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湘潭丨青石板路上印记着它的故事!

“走不咯,到十八总嗦粉去不咯?”说到“总”,作为一个老湘潭,都带着一种特别的情怀。不仅是它的美食,更多的是对它的历史感悟。

湘潭素有“千年十八总、传世金湘潭”的美誉。这条老街很多地方至今遗留着古时候铺砌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带着记忆,带着故事,存在湘潭板块上。

人文湘潭丨青石板路上印记着它的故事!

所谓“湘潭十八总”是指湘潭古时候的老城区,古时候的湘潭城位于湘江河西,主体部分就是沿着湘江河边的一条老街,这条老街每过一到两里有一个集市,称为“总”,湘潭从湘江村一级渠一直到窑湾街道的石子脑依次分为一总到十八总。

人文湘潭丨青石板路上印记着它的故事!

而关于“总”的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湘潭更夫敲更的范围划分,从一总到十八总每个区域都安排一个专门的更夫进行敲更,如此,湘潭的老城区便被分成了“十八总”。

人文湘潭丨青石板路上印记着它的故事!

历史名迹

在十八总有很多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比如在清初时期由在湘潭的山西商人共同兴建平政路关圣殿就在十一总到十二总之间;风光秀丽的雨湖位于九总和十二总之间。

人文湘潭丨青石板路上印记着它的故事!

关圣殿

十八总由义巷内的“义源当铺”是革命烈士秋瑾在湘潭的故居,位于十三总的铁炉寺始建于清康熙辛巳(1701)年,民国20年(1931)经寺众协商,僧人迁出,改为尼姑庵。

人文湘潭丨青石板路上印记着它的故事!

义源当铺

经商发展

湘潭古时候的老城区在现在的城正街,城正街有十里城墙包围,共有五个城门对外:小东门、观湘门、通济门、新湘门和瞻岳门。而十八总(实际只有八总到十八总,从大埠桥到大码头)是晚清到民国形成的商业新城,每总又有正街和河街两街平行。河街才是沿湘江而伴,河街有油行、米行和水果杂品行等,多为批发;现十总"江西会馆"(十六中)处及十七至十八总处仍有河街痕迹可寻。正街以零售为主,十一总至十二总主要以药材行(批发)和药店为主,十三总至十四总以布店、百货店、酒家为主,十六、七总则有多家钱庄、金银首饰行。

人文印象

湘潭十八总至今仍是很多湘潭人对于湘潭的印象,已成为湘潭特有的文化遗产,走在老街上,那些青石板路,名胜古迹不时勾起湘潭人对这座城市历史的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