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抗日战争时期,有两支步枪成为中国军队的标准配置,它们都拥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这两支同样“山寨”于德国的步枪,伴随着中国士兵们熬过了坚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成为那一代老兵们的共同记忆。

中华第一枪,枪比人老的汉阳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老枪汉阳造在中国已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汉阳造的原型为被德国称为“快枪”的“M1888式”步枪。与单发步枪相比,“M1888式”可以一次性将5发子弹连同漏夹一起压进弹仓,只需拉动枪栓便可往枪膛里装一发子弹,射速要快得多。这支在世界算得上先进武器的步枪很快被洋务派大臣张之洞看中,并迅速引进。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定名为八八式,又称汉式八八或八八式步枪,不过它更广为人知的名称还是“汉阳造”。

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汉阳造”出厂后不久就成为清末新军的标准配备。1911年10月10日,以新军为主力发动的武昌起义就是一场汉阳造对汉阳造的战斗。

此时在欧洲M1888步枪已经被新问世的毛瑟98步枪取代,但它的“山寨兄弟”汉阳造在中国却备受欢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的陆军依然是以汉阳造步兵标配。在接下来数十年历史中先后爆发的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战争的战场上,汉阳造都是出场最频繁的主角。

抗战爆发之时,虽然少数的嫡系中央军已装备上了新仿制成功的中正式步枪,但更多中国军队使用的标准武器依旧是汉阳造。例如川军就是大量使用“汉阳造”的部队之一。早在出川抗日之前,川军中流传着“三个人一个镔铁水壶,五个人一只步枪”,“老婆比军官多,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多!”等段子,当时的川军虽然打多年内战,掌权者也换了好几轮,但装备落后,人比枪多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变,不仅“人比枪多”,而且“枪比人老”,因为他们使用的四川地方修械所土造的老式步枪,人们通常称为“老套筒”。出川之前,为了补充武器,一些川军旅长、团长们还要自筹资金或自掏腰包去湖北兵工厂等地补充武器,购来的步枪也以汉阳造为主。

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血肉腾飞的抗日战场上,面对日军的飞机、装甲、大炮以及步兵手中的三八式步枪,汉阳造毫无优势可言,但中国军队依旧持着这一“性能过时、状态老旧”的步枪与日军血战,尤其是巷战中,“中国士兵将汉阳造步枪装上半米长的刺刀,与日军的三八式进行白刃战,直到刺刀捅弯”,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此外,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也是一支拥有大量汉阳造的部队,抗战初期,八路军开赴第二战区作战时,第二战区司令部为其补的弹药就是以汉阳造的子弹为主,此后,汉阳造在平型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黄土岭之战、百团大战等诸多战斗中屡立战功。

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尽管将士们作战英勇,但老枪毕竟不敌飞机大炮,为部队更换更好的武器也是国民政府的当务之急。

1943年10月,最后一批汉阳造从重庆郊外的兵工署第21厂出厂,此后,汉阳造逐渐被另一支性能更先进,操作性更优良的抗战名枪——中正式步骑枪所取代。

抗战符号,中正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是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也是中国第一把制式步枪。自德国1924式毛瑟步枪引进中国后,国民政府即将仿制工作提上议程。在仿研过程中,蒋介石曾亲赴兵工厂视察,并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对枪支设计作出指示,所以中正式虽是仿自1924年式毛瑟步枪,但其长度要比原型短,与中国人的身高更匹配,因此当1935年由兵工署第十一厂生产出第一批仿制成功的步枪时,便取蒋介石之名,将其正式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

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国民政府研发这款步枪的目的是准备取代当时国民革命军中普遍装备的老枪汉阳造,到抗战爆发前夕,兵工署参照了德国枪厂的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中正式步枪应用材料之规范》,并统一规定了该款步枪的零件、材料、各组件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并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与日军的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相比,中正式步枪无论从连续装填、发射速度、枪弹初速、射程、杀伤力多个方面都更具优势。

在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中最为精锐的第87师、第88师、第36师、中央教导总队、税警总团等调整师和特殊部队的步兵都已装备上中正式,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从十里洋场到江汉重镇,在抗战最为惨烈的头一年里,几乎处处都能看见头戴德式钢盔,手持中正式步枪,腰缠布制子弹袋的将士前线冲锋肉搏。

经过了一年的搏杀,最为精锐的“德械部队”几乎伤亡殆尽,但中正式步枪的产量却越来越多,随着第41兵工厂、第1兵工厂、第21兵工厂相继投入生产,“三个主要生产中正步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生产同样的步枪,采用同样的品管准则。其后又建立了《中正式步枪核验暂行规格》,提高枪支零件的互换性,通过验收试验进行安全性和精度的验收,并由兵工署派驻检验人员,类似今日的军代表制度”。

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1943年10月,在日军的空袭声中,汉式八八步枪走完了它最后的征程,此后重庆第21兵工厂开始利用原有设备全力生产中正式步枪,该厂也成为生产中正式步枪的三大兵工厂中产量最大的一个。中正式在抗日战场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外也为其取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中国毛瑟。

整个抗战期间,内迁的中国兵工厂一共生产了约40万支中正式步枪,可武装近100个步兵师。抗战军史研究者王晓云先生曾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中正式步枪:“单从数字上看,老式汉阳造步枪的新老累计存量近100万支,使得它在抗战中的使用情况较中正式步枪更多。但从生产情况来考察,中正式步枪的定型、生产恰好与抗战同步,克服了内迁、战火、产能不足的重重困难,在十年跨度内有力地装备了抗日军队,实际上完成了中国军队的步枪标准化。八年征战后,中正步枪、德式钢盔和盒子炮已经成为中国军队在反法西斯阵营中重要的标志。”

传奇: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两支老枪的抗战史

从七七抗战到日本投降,汉阳造与中正式步枪这一旧一新两款步枪始终伴随中国军人们浴血前线,征战沙场。同时,这两支步枪又都是在最艰难的战火岁月里,大后方的人民节衣缩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才使得它们能一批批从中国人自己的兵工厂里被制造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