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说“砖家”

一声叹息说“砖家”

查遍所有的工具书,都没有“砖家”这个名词。但是,一说“砖家”,人人都懂。

当然,词汇的内涵缺少工具书严格界定,人们对“砖家”理解亦有偏颇。耳熟能详的“砖家”,多半不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真专家,大众对这个也不感兴趣。

某次接待一位“砖家”,人文领域的“精英”。之所以只说是“人文类”,因为说得太具体,就有点不太好了,甚至要起纠纷。

这位“精英”,相当气宇不凡,包括他的高论。但细细一琢磨,不难发现,这位人文“精英”的高论,并不比麻将桌上的大妈、大叔,实质性的高出多少,无非只多了一点“学院派”色彩,有如货品的“散装”与“精装”,拆除包装,里面的玩意完全是一样的。

在当下,这种人文“精英”并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批,一大批,论其学识,可圈可点的捉襟见肘。

“精英”显得高大上,本意在于让人生畏,好像涌现不容易,实则也就如田里的稻子:遇上熟年,家家丰产;遇上荒年,户户歉收。

当下的人文景象,可能是遇上荒年了。“荒年”里的人文“精英”,基本上都过了壮年,亦即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拔子人,上完大学,熬到今天,工龄一大把,差的该是教授,出色一点的即是知名“精英”。四处讲学的需要,民航的大客户就是他们。

人文“精英”,大文科毕业的,大抵如此。无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会是这个结论——“砖家”。

大文科很衰,放低一个层次,情形并无二致。有一阵子,单位里拿大材料的“笔杆子”,专整文字的“专家”,没有一个大文科的,清一色都是中专学历。

中专学历难免寒碜,低学历担大梁是不误事,但对有头面的单位来说有,多少点面子方面的问题。后来,单位的头头下决心,招它几个“高层次人才”——知名大学学大文科的。

几年下来,事与愿违,单位里拿大材料的“笔杆子”,还是清一色中专生。“高层次人才”所搞的文字,是专业炮制发往基层的“通知”。

一声叹息说“砖家”

有一次,办公室主任会上讲文字业务,讲着讲着,指着一位知名大学学大文科那位道:让你起草个“通知”,我还得从头改到尾,最后只剩两个字没改,就是“通知”!

主任没有夸张,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天赋问题。

人的天赋,没有高下之分,却有天生的“专业”之别。有人擅长打麻将,你把牌翻过来才知道是“九万”,他手指搭上背面就知道是“八条”;有人天生会画“小人”,你画半天出来的是“钟馗”,他分分钟就能画出一张“照片”。鬼都看不懂的各种文字,有人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

“努力”,一直是励志的核心,其实是用来骗人的。干什么都要有天赋,天生“左嗓子”,即便读成声乐研究生、博士后,也不会成为歌唱家。人文领域,也是这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普遍缺少人文研究方面的天赋么?给予任何一种回答,都会有问题。倘若反过来在“砖家”当中找,真的很罕有。这个观点,很多人不一定同意,也不一定理解,但是事实,并且道理简单。

六十到七十年代,时间不算短,具有人文研究天赋的人,都到哪去了呢?三下五去二,分流掉了。

一声叹息说“砖家”

不妨说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这是极特殊的一个群体。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招生制度改革,他们首先赶上的。

这群一人,初中毕业,挣“铁饭碗”要紧,万一哪天政策变了呢?于是,上中专成了第一选择。

敲锣打鼓,欢天喜地,一流的学生走了,自然只剩下二流的。

这是这个群体的第一次分流,必然形成这样的结果:一流学生中专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二流学生上不了中专,只能去读高中。会有什么样的后续发生呢?

当年,街坊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整个一个初中班级,只有第一名的那位学生考上了中师。第二名学生的家长,怒斥儿子:看看人家,过几就拿工资了。你呢

?上高中,什么结果,鬼知道!

“别人家的孩子”,从来就比不起。

但是,鬼都不知道的结果,现在人人知道:在第一名学生拿工资时,第二名学生考上了清华。

现在什么情形,不用再说了吧!

现在仍在小学教书,甚至在厂里或开铺子干钣金工,全是他们当年凭自己的天赋挣的——他们多是当年的中师生、中技生。天赋的不平等,让他们在第一次人生竞争中轻易胜出。但是,没有永恒的东西。最能自慰的一个词,就叫“命运”。

天赋不平等,机遇也就不平等。

几千年前,中国即有人文大哲,发出“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的古怪论述。在当下,居然真的依旧应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二流学生,由于天赋不足挤不过“独木桥”上中专,在他们读完高中后,考上了大学,包括名牌大学。尔后,成为广为人知的“精英”。

一声叹息说“砖家”

去读大文科的,当年都是些什么样的学生呢?二流中的二流。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这样,二流学生迎来了第二次分流:成绩好的,读理科;成绩差的,读文科。

特定时代,智商高的选择文科,不是没有,是没有几个。而读高中文科的,自然报考的是高校中的大中文。

这时,你不难想到:大学里学大中文的,原来只是些三流的学生。

以三流天赋专攻人文,这道底线也是难以保证的。

一声叹息说“砖家”

大学毕业了,也是第三次分流的开始。大中文类的三流学生,几年后几乎一分为二:出色的,从政,至少是不再天天搞“业务”“专业”。剩下的,不说多,容易伤害人。但又不能不说,依坚持在“专业”“学术”岗位上的,多是“三流”中剩下的“二流”。

公允而言,“三流”中的“二流”,不是“五流”,而是“四流”。

这种“四流”,正是当下的“人文精英”。

熟悉高考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潮流也是变幻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自初中开始的人才分流状况,根本性的改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改革稳步向前,杞人忧天的局面消失了,初中毕业生的就学方向,首选自动成了上高中,然后去考大学。考不上高中的二流学生,反过来去上中专。与此前的情形,截然相反,个案,除外。

这种新就学路径出来的人,肯定不乏人文领域研究的天赋。但不争的事实是,这波“专业”“学术”领域人文学者,资历还显嫩,远不及第一波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使然,决定当下人文领域当道的,就是当年那批“四流子”的“人文精英”。

这种“人文精英”,你还能指望他们整出点什么呢?

一声叹息说“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