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200亿,广发信德的进击之路

11月20日,广发信德举办2018年度企业领袖峰会暨十周年庆典,阵容相当豪华,近200名广发信德已投企业的管理人及重要合作伙伴都出席了会议。


10年200亿,广发信德的进击之路



- 1 -

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亿

广发信德,是广发证券全资私募基金子公司,2008年12月成立。

2008:

2008年12月,信德成立,全体员工数量只有8名,一切都是崭新的,也是稚嫩的。

2009:

2009年,广发信德投资了建司以来的第一个项目“青龙管业”,广发信德的投资之路,在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2010:

2010年,广发信德正式建立专业化投资群组,进行以行业划分的专业投资,开创了国内专业化PE投资的先河。

2011:

在2011年,广发信德开始以财务顾问的方式服务客户。

2012:

广发信德的第一个已投企业成功IPO,同年,广发信德以房地产融资为切入点,在业内率先开展夹层投资业务。

2013:

2013年,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广发信德在业内率先进入医院并购领域。

2014:

2014年,广发信德的投资阶段分别向前向后移,前端进入天使+VC领域,后端进入PIPE领域。同年,其开始募集客户资金,成立细分领域基金,进入高端资产管理行列。

2015:

2015年,广发信德第一次举办企业领袖峰会,信德系伙伴齐聚长白山,共同总结过去、探讨未来、把握现在。

2016:

2016年,以“全球资源、中国动力”为核心理念,与美国BCC合作成立国际医疗基金,开展国际化投资,广发信德在这一年开启了国际化的道路。

2017:

2017年,广发信德进一步精细投资业务,设立了并购投资部、创业投资部,形成了三个层面、四个方向的股权投资。

2018:

今天,广发信德已经是中国排名前列的券商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拥有超过200名企业家伙伴,管理客户资金总规模超过93亿元,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我们始终致力于成为前瞻性的企业要素整合者,十年,是广发信德全新的开始。

仅花10年时间,广发信德已经完成超过200个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涵盖了智能制造、医疗健康、TMT、大消费等多个领域,近50个项目通过IPO和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本化,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数量,都在行业前列。

- 2 -

广发信德:凭强大的行研实力走到业内前列


广发信德总经理肖雪生在会议致辞中表示,截至2018年初,广发信德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亿元,已经成长为国内排名前列的券商私募子公司。

业内人士也对易简财经(ID:ejfinance)指出,在券商直投这一块,广发信德确实说得上是业内翘楚。广发信德依托母公司广发证券集团优势,08年成立以后,就先后抓住了09年创业板开板中小企IPO和2012年并购重组政策这两波红利,迅速发展起来,而这也为其后来的稳步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广发信德的行业研究实力非常强。举个例子,2015年-2016年,国家持续推出利好政策,推动电商蓬勃发展,然而传统品牌企业却在从事电商活动时面临电商人才欠缺、经验欠缺等现实障碍,缺乏覆盖全网络销售渠道的运营能力,难以涉足整合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关系,缺少电商协同扩张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等,在此背景下,电商代运营与经销服务应运而生。

电商代运营淘通科技,就是在这个大趋势下逐步发展,并在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帮助40多个国际品牌实现“互联网+”电商化。

而广发信德,在这个电商代运营行业都还没起来的时候,就布局投资了。

要知道,证券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行研机构,行业研究实力越强,就能越早发现具有投资增长潜力的公司,用更低的价格提前布局,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 3 -

沈明高:我国会面临四期叠加的挑战

另外,在会议中,广发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也发表了演讲,主题为《2019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投资机会》。


10年200亿,广发信德的进击之路



沈明高表示,我国目前正处在从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面临四期叠加的挑战。

第一,全球利率进入上行长周期。

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从2016年的底部的1.3%左右攀升到今年的3.2%左右,未来会振荡上行。

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关键期。

美国发动贸易摩擦的核心,是希望减少全球主要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并且中美贸易战一定会分出输赢,这需要5-10年。

第三,“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期。

一个国家的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中国目前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未来5年左右是跨越陷阱的关键时期。

第四,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

这个过程很可能横跨未来若干年,是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在这样的转型期,受经济重构影响,经济衰退的风险往往大于其他时期。

沈明高指出,为应对四期叠加挑战,预期未来政策落地的方向是:增长质量优先;财政政策优先;结构性改革优先。

- 4 -

布局中国消费升级,就是布局中国的未来


沈明高还指,短期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但投资者长期信心得以改善,经济触底反弹可期。

“本轮中国股市调整的大底,应该出现在政策‘行动底’初步确认之前,经济增速的大底很可能在确认之后。对市场而言,偏结构性且比较困难的政策的落地,显示政策‘行动底’的开始,总体利好股市;偏周期性且比较容易落地的政策的推出,意味着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利好债市和房地产市场。”沈明高说。

那么,中美贸易战之下,投资怎么做?沈明高认为,布局中国消费升级,就是布局中国的未来。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词:突出品牌优势、实现标准化可复制、代际消费升级方兴未艾、培育互联网时代新业态、发现和布局世界级企业。

此外,还应关注“进口替代”,因为进口替代能够对冲外部压力,医疗、精细化工、高端制造等产业有望中长期内受益。中美贸易摩擦具有持久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空间。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很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接近完成之前,投资策略应以保值为主,增值为辅。”沈明高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