京转运司为都转运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