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教给我们的豁达与超脱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作为当时文坛上的领袖,又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之人,苏轼写的诗词便是经常被王安石一派挑毛病,终于,因为诗词中的反对或讽刺新法的政治倾向,苏轼被捕入狱,最后被贬至黄州做了一个团练副使。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教给我们的豁达与超脱

被贬至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和几个朋友出游,却是没想到碰见了漂泊大雨,自己的仆人已经拿着雨具先行离开了,于是苏轼同行之人都觉得甚是狼狈。但是苏轼却是一点也不在乎,这风吹雨打有什么可怕的,我还是照样前行,我还是照样过自己的一生。

待到春风微凉,将我的醉意吹醒,待到雨后初晴,山头上的斜阳又是和我相迎。现在回头看一眼方才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这风雨,这天晴与我有什么关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教给我们的豁达与超脱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难免有挫折,有风雨,而且有的风雨你是躲不开的,那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是怨天尤人,还是灰心丧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教给我们的豁达与超脱

还是说要有一个豁达宽广的胸怀,挫折又如何?困难又如何?我根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待我经历风雨后,你也只不过是我长长人生途中的一道风景而已。

我潇洒从容的向前走,不为前面的风雨高兴,也不为前面的风雨哀愁,我的心情始终平静,因为终会雨过天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