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保健品的衝突

至九十年代開始,保健品歷經了廣告銷、直銷、會銷、體驗銷,四種營銷模式,在消費升級、市場對保健品認知混亂、競爭加劇的當下,哪種營銷模式可以助力保健品企業實現新飛躍?

終結保健品的衝突

廣告銷

首先是被誇大的療效與消費者食用感受的衝突,隨著食藥監局監管的持續增強,整治突出、誇大療效的保健品,這讓許多企業突然間找不到自己產品的賣點了;其次是,鉅額的廣告費和不確定的市場傳播效果間的衝突,讓許多中小型企業望而卻步。當下許多靠廣告起家的保健品在市場中早已難尋蹤跡,靠誇大療效的廣告營銷模式被終結了。

直銷

直銷模式是個舶來品,至今許多人難分清直銷與傳銷的分別,近幾年國家重拳打擊傳銷,建立了打擊傳銷工作的長效機制,起初人們對傳銷的認知是“忽悠”,目前已經上升到“騙”,這種認知會多少會影響直銷行業,尤其是沒有建立品牌的直銷產品,難免會產生牴觸情緒,這就形成了市場認知與直銷模式的衝突,在這種認知下,直銷行業的發展舉步維艱。

終結保健品的衝突

會銷

從2004年左右開始,會銷走到今天已經窮途末路,靠著免費禮品的模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無法建立基礎市場,一錘子買賣終究做不長久。從一線到二、三線城市,會銷的最後一站是鄉村,2016年的315晚會報道過一個退休老人,買了二十多萬的劣質會銷保健品,隨後在國家的整治和媒體大量報道中,消費者對會銷保健品已經有了較強的免疫力,這個免疫力和會銷模式間的衝突,迫使著靠做會銷的發展的企業轉型。

體驗銷

體驗營銷的核心:一是快速激發消費慾望;其次是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具體方法是,讓目標消費群試用產品的保健效果,組織工業旅遊、景區旅遊等強化對保健產品及企業的認知、認同,快速激發其消費慾望,同時傳遞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深度消費群,是當下比較熱門的保健品營銷模式。

筆者走訪市場時發現,在華東地區的許多城市,圍繞菜場、超市大賣場周邊的保健品與保健儀器體驗店扎堆出現,每天早上有大量的中老年消費者到店體驗產品,店內幾乎都張貼著組織老年人們集體旅遊的照片。

許多保健品企業,通過終端+工業旅遊強化產品的認知和體驗,得到快速發展,筆者深入研究發展,許多企業走進了體驗營銷的誤區,把當日的成交量作為衡量體驗營銷的唯一標準,市場對體驗營銷期望和成交量為王的衝突,正在毀了這個營銷模式。

比如,邀約50人到工廠旅遊、體驗產品,許多企業的營銷重點,只是生硬的給每個銷售員制定銷售目標,成交率不低於30%等,忽略了體驗營銷的本質是建立以產品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培養深度消費群,在這種銷售指標下,根據“峰終定律”消費者最後的感受只能是聽了一天的產品推銷課,再無其他,這就成了變相的會議營銷。

終結保健品的衝突

銷售指標要定,是否建立生活方式的指標更要有,在消費升級下,保健品行業已經告別爆發式增長的階段,穩紮穩打、做深做透市場,才是這個行業的出路和未來。

消費者同時也是傳播者,是否建立生活方式和培養一大批深度消費者,才是衡量的體驗營銷的標準。筆者服務過的壽仙谷藥業,是較早進行體驗營銷的保健品企業,培養了一大批的深度消費群,通過他們的示範效應“老帶新”,最終形成口碑效應,為其A股上市打下紮實基礎。

體驗營銷是建立治未病的生活方式

未來保健品營銷必須迴歸其治未病的本質,無論是國家的管控,還是人們對保健品的認知,保健品都很難再靠療效制勝,保健品是一種呵護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局部的血管裡的血脂凝固,超過血管空間的70%時,人體就會發生高血壓等症狀,這時應該是去醫院診治,而輔助降血脂保健品的作用是在血管沒有血脂凝固、或是少量凝固時,保持血管健康,大大降低血脂大面積凝固的現象出現。如何以產品為核心,建立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這類保健品體驗營銷本質,才是保健品行業營銷的方向。

保健品不是病態人群的專屬品,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方向偏了,路就走錯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