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什么南宋能偏安一隅,而南明却快速灭亡了?

大约九百年前,女真族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因为不堪忍受辽国的压迫,他们决心起兵反辽,并且在十年之间就灭亡了大辽,而后又在两年之后灭亡了北宋。历史呼呼而过,五百年后,他们又灭亡了明朝(准确的说是李自成灭亡了明朝,清朝则取代之)。

历史上为什么南宋能偏安一隅,而南明却快速灭亡了?

这个民族建立起来的两个政权国号都叫金为了便于区分,人们把前一个由完颜阿骨打建立起来的称为金朝,后一个由努尔哈赤建立起来则称为后金,没错,它是清朝的前身。

不过,金灭亡北宋以后,本想继续剿灭南宋,甚至一度还将宋高宗赵构赶到了海上,但是南宋后来还是活了下来,并且在之后的百年中,一直与金对峙,直到他们都被蒙古所灭。而后金(清)则在灭亡明朝后,又迅速扫灭了南明政权,这又是为什么呢?

历史上为什么南宋能偏安一隅,而南明却快速灭亡了?

首先,北宋和明朝灭亡时,各自的状况不同

金朝灭北宋更像是一次斩首行动。趁着北宋君臣还沉浸在抵御住第一次开封之围的喜悦中未醒,又以迅雷之势打出一击重拳,将它击垮。宋钦宗在绝望中,甚至将希望寄托在了撒豆成兵这样的神道迷信中。最后无奈投降,演成靖康之变。但宋朝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并没有被消磨,地方还保留了相当的军事力量。这是康王赵构能够“重拾旧山河”的基础。

而后金(清)灭南明,则是一次秋风扫落叶般的实力碾压。在明朝灭亡以前,后金就已经和明朝打了几十年,炼成了一支不敢说世界但至少是当时东亚最强的劲旅:八旗铁骑。连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都难以消受。之后,吴三桂的投降又大大增强了满清的实力,李自成的大顺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南明的残余部队则更是不堪一击。

历史上为什么南宋能偏安一隅,而南明却快速灭亡了?

其次,南宋和南明的正统性不同

北宋亡后,康王赵构被拥立,是为宋高宗。他是唯一的正统的合法的继承者。虽然金朝也立了个“伪楚”政权,但不久后,等到金人退去,“伪楚”皇帝张邦昌就自己削去了帝号,自承为宋朝臣子,不敢僭越。这就使得赵构的南宋有了唯一的向心力,能够凝聚起全国的抗金力量。

而南明则不同,实际上,南明不是一个政权,而是四五个政权。在短短的18年时间里,南明先后建立起来了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包括四帝一监国。这些政权除了抗清以外,有时还要窝里斗,争正统。本来实力就远远不及清军,还要自己内耗,又怎么能不亡呢?

历史上为什么南宋能偏安一隅,而南明却快速灭亡了?

最后,从统治者到大臣大将,南宋和南明也有着天壤之别

南宋的“中兴之主”赵构,不能说多英武吧,但政治手腕是够硬的。应对金朝的策略也很清晰,一面撒丫子开跑,一面屈膝求和,一面还收拾民心组织抗金力量,三管齐下,终于立稳了脚跟。

而南明呢,对不起,他们没有应对策略。南明四帝中,弘光政权八月而亡,隆武政权持续了一年多,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左右互搏,简直一盘散沙。

另一方面,南宋在长期对金的抗争中,培养起了一批骨干力量。中兴四大将中的岳飞、韩世忠等,都是战斗力超群,让金人也十分头疼。而南明的大将中,除了郑芝龙较有实力外,别无名将。更悲剧的是,郑芝龙后来也投降了清朝。

历史上为什么南宋能偏安一隅,而南明却快速灭亡了?

如果再从对手的角度来看,南宋的对手金朝,刚刚建国不久,实没有“并吞八荒,囊括四海”的自信,所以国内分出了主战和主和两派,在抓不到南宋皇帝,还被岳飞、韩世忠吊打的情况下,主和派抬头,最后与南宋签订了绍兴和议。

而南明的对手是满清和吴三桂,灭南明毫无争议,南明根本没有求和的可能和资本。

所以最后南宋活了下来,而南明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