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民為“主體”——解讀三門“濤頭土改”系列報道之三

以農民為“主體”——解讀三門“濤頭土改”系列報道之三

如今,濤頭人的福利越來越好,入股分紅,年年見漲。

“村裡每四年一次分紅,一家四五口人,一次集體分紅就能拿到十幾萬元。”11月14日,今年54歲的濤頭村村民陳華法開心地對記者說,村裡人人有錢,哪怕是個老頭老太,隨時能拿出個十萬八萬的。

“濤頭村的土地改革,始終本著一個原則,那就是‘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多受益’。”濤頭村黨支部書記林後宜說,這大大有別於現在其他村莊的“土地流轉”。

自籌資金改塘

——讓農民成為經營模式轉換的主體

“種改養”,就是要把當年種植作物的田地,挖成養殖塘,同時還要修建閘門、河道、道路、堤壩等基礎設施。

“資金從哪兒來,成了大問題!那時,光改造養殖塘就需幾百萬元,還要建設其他基礎設施,上級沒有支持,村裡沒集體資金,村民也沒有錢。”濤頭村村委會主任林小快回憶說。

為解決開發資金,村兩委決定:靠村民自力更生,採取老百姓自籌、招商引資和在外鄉賢捐資等方式來解決,讓農民成為經營模式轉換的主體。

1998年下半年,公司出面把土地經營權全部集收到公司,再由公司將養殖塘5年經營權承包給農戶,由承包戶自籌資金按統一規劃建造。公司規定:塘內基礎設施由養殖戶自己負責,公共設施比如大河、大閘、道路等由公司負責。

“承包期5年時間,第一年為改造期(免租費),每年租金是250元/畝,5年之後全面無償歸還到集體,統一收回到公司,再進行下一輪統一承包。”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書明說。

“村裡都測算過了,一口20畝的養殖塘,改造成本一二萬元,加上承包費,總投資四至六萬元錢左右。這樣一個投資額,通過親戚借一點,加上挖掘機費用暫時欠一下,普通家庭都投資得起。”今年54歲的村民陳華法回憶說,當年他就承包了一口養殖塘。

短短40天時間,承包戶們自籌資金上百萬元,一下子挖出了第一批66口精養塘。當年,放養對蝦、青蟹、蟶子等,就獲利329萬元;第二年,村民又自籌建成了95口精養塘,投入資金300多萬元。

選擇包給本村人

——拒絕外來客商承包,讓村民有可持續收益

土地一集中到村集體,當時就有溫嶺投資商打算全部統一承包,並提出要承包20年。對此,村兩委班子斷然予以拒絕。”林後宜說。

濤頭村兩委班子清晰地認識到,農村的土地改革必須要以農民為受益主體。如果對外承包了,這20年裡,村民只有租金收入,那村民幹什麼去?這是不可持續的。

循著這樣的思路,濤頭村組建了濤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對養殖塘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後,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再次全部承包給本村村民。

“當年,租金是250元/畝,屬於比較低的。而且,村民投入種改養工程的錢,還可以抵承包款,比如,一口養殖塘是6萬元的承包款,如果投入了5萬元搞塘內設施改造,只要交1萬元就行了。這既解決了初期養殖塘改造的資金問題,也發揮了農民主體的作用。”王書明說。

因此,“以農民為主體”成了濤頭村兩委班子一直在堅持的一條原則——

2001年底,當初反對搞海水養殖的農民,都作出了新的選擇:全部申請入股搞養殖。對此,雖有人異議,但村兩委班子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並辦理了相關手續。

當年年底,48戶農民帶土地入股,原先保留種植的1100餘畝土地,也全部改成了養殖塘。至此,幾乎全村的老百姓都參與到養殖業中來了。

實施“二次分配”

——集體分紅,讓村民成為改革紅利受惠者

讓農民成為主體,這是“濤頭土改”的初衷,改革成功後,濤頭農民真正成了改革紅利的最大受惠者。

2002年,村裡的養殖塘展開第二輪承包,由於養殖效益好,租金從250元升到1200元/畝;現如今,濤頭村的養殖塘租金更是高達5000多元一畝,村集體收入隨之水漲船高——2012年,村集體收入達到了1000萬元。

“四年一輪的承包期一過,村裡就會進行村集體收入‘二次分配’。這些年來,村裡每4年一次分紅,一人一年有6000元,一人一次就可以分得24000元。”林小快說,一家四口人一年光分紅就有近十萬元。

林後宜告訴記者,濤頭全村有140口養殖塘,面積有3500畝左右。今後,村裡會把租金控制住,要把更多的利潤留給村民,讓他們有更多的錢去謀劃生產,增加對養殖塘的科技投入,從而提升養殖的附加值。

像這樣,以農民為主體,“濤頭土改”激活了農民在農村改革中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了農民投身改革的積極性,進而激活了農村土地的效益。

如今,村民承包的養殖塘純收入每畝有1萬多元,正常年景每戶年收入均可達二三十萬元。

而且,“濤頭土改”對附近村莊也產生了示範效應,目前,整個花鼓漫島都學濤頭的樣,實施“種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