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学术不端再下重手,失信者成“老赖”!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1707天

习主席表示,如果某人在社会某一领域失去信任,那么他在其他领域也应该受到相关限制。

近年来,屡屡曝光的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如欺诈性数据、伪造简历和伪造同行评审进行学术造假等)越发地引起中国领导人的注意。为了加强科研诚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今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进行全面改革,对科学领域里的不端行为痛下重手。

其中,建立了一个全国性失信行为数据库就是一个重要举措,一旦研究者被列入该数据库中,不仅可能会导致研究者未来的基金、职称申请被禁止,而且会影响他们在学术界以外的领域寻找工作的情况。

如今,中国政府再次强势出击,宣布了一项相对应的惩罚制度,即在有争议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相关的制度下,学术不端的科研者将会在就业、银行贷款、经营公司或申请公共服务上会受到诸多限制。该制度对违规者的影响远远超出他们的学术生涯。

//

社会信用体系的推出

//

2014年国务院制定并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

根据这项政策,多个政府机构将有权对具有重大科学不端行为的人进行处罚,而此类处罚措施先前主要由科学部或大学来执行。所以学术不端的研究者除了面临现有的取消研究者的项目立项资格、撤销已获取项目资助、追回科研项目经费、撤销学位/教师资格等现有处罚外,还也可能会面临与科学学术无关的惩罚,如对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岗位的永不录用,或在申请信用卡、购买保险甚至火车票时会受到限制。

习主席在2016年的中国共产党会议上描述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如果你在一个领域严重失信,那么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会受到限制。”显然,那些具有科学不端行为的人也将会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网站上的重点关注对象,而他们也将面对其他政府机构对限制或处罚。

//

科研者的诸多评价

//

这项惩罚性改革是政府打击不端行为的最新举措。但该政策的性质和范围令许多研究人员感到惊讶。台湾交通大学科学诚信教育研究员Chien Chou表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对科研不端行为处以如此全面的惩罚。”

南京理工大学科学评估系统研究人员Chen Bikun表示,对于学术不端的科研者而言,其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会受到此政策的影响。

复旦大学科学政策研究者Li Tang表示,这已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遏制不端行为应超越学术界或个人道德的范畴。

英国萨里大学化学工程师兼院长Max Lu,曾为中国政府的科学政策提供咨询意见,表示这表明这是一个及时而坚决的政策,无疑将加强整个中国的科学研究生态系统,体现出中国非常重视科学研究诚信;

同时他也指出该体系能否会减少学术不当行为,将取决于其实施方式,因为现实中总是会缺乏必要资源和合格管理人员来严格贯彻执行此政策。但包括Chen在内的其他人均确信这一计划会奏效。

Tang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政府将从一些重大的不端行为开始。政府可能会首先集中精力来惩罚那些最严重的案件,比如惯犯、欺诈造成社会骚动的人,以及欺诈造成重大后果的人。

而Chou表示,政府需要确定哪些行为构成了重大的研究不端行为,以及惩罚措施将如何实施,这点要对研究人员非常重要。

Tang说,解决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需要的不仅仅是惩罚。教育研究人员,特别是那些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研究人员,也将有助于培养道德研究体系。关于研究诚信的必修课程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还可以做得更多。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740-z

点下“好看”,多根头发

中国对学术不端再下重手,失信者成“老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