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东魏西魏(3)

那位说了,诶,元修呢,元修跑哪儿去了?

答:挂了!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如果你问元修,你肿么了?

元修八成儿会说,不提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老实说这事儿,还真怪不得元修——

老话儿说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元修虽说身份贵重,说起来应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是,经过高欢进京这一档子事儿,元修也成熟了不少,知道世道艰难,自己得夹着尾巴做人。

因此他一到长安,就极尽拉拢宇文泰之举;又封官儿,又嫁妹子的。这段时间,元修和宇文泰的关系要说真是不错。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来了;就像高欢看不上元亶一样,后来宇文泰也看不上元修了;这里边儿主要是元修的私生活有点儿凌乱。

咱前面聊过,元修刚上位的时候,为了跟高欢套近乎,曾派人到晋阳提亲,娶了高欢的女儿,并且立为皇后。

开始的时候,元修跟高欢关系不错,所以他们两口子的感情也还过的去;但是到了后面,元修跟他老丈人彻底撕破脸儿;这两口子的关系也就跟着急转直下,在后宫相敬如冰了。

这会儿元修20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因此也不可能一棵树上吊死,这段时间,元修同志先后弄了几个女人进宫;一个、是元宝炬的妹妹,第二个,是元善见的姑姑;还有一个唤作蒺藜,也是宗室的公主。

这三位,论辈分儿,全是元修的堂妹。

按说元修是皇帝,他想玩儿谁,别说妹妹,就算是玩儿尼玛小动物,你管的着吗?因此一直以来元修这点子爱好,也没人当回事儿。

可是,等元修跑到长安;多事儿的来了。

在这三位公主中,最受元修宠爱的,是元宝炬的妹妹,该妹纸唤作元明月;元修逃离洛阳,抱头鼠窜中还不忘把这个妹纸带在身边儿。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元修初到关中,宇文泰不知道后宫这些烂事儿;可是时间一长,随着了解加深,这些狗血的破事儿慢慢的传到了宇文泰耳朵里。

宇文泰当时就震惊了;我艹,不是说只有小日本子那种变态才会乱伦吗?怎么“性沈厚,学涉,好武事。”、代表着伟大、光荣、正确的皇帝也好这口儿?这太特么狗血了!

想着想着,宇文泰就怒了,你在洛阳我管不着,但这里是长安;一个三观无比正确、每天要背24字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决不允许藏污纳垢!

因此宇文泰决定,这事儿他要管管。可是,他这一表态,底下的人可就使大发劲儿了;结果就是元明月直接被‘管’死了。

消息传到元修处,这伙计出离的愤怒;老子好不容易从洛阳带出来的人,你说杀就给杀了;你宇文泰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帝兼大舅子吗?

发完火儿,元修冷静下来想想,他也知道宇文泰显然没拿他当个凳儿。

可是,能怎么办呢?

实力决定地位;你光着屁股来投奔人家;还想让人家拿你当上宾,你又不是他爹,凭什么?

元修很后悔来长安,可是又很无奈;他不敢公开和宇文泰翻脸,只好把满腔怒火发在宫里身边儿的人和物件儿上;一会儿指桑骂槐,一会儿摔板凳砸桌子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元修光图自己爽了,他就忘了,他在谁的地盘儿上;他跟愤怒的小鸟一样的行为,早有人报给了宇文泰。

宇文泰略一沉吟,长叹一声,既已有了裂痕,破镜岂能重圆?看来,此人也留不得了。

公元534年年底,元修在逍遥园宴请宾客后,因为觉得口喝,又要了一杯酒。

然后,就然并卵了……

史载,“帝饮酒,遇鸩而崩,时年二十五岁。”

谁在酒里加的料,你懂的!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元修死后,宇文泰假惺惺的替元修大办白事儿,跪在元修灵前哇哇的嚎了一场,下令追谥其为孝武皇帝。

至于继任者,宇文泰早就想好了;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南阳王元宝炬。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元修是怎么死的,元宝炬门儿清;因此宇文泰把情况一说,元宝炬尽管心里不愿意当这个傀儡,但嘴里不迭的连声说,这事儿您定!

于是,公元535年,历史上的西魏,粉墨登场。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了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南方有大梁。

双方都是新君登基,自然都希望来个开门红;不过没等高欢出手,宇文泰抢先一步,率部相继收复了华州和潼关;之前高欢留下专为恶心宇文泰的薛瑜也被砍了,所部兵丁,有7千人被西魏军俘虏。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不过,砍了人,抢了地,宇文泰也知道,此时他跟高欢的东魏不是一个量级,再打下去很难占到便宜;因此,收复潼关之后,他派人前出抢了点儿东西,吆喝了几嗓子便收兵回长安了;那儿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他处理。

而东边儿的高欢,也没对宇文泰这次行动作出啥像样儿的反应;这主要是因为高欢最近有点儿烦——

头一个事儿,侯景之前打下来的荆州,丢了。

这话儿还得从前面贺拔胜出发勤王说起;其实贺拔胜走之前,曾给元修上了道折子,大概意思是我这趟去,家里的事儿交给独孤信,所以请皇上批准,给他加个大都督衔儿。

至此,中国再度进入三国时期;北有东、西魏俩空壳儿,南方有大梁

可是这封折子元修还没给批示呢,高欢过河了;然后便是派侯景南下,先是把贺拔胜打了个满脸花,接着席卷荆州;留下看家的独孤信见势不妙,抢先一步跑到关中去了。

那会儿元修还活着,一看独孤信单骑而来,挺感动;便跟宇文泰商量了一下,加封独孤信为卫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然后对独孤信说,回去吧,把荆州夺回来。

独孤信说,回去可以,朝廷是不是能给点儿兵,再给点儿武器装备啊;宇文泰说,兵,我也缺,看你也不容易,给你几百人吧,哥只能帮你到这儿了;至于武器装备嘛,没有枪、没有炮,你得想办法让敌人给我们造。

就这样,独孤信带着几百人又调头往回走。

这一路,独孤信体验了一把啥叫冰火两重天了——

先说好的,他这支小分队才走到武关(陕西省商南县),荆州淅阳地区的山蛮便派出使者,表示要跟着独孤信混。翻翻地图,淅阳离着武关虽说还有段距离,可毕竟咱当地算是有了群众基础。

可是,没等独孤信高兴劲儿过去,探马来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也听说独孤信回荆州的消息了,此时正兵分两路前来截杀。

这下事儿大了,部下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行咱就分行李就地解散吧,你回你的高老庄,我回我的流沙河;也有的说趁着对方还没形成合围,咱先撤回关中再做计较。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眼看部队士气低落,独孤信急眼了,仗剑嗔目,你们都特么闭嘴,想活命的,都听我说;眼下咱们不到1千人,对方是咱的好几倍,这种态势下咱们不论是撤回关中,还是就地解散,敌人都会死死的咬住咱们不放,大家的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眼下咱们只有一条路,顶上去打!

众人看他说的信心满满,也知道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因此一鼓作气打垮了正面进攻的田八能;而且踢着田八能的屁股,一路连战连捷,鬼使神差的还就把荆州给抢回来了。

等荆州失守的消息传到高欢处,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了;高欢赶紧命令侯景再次出征,这次侯景还把高欢军中相当能打的豫州刺史高敖曹也带上了,数月之后,侯、高率大军抵达战区,独孤信实力不济,很快,之前吞下去的地盘儿又都给吐出去了;不得已,独孤信带着自己的儿女亲家、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逃往南梁暂避;荆州之地又重新回到了东魏手中。

二一件事儿,平定东南;这个东南,指的是黄河以南山东、江苏一带。

之所以高欢要跟这儿花点儿心思,主要是这一带的地方势力,老实说既不是高欢的人,也不是元修的人;往好了说,这一片儿属于中立派,往坏了说,这一带的地方长官属于骑墙派。

后来,趁着元善见迁都,一切乱哄哄之际,兖州刺史樊子鹄、南青州刺史大野拔联合起兵造高欢的反;高欢不得不抽调部队东进平叛。这一打,又是好几个月折进去了;最后做好做歹的,总算把青徐一带稳定下来。

第三件事儿,消灭盘踞在云阳谷的山胡刘蠡升所部。

这个刘蠡升不简单,他自公元525年反叛,迄今已经闹腾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由于北魏国内一直战乱不断,再加上刘蠡升很会挑地方,根据地附近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所以他一直未被消灭。

高欢把元修赶跑,从洛阳回到晋阳以后,就决心拔掉这颗钉子。

那头儿元善见还在搬家的路上,高欢便亲自领兵出征讨伐刘蠡升。

这一仗,高欢又拿出当年忽悠尔朱兆的套路;他先派人跟刘蠡升谈,憋闹了兄弟,有啥想法儿说出来,老哥儿尽量满足你!使者还带去了高欢的诚意,他打算跟刘蠡升结个亲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蠡升的儿子。一来二去,把刘蠡升忽悠的满脑子都是和平;对高欢也不再戒备。

看刘蠡升要和平不要战争,高欢等的就是这么个机会;公元535年3月,塞北春寒料峭,大雪纷飞;高欢突然出兵,大破刘蠡升部;刘蠡升被部下叛将斩杀,首级送至高欢帐前。

刘蠡升死后,余众又拥立其子为主,继续负隅顽抗了一段时间;高欢率部连续进攻,彻底将这股叛匪平息。

不过,就在高欢率军班师,全军上下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之时;发生了最后一件让高欢闹心的、也是最让他恶心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