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頑皮狗(Naughty Dog)真的是一個挺偉大的製作組,為我們這些普通玩家貢獻了成噸的精品遊戲系列,如:PS平臺的“吉祥物”《古惑狼》1-3以及《古惑狼賽車》,《傑克與達斯特》系列,《神秘海域》系列等,但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聊的是一款比較特別的遊戲,在2013年就斬獲包括IGN在內30個媒體滿分評價的《最後的倖存者》(The Last Of Us),也有很多玩家稱呼為《美國末日》。

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說實話,小編並不是很喜歡《美國末日》這個標題,為什麼呢,我們來先簡單看下這款遊戲的故事情節(提醒:以下內容涉及重度劇透,請未玩過該遊戲且很在乎劇透的讀者老爺直接出門右拐):故事講述大叔喬爾年輕時因為世界範圍內的病毒爆發,痛失愛女,20年後因走私的槍支被偷,與搭檔泰絲一路追蹤發現貨物輾轉落入反叛軍“火瑩”之手,為取回貨物,只能冒險走私一個小女孩“艾利”到隔離區之外,路上發現“艾利”是人類用來研製對抗疫病疫苗最後的希望,而此時由於一路發生的愛恨情仇喬爾大叔對“艾利”已產生父女之情,為保護女兒,不惜殺掉委託人“火瑩女皇”,帶著“艾利”逃出生天。

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其實在遊戲的一些文件裡已經提到,不只是波士頓,也不只是美國,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無法治癒的傳染病,一旦感染,就會瘋狂攻擊他人,感染時間越長,外形異化越嚴重(初期頭部變成蘑菇,後期全身長滿蘑菇)。在這樣一個崩壞的世界裡,人類為了自保,建造了一個個隔離區,強權統治,食物集中管理,什麼“自由意志”、“公理秩序”,不存在的,想要活下去就得依靠人類自身最原始的人性:自私與無情。

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遊戲當中讓小編心塞難受的情節很多,如:泰絲遭遇襲擊感染,自願擋下追擊的政府軍,小編就知道泰絲已經是決意赴死了,隨著喬爾大叔上樓後響起的幾聲槍響,往樓下望去泰絲已經倒在血泊之中,這個一直鼓勵喬爾大叔的堅強女性就如此無聲無息的死去,頓時讓小編莫名難受。一路艱險躲過獵人追殺,擊退大批感染者,最終建立起信任之情的山姆與亨利兄弟,前一宿還愉快的暢談著哈雷機車,第二天早晨山姆變異,亨利擊斃山姆後舉槍自盡,這個情節震得小編很長時間沒緩過勁來。

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到了湯米所在的水壩生活區,喬爾還是想要把艾利交付給湯米,獨自離開,小編認為這裡其實喬爾大叔是對艾利已經有了如同父女的感情,大叔承擔不起再次失去“女兒”的絕望,所以會對湯米說:他跟著你好過跟著我。也許這時的艾利心裡也有了一絲“父親”的情愫,所以才會導致負氣出走。

大叔受傷後,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面對大批敵人,還得捕獵找尋食物,縫合大叔傷口,甚至在面對大衛這個陌生人提的交換條件時也是不假思索的交換藥物,這豈是一個“普通朋友”了得。大叔醒來發現艾利被抓走,極盡兇殘的審訊逼出了大衛的藏身之地,獨闖虎穴救艾利,又豈是尋常人之所為,最終面對“剁肉”的艾利,大叔首次也展示溫柔的一面……

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所以,結局的時候,艾利就是大叔的全世界,縱使世界萬劫不復,只要艾利在大叔身邊,大叔就沒有世界末日。如果犧牲艾利,就如當年失去愛女一般,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辛德勒的名單》裡有一句臺詞說得很好: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挽救了全世界。在喬爾大叔這裡,艾利就等於全世界。

何不將“美國末日”(The Last Of Us)改稱為“世界末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