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背景:

2018年,教育部将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2018年要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

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投资领域的黑名单,明确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这意味着教育部门将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将被提上日程。

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市场:

中国中小学课外培训几大巨头占领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课外培训行业是高度分散的,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的传统打法,一统天下。课外培训行业是典型的慢热型行业。不仅仅受制于资金、师资、管理模式,更关键的是,教育是师生互动性极高的行业,学生和老师、家长与老师还有其他行业很少出现的感情因素。教育这种虚拟产品,并不是制造品,某些时候有不可替代性。有更多的非商品化因素在里面。

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竞争让校外各类教育产品存在:

教育部要整顿课外辅导行业,主要是目前活跃的市场和无序的监管形成的鲜明对比造成的。有句话,我想大家都不反对:“存在即是合理”,我们不一味的批判课外辅导班的种种不是,何况课外教育确实也为许多家长、孩子课外文化生活带来许多益处。中国人口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竞争大,课外辅助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发达地区或国家比如香港、日本、韩国的辅导行业也是进展的如火如荼。这本质上是由人与人的竞争导致的。

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孩子的压力不会减少反而增大,中考、高考的意义就是把人进行基本、大体分类:

中国孩子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力随着减少。反而,80、90代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是重视,对孩子的投资可以说是不计血本。如北京等一线城市,报辅导班10万、8万都是一般般。四五十万的培训费也是常见状态。原因就是好的培训或辅导能影响学生重大考试,而中考、高考又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业发展甚至职业发展。大多数普通人恐怕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不让孩子参加中考或高考,按自己的意愿能确定给孩子美好的前途未来。这显然是与社会通过中考、高考区分各类人群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要接受分类。任何组织或人都无法改变,当代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不能轻易改变。

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吃饭没有菜,就算是香米也食之无味,再好的小菜,也不能代替主食。除了几大上市教育公司巨头,千千万万的中小机构、作坊,都在公办教育的大树下乘凉。不能左右公办教育,但是公办教育课外的毛细血管,为学生的文化、素质课加分。在线教育、AR教育都是在民办教育的怀中孕育出的果实,虽然还没有开花结果,但已经成为教育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已经影响甚至会更加、必然影响今后的教育市场。我坚信这一点。从这一点,非公教育已经成为引领者。

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到底应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