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开:线下爆发,苏宁智慧零售成效凸显

电商当初一直是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称霸市场,后来腾讯电商也完全退出了主场舞台,后来京东发力跟上,这一两年基本都是把京东和阿里在电商方面放在同一个台面,但今年线下市场的爆发或者说“智慧零售”“无界零售”“新零售”的爆发,苏宁逐渐回归到主场,未来几年绝对是三分天下的局面:京东、苏宁、阿里。

陶小开:线下爆发,苏宁智慧零售成效凸显

临近双11,苏宁云商(002024.SZ)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为1318.82亿元,同比增长26.9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亿元,同比暴增321.23%。而其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1.36亿元,同比增长36.95%,这是其2009年开启互联网转型以来,增长最佳的三季度。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简单的看出,苏宁云商互联网盈利模式夯实,已达到规模盈利的阶段,未来持续高速发展可期。

其实今年以来,苏宁不断围绕智慧零售发展,让零售、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板块产生融合,尤其是在818期间启动的“一账通”,完全的通过用户和数据的重组,全力发动零售业务且效果明显。因为线下的权重在提升,苏宁也提升了线下门店经营质量,包括店面业态、加大店面覆盖区域以及整体的优化升级,推出苏宁易购汽车超市以及无人店等创新部分。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表示,线下实体强势崛起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在2018年苏宁将再新增线下互联网门店5000家。

俗话说都说“零售+物流+金融”是紧密联通的三驾马车,以前是单一的零售驱动物流和金融,现在物流开始服务,反向拉动零售和金融,而金融也慢慢的找到合适的感觉。所以目前来说还是有大好机会存在,零售起价的苏宁在物流仓促末端就占有难以撼动的优势,尤其是收购天天快递以后,后端的服务也得到很大的优化。

近年来,不仅打造了苏宁易购云店、苏宁易购直营店、苏宁超市、苏宁红孩子、苏宁小店等覆盖城市、农村、社区、校园等市场的成熟业态,三季度还创新性地推出了苏宁易购汽车超市、苏宁无人店等创新业态。截至9月30日,公司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店面3748家。物流作为零售行业的大动脉,承担着用户体验落得的关键一环。截至2017年9月末,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628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近20000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城市、2810个区县城市。

陶小开:线下爆发,苏宁智慧零售成效凸显

不同于物流的发展路径,苏宁金融可谓是苏宁体系内悄然出现的一匹大黑马。财报显示,苏宁金融前三季度总体交易规模实现同比增长174%。

据了解,苏宁金融始终践行金融科技驱动业务经营的理念,聚焦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产品销售等四大核心业务。今年以来,苏宁金融不仅持续推进产品体验改善,而且在苏宁金融APP上新增了定期转账、教育缴费、娱乐充值、停车缴费、指纹支付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业务范畴。今年苏宁金融整体交易额已突破6000亿元,万亿在望。

不过,苏宁能够获得如此财报还是离不开当初对于零售趋势的精准把控,战略高度够高,执行力够强。09年开始就全面转型升级,经过两年跌波和痛苦终于在今天扬眉吐气,技术赋能零售时代,又升级到智慧零售:回归零售本质,并用互联网技术深入后台,改造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使整套零售系统更快响应,从而为用户提供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苏宁此次第三季度财报的发布节点,恰逢双十一到来前夕,正如俗话说的那样:瑞雪兆丰年,此次捷报为苏宁接下来的大战疯狂“打call”,这也使得人们对双十一苏宁的表现充满期待。

体量上,苏宁六大产业,产品各具特色,用户加起来起码有六亿,几乎占据了中国人口的一小半。苏宁从来不是一个电商平台在作战,而是整个苏宁集团,将这些会员构建起全产业融合的大数据生态系统,通过大数据,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画像、匹配,在精准读心的同时,迅速俘获高粘性的用户群,再辅以线下基础设施的智慧化与渠道整合,苏宁双十一势必大卖。

速度上,苏宁财报就是最佳例证,在电商行业普遍盈利乏力的背景下,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苏宁云商已经4个季度持续盈利,说明其已形成了清晰的盈利模型。其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增长188.66%。有分析认为,这表明苏宁云商互联网盈利模式夯实,已达到规模盈利的阶段,未来持续高速发展可期。

今年的双十一,苏宁靓丽的财报打了个头彩,为整个双十一定下了势如破竹的基调,而最新的数据显示,苏宁零点后一小时,九分钟突破2013年双十一全天,订单同比增长287%!接下来的双十一期间,苏宁又将创造怎么的业绩奇迹,让我们让翘首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